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高难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至2004年12月实施高龄、高危、高难度LC 50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15例(2.98%),其中胆管损伤3例,胆漏5例,腹腔出血3例,胆总管残余结石、腹腔脓肿、切口感染不愈、皮下气肿各1例。结论:良好的手术操作技能,认真细致的手术操作,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掌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2.
目的评价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0岁)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方法结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事件报告表设计唑来膦酸注射液使用情况调查表,调查5家医院。收集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685例老年患者使用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其中男性患者106例,女性患者579例。入选患者年龄60~99岁,平均年龄为(73.82±8.50)岁。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当日静脉输液量500 mL 598例。与用药前数据相比,患者用药后的尿素氮、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显著。可疑与不良反应相关临床表现共281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02%。该药不良反应有全身性损害(46.13%)、胃肠系统损害(17.96%)、泌尿系统损害(17.65%)等。使用该药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在老年患者中使用较安全。临床上应警惕唑来膦酸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评估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并对其采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观察护肝片对中、晚期纤维化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I型受体(Tβ1RⅠ)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25 g/L 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β1RⅠ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检测Tβ1RⅠmRNA的表达.用MetaMorph图像分析系统对Tβ1RⅠ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模型复制8周和13周,模型组的肝损伤及其纤维化分级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护肝片组的肝损伤及其纤维化分级均轻于模型组.②模型复制8周和13周,模型组Tβ1RⅠ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多(P<0.01);其蛋白和mRNA的表达相互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除13周 Tβ1RⅠ蛋白外,护肝片均显著抑制模型复制8周和13周后纤维化肝组织Tβ1RⅠ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P<0.01).结论:护肝片可减轻肝组织的损伤及其纤维化程度,它可能在蛋白及mRNA双重水平上抑制Tβ1RⅠ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检测E3泛素连接酶(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50,TRIM5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生物学功能,并探究TRIM50蛋白表达对OSCC细胞恶性表型调控的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Cal27、...  相似文献   
155.
职业暴露正确处置是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从医疗机构、感染防控部门、职业暴露人员多个视角,全面梳理医疗机构职业暴露信息化管理在上报、评估、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智慧医院体系建设人员技术档案数据库、构建评估、决策智能化平台等对策建议,改变处置流程烦琐复杂、医务人员暴露上报率低的现状,以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职业暴露处置的正确性、便捷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60例UAP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7.
国家卫生部统计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医院信息化应用已超过80%,但医疗质量监控系统的应用则只有8%。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医院对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信息化条件下数据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技术的研究和产品明显不足,无规章可循,无系统可用。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而医疗数据质量又是医疗质量的基础,在医院实施数字化后,信息系统中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数据质量问题已引起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各级管理及医务人员的重视,开展数字医疗数据质量管理的研究必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8.
目的:研究乳源免疫调节肽( PGPIPN)对肝细胞酒精性脂肪变性的干预机制。方法 MTT法筛选正常肝细胞株( LO2)酒精诱导的最佳浓度和PGPIPN最佳用药范围,在肝细胞内加入酒精和不同浓度的PGPIPN进行干预,连续造模3个月,建立能稳定遗传的酒精诱导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模型,观察PGPIPN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防治效果。油红O染色法观察LO2细胞脂肪变性程度,RT-PCR法检测脂肪合成相关基因( ACC、PPAR-γ)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能稳定遗传的酒精诱导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模型,并筛选出酒精诱导LO2脂肪变性的最佳浓度和PGPIPN最佳用药范围。 PG-PIPN可以防治和缓解脂肪变性,PGPIPN可能通过降低ACC的基因表达,升高PPAR-γ的基因表达来实现。结论 PG-PIPN可防治和放缓肝细胞酒精性脂肪病变,机制可能是减少脂肪合成。  相似文献   
159.
<正>1病例患儿刘×,女,5岁6个月,因家长发现患儿身体倾斜3月余遂于2018年4月7日前来就诊。家长代述患儿未有明显外伤史。查体:神志清楚,语言低微,形体偏瘦,去除外衣后,肉眼可见患儿胸椎明显向右侧弯,右肩高于左侧,右侧肩胛骨明显上移,右肩胛间区减小,肩胛下角高起,左侧髂嵴略高于右侧。经测量,双下肢绝对长度:左侧51cm,右侧53cm,步态未见明显异常。触诊可见右侧肩胛间区肌张力较高,肌肉隆起,右侧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包涵体检测对提高α-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检出率的作用。方法 收集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或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低于参考区间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筛查阴性的标本,分别进行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H包涵体检测及地贫基因测定,以地贫基因结果为参比标准,按血红蛋白A2(HbA2)结果分组,分别统计各组血红蛋白H包涵体检出率与α-地贫基因型别的关系,并计算血红蛋白H包涵体对不同临床类型α-地贫的检测效能。结果 1 444例MCV和/或MCH降低且G6PD筛查阴性的标本,检出血红蛋白H包涵体342例,血红蛋白H包涵体阳性标本经地贫基因检测确认为α-地贫的为336例,符合率98.2%,HbA2正常组血红蛋白H包涵体对α-地贫检测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99.3%,血红蛋白H包涵体检测对中间型α-地贫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对标准型α-地贫检测的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99.8%;根据血红蛋白H包涵体检测结果,检出2例罕见型α-地贫。结论 血红蛋白H包涵体的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