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准分子激光对人主动脉及其斑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准分子激光(波长308nm)能有效地汽化人尸体主动脉及其斑块,汽化凹坑边缘整齐、干净,坑内无明显碳化物。用不同脉冲频率照射相同时间,产生汽化凹坑的深度与容积均与脉冲频率呈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缺氧时血管内皮细胞Rho激酶信号通路活化与通透性的关系. 方法 (1)将人血管内皮细胞株VE细胞接种于6孔板Transwell小室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未行缺氧处理)及缺氧1、2、3、6、12h组(分别缺氧处理相应时间),每组5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Rho激酶Ⅰ、Ⅱ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靶亚单位1(MYPT1)、磷酸化MYPT1( p-MYPT1)、肌球蛋白轻链(MLC)、p-MLC的蛋白表达,计算p-MYPT1/MYPT1、p-MLC/MLC比值.(2)将VE细胞接种于24孔板Transwell小室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未行缺氧处理)与缺氧6h组(缺氧处理6h),每组5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单层细胞通透性.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Newman-Keuls法. 结果 (1)对照组及缺氧1、2、3、6、12h组细胞Rho激酶Ⅰ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63±0.14及0.36±0.08、1.25 ±0.21、1.98±0.16、1.49 ±0.38、0.79±0.24(F=36.52.P <0.01),其中缺氧2、3、6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各组细胞Rho激酶Ⅱ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17.84,P<0.01),其中缺氧2h组为1.33±0.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0.04(P<0.01).对照组及缺氧1、2、3、6、12h组细胞p-MYPT1/MYPT1比值分别为0.62±0.13及0.62±0.11、0.65 ±0.10、1.06±0.23、1.37 ±0.16、1.91±0.32(F=37.41,P<0.01),其中缺氧3、6、12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对照组及缺氧1、2、3、6、12h组细胞p-MLC/MLC比值分别为0.72 ±0.19及0.83 ±0.17、0.91±0.15、1.39 ±0.16、2.02±0.15、0.90±0.25(F=36.92,P<0.01),其中缺氧3、6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2)缺氧6h组单层细胞通透性为36.1±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2.1(t=7.30,P<0.01). 结论 Rho激酶信号通路活化可能参与了缺氧引起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评价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中文数据库.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篇HTA报告、...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比较经右胸小切口和经皮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完成的310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ASD封堵手术的临床资料,男性90例,女性230例,年龄2-76岁,平均年龄(40±14)岁。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右胸小切口组(右胸组)112例、经皮组(经皮组)198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经皮组和右胸组分别有189例和108例封堵顺利(95.5%和96.4%,P=0.837),术后出现封堵器脱落分别为2例和3例(1.0%和2.7%,P=0.35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经皮组在手术室拔除气管插管比率明显高于右胸组(76.8%和7.1%,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右胸组(2.1±0.9天和3.8±1.6天,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右胸组(0和5.4%,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TEE引导下ASD封堵手术安全,有效,相对于经右胸小切口ASD封堵,经皮ASD封堵手术创伤更小,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快,可作为ASD封堵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48例正常人,5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分析,发现CHF患24小时SDANN、rMSSD及pNN50等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LF、MF、HF和TP等频域指标也明显低于正常人,LF/HF比值略高于正常人。揭示CHF患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  相似文献   
77.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个例报告质量评价,获得准确、客观和科学的数据资料,关系到整个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是药品监管部门制定安全监管措施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国外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评价方法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主要纳入了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乌普萨拉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荷兰和澳大利亚的3类不同评价方法(WHO质量评价方法、临床文档工具、ADR报告质量算法)。我国目前有2版ADR报告质量评价方法,分别在2005和2012版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附录中。不同的ADR报告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条目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要制定适合我国的科学评价方法,为ADR报告的质量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干扰微小RNA-21(miR-21)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收集对数期生长PC-3细胞株及人前列腺正常上皮细胞株RWPE-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并对比其miR-21基因表达情况。取对数期生长PC-3细胞株,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21抑制剂(inhibitor)及NC inhibitor质粒转染至PC-3细胞,分别设为干扰组和空载组,另取不做处理PC-3细胞为空白组。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采用MTT法检测并对比各组不同时刻吸光度(OD值);采用划痕试验及Transwell试验检测并对比三组穿膜细胞数及迁移率;采用RT-PCR法检测并对比三组miR-2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并对比三组TIMP3、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C-3细胞miR-2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RWPE-1细胞(P 0. 05);倒置显微镜下检测转染24 h后干扰组和空载组转染效率分别为(82. 16±8. 20)%、(80. 23±8. 69)%;干扰组MTT实验不同时刻OD值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 0. 05),空白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MTT实验OD值均随时间延长呈显著升高趋势(P 0. 05);干扰组12 h、24 h迁移率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 0. 05),空白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24 h迁移率显著高于12 h(P 0. 05);干扰组穿膜细胞数显著少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 0. 05),空白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扰组miR-21相对表达量、MMP-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 0. 05),空白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扰组TIMP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 0. 05),空白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前列腺癌细胞miR-21异常高表达,干扰miR-21可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可能与上调TIMP3 mRNA和蛋白、下调MMP-9 mRNA和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Heartsting近端吻合装置和部分阻断法这2种近端吻合方式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0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8.6±8.2)岁。根据近端吻合方式分为Heartstring近端吻合装置组(HS组,n=86)和部分阻断组(PC组,n=172)。结果: 术后死亡2例(0.78%),HS组与PC组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脑卒中7例(2.13%),HS组1例,PC组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eartstring近端吻合装置可减少主动脉操作,对于高危患者应用此装置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治疗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60岁及以上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描述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计算每种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限定日剂量的费用(DDC)、人日均费用。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与脑梗死有关的诊疗指南,并将我院老年脑梗死患者用药情况与中国指南对比,分析其合理性。结果共收集到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430例,其中男272例,女158例;年龄为60-92岁,平均(71±7)岁。平均患病种数为5.4种,住院期间共用药物243种,平均用药种数为17种。共检索到美国、日本、中国、南非、新西兰、英国、欧洲、巴西发表的8个与脑梗死相关的诊疗指南。这些指南中涉及的药物有溶栓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降纤药、扩容药、扩血管药和神经保护药共7类。中国指南推荐的治疗药物有3类,分别是溶栓药、抗血小板药和降纤药,其中有2类4种在我院使用,分别是阿替普酶、尤瑞克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其 DUI 值分别为1.0、1.2、1.2、1.2。我院老年脑梗死患者用药涉及神经保护药13种,所需费用1782343.6元,占药费总和4599576.7元的38.75%,是指南推荐用药费用103779.7元的17倍。结论我院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治疗用药与指南推荐用药一致性高,但是非指南推荐的神经保护药使用数量过多、费用过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