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7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部分型及过渡型房室间隔缺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尸体解剖和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的部分型及过渡型房室间隔缺损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 结果胎儿超声心动图显示,7例部分型和4例过渡型房室间隔缺损在四腔心切面均显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和三尖瓣在室间隔的附着点位于同一水平,关闭时与室间隔构成“T”字形图像。7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中1例伴有左室-右房通道;4例过渡型房室间隔缺损均伴有室间隔上部缺损。11例胎儿中伴有二尖瓣反流4例,二、三尖瓣反流1例,双侧桡骨缺如1例。 结论产前超声观测心脏“T”字形声像图特征对诊断胎儿部分型和过渡型房室间隔缺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应注意与冠状静脉窦形成的假象鉴别。  相似文献   
72.
IgA肾病70例病理分型与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IgA肾病病理分型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肾穿刺活检组织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的70例患者,系统分析各个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指标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理学分型中Ⅰ、Ⅱ、Ⅲ、Ⅳ、Ⅴ型各占27.1%、21.4%、17.1%、15.7%、18.6%;病理类型轻者多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疗效较好,而病理类型重者临床表现多为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疗效差,预后差.结论 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早期及时行肾活检并作病理分型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3.
吴鞠通用姜五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王安石《字说》云:“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初生嫩者其尖微紫,或作子姜;宿根谓之母姜也。”民间常用有生姜、干姜、煨姜、炮姜、姜汁、姜皮,习称为“姜六药”。吴瑭谙其性宗其法.但又有所发挥.临证时善用“姜五药”,具独到之处.值得探折。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广西男女性急性中毒的中毒原因与毒物特点。方法通过查阅63家医院2005-2009年的急性中毒病历收集资料,作男女间的总体发病、中毒原因、中毒毒物的分类分析。结果在6 004例病例中,女性(3 189例)高于男性(2815例),男女之比1∶1.13;其年龄:女性以20~60岁组(73.25%)高于男性(63.91%),而男性则以19、61岁2组(24.97、11.12%)高于女性(17.40、9.34%);其中毒原因:以意外性原因中毒病例(39.02%)最高、其次自杀性(31.50%);其中毒毒物:以农药类毒物的中毒病例(42.42%)最高,其次为化学类(17.72%),2类毒物的病例数占男女总病例数的60.14%。女性病例分析:其原因以自杀性中毒病例(39.92%)最多,其次为意外性(36.56%),其毒物以农药类的病例数(46.47%)最多,其次为化学类(19.07%)。男性病例分析:其原因以意外性中毒病例(41.81%)最多,其次为误食性(25.97%);其毒物以农药类中毒病例(37.83%)最多,其次为化学类(16.20%)。结论意外性和自杀性中毒原因与农药类和化学类毒物为广西地区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与毒物,其中女性以农药类毒物所致自杀性急性中毒为主,男性则以化学类毒物所致的意外性急性中毒为主。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胎心三尖瓣返流的原因与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 2 1例胎心三尖瓣返流进行了检测 ,观察胎心结构、返流信号分布、测量最大返流速度。结果  2 1例胎心三尖瓣返流的原因为 :先心病组 6例 ,均显示心内结构异常 ;非先心病组 15例 ,4例表现右心扩大 ,无心内结构畸形 ;两组返流速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先心病引导的三尖瓣返流是因心脏结构异常所致 ,非先心病性三尖瓣返流主要由于胎心右室功能不良引起。当检出三尖瓣返流时 ,应进一步追踪扫查心内结构有无畸形 ,在排除先心病之后即应提示心脏负荷增加 ,若伴有右心腔扩大则是发生心力衰竭的佐证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5-HT4受体激动剂兼5-HT3受体阻断剂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律的影响,并探析其电生理学机制。方法采用成年健康SD大鼠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系统,观察0.1~10μmol·L-1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对离体心脏节律的影响,全程记录心电图的变化。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对胶原酶分解的大鼠心室肌细胞膜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静息膜电位(RMP)及动作电位(AP)的影响。结果在大鼠离体心脏,0.1~10μmol·L-1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可诱发明显的心律失常。给药15min内,药物(10μmol.L-1)诱发期前收缩(PVB)236±37个,室速(VT)和室颤(VF)发生率分别达到87.5%和62.5%(n=8,P<0.01)。膜片钳记录结果显示,0.1~10μmol·L-1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IK1(EC50=0.74μmol·L-1)和Ito(EC50=2.16μmol·L-1),降低膜电位,并明显延长动作电位时程(n=6,P<0.01)。结论作为5-HT4受体激动剂和5-HT3受体阻断剂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致大鼠心律失常风险的电生理学机制为抑制IK1和Ito,降低膜电位,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在麻醉大鼠或离体灌流大鼠心脏建立缺血/再灌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应用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IK1) 激动剂zacopride(扎考比利)中文 缺血预处理观察zacopride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效应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在体实验:结扎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缺血15 min,松扎后再灌15 min,建立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在缺血前3 min(缺血预处理,pretreatment)分别给予1.5、15 或50 µg/kg zacopride。应用利多卡因(Lidocaine)做阳性对照药,IK1非特异性阻断剂氯喹拮抗zacopride的效应。全程连续记录心电图。离体实验:麻醉SD大鼠,开胸取出心脏,建立Tyrode液-Langendorff离体灌流系统,结扎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缺血15 min,松扎后再灌15 min,建立离体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缺血前3 min分别给予0.1、1或10 µmol/L zacopride观察预处理对离体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IK1非特异性阻断剂BaCl2 1 µmol/L拮抗zacopride的效应。结果 在体实验:应用1.5~50 zacopride缺血预处理可显著抑制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最适剂量为15 µg/kg(P<0.05),与利多卡因效应相仿(P>0.05);离体实验: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应用0.1~10 μmol/L zacopride缺血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1 μmol/L为zacopride作用最适浓度,其效应被1 μmol/L BaCl2明显逆转。结论 大鼠在体和离体实验证明,zacopride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应用低剂量的BaCl2可消除zacopride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表明zacopride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作用是通过其激动IK1通道介导的。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以针刀松解术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刀组与针刺组各60例,针刀组采用针刀松解术、针刺组采用循经和局部取穴针刺,两组均配合手法整复,治疗4周后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积分、疼痛改善程度与疗程的关系及复发情况。结果针刀组总有效率98.3%,针刺组总有效率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针刀组改善疼痛作用、镇痛作用均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p〈0.05);针刀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总结胎儿动脉导管异常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8例经引产后尸体解剖及产后超声随访证实为动脉导管异常的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动脉导管异常胎儿中3例产前超声多切面扫查均不能显示动脉导管的管腔结构和血流,2例伴发法洛四联症,1例伴发永存动脉干,提示动脉导管缺如;2例胎儿动脉导管和主动脉弓血流方向相反,主动脉血流经动脉导管逆行灌注于肺动脉主干或左、右肺动脉,其中1例伴发于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另1例伴发于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合并右心室发育不良,提示动脉导管逆行灌注;5例伴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引产后经尸体解剖证实.2例胎儿动脉导管管腔细窄,血流速度增快,提示动脉导管狭窄;1例胎儿动脉导管管腔内充填实性低回声,内无血流信号,提示动脉导管早闭;2例动脉导管狭窄和1例动脉导管早闭的胎儿均表现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伴有三尖瓣重度反流,并经产后超声心动图随访证实.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能显示胎儿动脉导管缺如、逆行灌注、狭窄及早闭的异常声像图特征,在胎儿动脉导管异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P钙黏蛋白(P-cadherin)与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其作为预后指标的意义。方法:建立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无术前放化疗史的胃癌手术标本和75例正常胃组织中P-cadherin、HSP27的表达情况,并对随访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Pcadherin、HSP27的表达率分别为40.0%、82.7%(P<0.001)和64.0%、30.7%(P<0.001)。P-cadherin低表达和HSP27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SP27高表达还与肿瘤大小相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adherin与HSP27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Kaplan-Meier回归分析显示P-cadherin和HSP27与预后相关(P<0.05)。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adherin、HSP27、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SP27、临床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在胃癌中,P-cadherin低表达、HSP27高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cadherin与HSP27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呈负相关。P-cadherin和HSP27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