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中医药在该病的防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治未病"是祖国医学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未病先防、治病于始、既病防变的角度阐述了该病急性期及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期治疗主张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主张权衡邪正虚实的关系,以中医辨证治疗、氧疗、呼吸功能训练和疾病宣教及心理支持的防治方法,旨在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咳喘方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嗜酸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中药咳喘方治疗哮喘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哮喘豚鼠模型,将60只符合实验标准的雄性豚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和咳喘方组,镜下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细胞计数的变化及肺组织嗜酸细胞浸润和凋亡的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组肺组织嗜酸细胞Fas和bcl-2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咳喘方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细胞计数和肺组织嗜酸细胞浸润的数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泼尼松组,而肺组织嗜酸细胞凋亡的数量则高于模型组和泼尼松组;咳喘方组肺组织嗜酸细胞凋亡基因Fas的表达较其他组增强,而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较泼尼松组和模型组低。[结论]中药咳喘方能减少哮喘豚鼠肺组织嗜酸细胞的浸润,促进嗜酸细胞凋亡基因Fas的表达,诱导嗜酸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正>浅表淋巴结肿大常提示其引流区域存在恶性疾病可能,但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交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多低于80%[1]。组织杨氏模量越大,表明其质地越硬。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tim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RT-SWE)可通过声辐射力激励产生线性振源,以高速成像追踪剪切波传播路径上各点的位移,借助微分法或传播时间法等计算组织的杨氏模量,通过测量组织弹性值而实现组织定征,且受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44.
45.
抗生素是二十世纪人类的伟大发现,抗生素连同抗感染化学药物、消毒剂、无菌操作设施奠定了化学治疗的基础,开辟了有别于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新天地,为人类健康、动植物保护提供了重要保障.抗生素在畜牧业全方位的推广使用给畜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使大规模工厂化养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6.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索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新途径。方法将153例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2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服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均有改善心电图、心绞痛以及心绞痛的程度等作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改善临床乏力、自汗方面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7.
细菌耐药性的诱导与消除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比较传代前后细菌对抗生素和中药耐受性的变化 ,探讨细菌的耐药性机制。方法 分别在含有新霉素和中药的培养基中对大肠杆菌进行连续传代培养 ,然后在空白LB中再次传代 ,最后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在含新霉素培养条件下很容易筛选出对自身和其他几种抗生素耐受性明显提高的细胞 (多重抗性 ) ,而相同条件下中药培养菌则没有表现出对自身和新霉素等抗生素耐受性的提高。在新霉素选择压力下获得的耐药性细菌群体 ,在去除选择压力后 ,对新霉素的敏感性可基本恢复到出发水平。结论 细菌群体对抗生素耐受性的提高是不稳定的 ,抗生素的间歇或轮换使用有助于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48.
探讨糖链抗原CA50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免疫放射分析方法检测了160例血清糖链抗原CA50含量,其中正常人21例,消化道良性疾病5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82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在舱内环境中实现基于自然特征的增强现实三维(3D)注册技术,提出一种适合舱内环境中的图像自然特征提取方法.方法 首先对图像进行边缘处理并进行二值化,计算各边缘的Hu矩,得到边缘特征值,并将其与事先准备好的舱内仪表板图形特征值进行比较判别,最后用一种决策树方法来匹配舱内仪表.结果 准确并较为快速地实现舱内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匹配表明.结论 此方法能够满足舱内自然特征3D注册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山东省猪源肠球菌酰胺醇类药物耐药表型及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山东省猪源肠球菌的分离情况,对酰胺醇类药物敏感性及相关耐药机制,探究引起肠球菌酰胺醇类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肠球菌选择培养基进行肠球菌分离,16SrDNA序列扩增进行肠球菌种属鉴定,从采集自山东省44份猪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肠球菌,应用微量肉汤稀释对其进行酰胺醇类药物耐药性研究,并利用普通PCR方法对常见的9种可水平移动的酰胺醇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共分离得到34株肠球菌(分离率77.3%),发现分别有21株(61.8%)和25株(73.5%)的分离株对氯霉素和氟苯尼考耐药。耐药菌株中存在可水平传播的酰胺醇类耐药基因catA7(11株),catA8(2株),fexA(7株),fexB(5株),cfr(3株)。7株肠球菌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酰胺醇类耐药基因。结论本研究中猪源肠球菌分离率较高,对酰胺醇类药物有很高的耐药性,分离株中存在的可水平移动的酰胺醇类耐药基因可能参与了受试菌株对酰胺醇类药物的耐药性。提示应加强畜牧兽医临床酰胺醇类耐药肠球菌的监测、检测工作,为了解我国动物源肠球菌耐药性现状,防控耐药肠球菌的传播和流行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