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7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455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672篇
预防医学   39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04篇
  5篇
中国医学   331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刘玉  林晓珠  宋琦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2010,25(2):237-238
血管球瘤是由血管球细胞构成的具有器官样结构的一种良性肿瘤.来自于小的动静脉吻合结构一血管球体。组织培养证实血管球细胞属于血管外皮细胞,免疫组化及电镜研究认为血管球细胞是平滑肌细胞起源,但亦有学者认为是平滑肌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一种过渡细胞,  相似文献   
92.
顾基伟  陈克敏  刘玉   《放射学实践》2010,25(8):942-943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自觉尿量减少,尿色变红2日。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体检:右肾区可扪及巨大肿块,右肾区叩痛(+/-)。尿检:尿蛋白(+),潜血(++++)。B超:右肾巨大占位,大小约为14.2cm×7.6cm×14cm,形态不规则,血流信号较丰富,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欠清。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地尔硫(艹卓)对人大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时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加入地尔硫卓后再缺氧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并测定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每秒钟线粒体膜电位值,观察缺氧前后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缺氧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降低(P<0.01);加入地尔硫(艹卓)后再进行缺氧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缺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地尔硫(艹卓)可抑制缺氧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于2002年12月11日晚睡觉时,将封好的蜂窝煤炉放在室内取暖,第二天晨8时许,被发现昏迷在床上,当时呼之不应,推之不醒,口边有大量呕吐物,大小便失禁。遂诊断为急性CO中毒送我院急诊,抢救后病情基本稳定。行高压氧治疗,查体温36.5℃,脉博86  相似文献   
95.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因在室内用炭火取暖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第2天晨8:10左右,被家人发现,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昏迷,遂送入当地医院抢救。该院给予高流量吸氧及其他对症处理,抢救5h后患者神志开始转清,治疗1d后,患者食欲、精神差,尿量减少,约500ml/d。第2天出现无尿。上导尿管导出肉眼可见血尿约100ml,患者双下肢水肿,右下肢肿痛明显,活动受限,恶心欲吐,第3天患者急转入我院救治。入院时患者表情淡漠,血压98/50mmHg,  相似文献   
96.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与病理表现特征。方法 分析 1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特征为肿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下肢多见 ,少有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CT特征为溶骨性与膨胀性骨破坏 ;肿瘤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多发小囊变和液 -液平面 ;皮质变薄 ,多发筛孔样破坏 ;骨膜反应及放射状骨针较常见。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典型骨肉瘤肿瘤细胞和多发血窦及“彩带样”结构。结论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及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97.
血管再狭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血管再狭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方法对国内、外有关血管再狭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各种基因转移方法有一定的优点,亦有一定的缺点,但都不够理想。细胞毒素基因胸腺嘧啶核苷酸,抑癌基因突变型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蛋白,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21、p27和p53,反义核酸c-myc和c-myb,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反义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抑制平滑肌细胞的细胞核因子κB,促进Gax和Fas配体表达等基因治疗可明显抑制血管再狭窄。结论构建一种更好的基因转移体系以及多基因、多环节的联合基因治疗血管再狭窄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为了明确胸廓内动脉远心端供血能力 ,以及胸廓内静脉远心端回流能力。方法 选择 2头小型猪 ,每头猪形成髂腰部皮瓣左右侧各 1个 ,共 4个 ,均为以旋髂深动静脉的直接皮动脉为蒂的岛状轴型皮瓣。测量蒂部的压力、流量 ,分别与胸廓内动脉远近心端的压力相比较 ,将皮瓣蒂部的动静脉与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行端端吻合的游离移植 ,测量吻合口于吻合后即刻、30、6 0min流量 ,测量皮瓣原位及吻合血管后皮瓣相应状态下包括术后 7d、14d的灌注值 (PU)。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胸廓内动脉远心端压力为近心端压力的 6 1%~ 6 5 % ,单独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可使 15cm× 30cm× 2cm游离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虽然胸廓内动脉远心端的压力较低 ,但具有足够的供血能力 ,胸廓内静脉远心端具有足够的回流能力 ;以旋髂深动静脉的直接皮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是理想的轴型皮瓣动物模型 ;建立了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蒂的游离皮瓣与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直接吻合的动物模型 ,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重睑成形手术中的静脉镇痛、镇静效果及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重睑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例。A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B组: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分别以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或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缓慢静脉推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入室麻醉前(t0)、静脉麻醉后即刻(t1)、局部浸润麻醉后即刻(t2)、局部浸润麻醉后5min(t3)、局部浸润麻醉后10min(t4)、局部浸润麻醉后20min(t5)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静脉麻醉镇痛与镇静效果、清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与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静脉麻醉后(t1)与麻醉前(t0)相比HR、SBP、DBP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静脉麻醉后(t1)HR、SBP、DBP较麻醉前(t0)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节点B组HR、SBP、DBP均明显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静脉麻醉镇痛、镇静效果均很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清醒时间分别为(6.5±2.2)min、(25.1±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0.1±9.7)min、(83.4±1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并发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重睑成形术对患者的心血管刺激小,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患者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均较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时间短。总之,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重睑成形术效果优于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总结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7月至2014年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胸外科采用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51例漏斗胸患儿,其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8.32(2.5~17.0)岁。全组均采用双侧胸壁横行切口,将矫形板由左胸壁经胸骨后穿至右胸壁,翻转矫形板并固定于肋骨完成矫正。结果全组患者畸形均得以矫正,手术时间为30~52(38±9)min。其中1例发生心脏损伤,开胸修补成功后放置支撑钢板。术后发生皮下气肿7例、气胸3例、肺不张3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4个月支撑钢板移位1例,再次手术矫正。随访1~42(21.6±7.6)个月,依据Nuss效果评价标准评价优39例,良9例,中3例。结论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矫正小儿漏斗胸的矫形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简便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