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5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探讨血腑逐瘀汤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月经周期、月经量、LH、E_2、FSH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月经结束后第1天,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腑逐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月经周期、月经量、LH、E_2、FSH均显著改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月经周期短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P<0.05),LH、E_2、FSH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血腑逐瘀汤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LH、E_2、FSH水平表达,缩小肌瘤体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和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医院住院治疗的126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和炎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7%(χ~2=7.385,P=0.007);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升高(P<0.05),GC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1β、IL-6、IL-8、IL-10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状态,同时抑制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发生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症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乙型肝炎发生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独立高危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并发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重叠病毒感染率更高(29.4%),肝损害药物应用率更高(33.1%),抗病毒药物应用率更低(11.3%),饮酒史更高(25.6%),细菌感染率更高(19.4%),外科手术率更高(5.6%),情绪紧张及劳累率更高(17.5%),HBVDNA水平更高(5.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感染、饮酒、重叠病毒感染、应用肝毒性药物、手术、情绪紧张及劳累、PCR-HBVDNA高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是保护因素(P<0.01).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症高危因素较多,临床工作中,应尽量避免这些高危因素,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4.
尺桡骨干双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之一。为了促进尺桡骨干双骨折的功能恢复,我们针对其特点,在临床上制定了骨折早期良好复位坚强固定,骨折后期弹性固定,加之全程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的整体治疗方案。自1988年1月~1998年1月间,我们应用本方案临床治疗尺桡骨干骨折7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52例,女26例,年龄12~55岁,平均32岁。闭合性骨折48例,开放性骨折30例。新鲜骨折67例,陈旧骨折11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打击伤13例,机器绞轧伤25例,车祸致伤32例。骨折分型[1],通过X线片分析,骨折位于同一平面的直接暴力型24…  相似文献   
125.
中小型医学图书馆是中等医学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在部分单位,它却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图书馆工作停留在传统的借借还还的服务层次上。随着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图书馆成为办学水平评估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评估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讨角蛋白4(KRT4)过表达对喉癌细胞活力、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KRT4过表达质粒,转染TU177喉癌细胞。实验共分 3 组:CON组(空白对照组,未转染),Oe-NC组(阴性对照组,转染对照质粒空载体),Oe-KRT4组(目的基因实验组,转染KRT4过表达质粒)。通过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验证转染效率,通过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KRT4过表达对喉癌细胞活力、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 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提示Oe-KRT4组KRT4 mRNA和KRT4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与Oe-NC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CCK-8法结果提示Oe-KRT4组细胞活力较CON组与Oe-NC组显著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提示Oe-KRT4组克隆数显著低于CON组与Oe-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提示Oe-KRT4组迁移率显著低于CON组与Oe-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提示Oe-KRT4组细胞穿膜数显著低于CON组与Oe-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Oe-KRT4组细胞凋亡率较CON组与Oe-NC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KRT4过表达能显著抑制喉癌细胞的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喉癌细胞的凋亡,因此KRT4有望成为喉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7.
医用化学实验课时和教改前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压缩。本文分析了我校医用化学实验课的现状,提出通过在实验课剩余时间插入微型实验的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的可能性,并列举实例。  相似文献   
128.
背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中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差异明显,目前国内外对症状前期PMD患儿的诊断尚无共识。 目的:探讨婴幼儿时期症状前期PMD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并探讨血清肌酶水平在DMD和BMD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江西省儿童医院确诊的症状前期PMD患儿,分析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并以基因检测结果为诊断标准分为DMD组和BMD组,血清肌酶通过ROC曲线分析以约登指数最大值时的取值作为诊断界值,比较不同肌酶的诊断准确性。 主要结局指标:PMD患儿的临床表现、基因结果、血清酶水平(AST、ALT、LTH、CK、CK-MB)。 结果:24例PMD患儿纳入分析,其中DMD组18例,BMD组6例。22例(91.7%)因发现转氨酶升高就诊,2例(8.3%)因亲戚确诊前来就医。PMD患儿CK-MB、CK、LDH、AST和ALT水平均明显升高,DMD组均高于BMD组(除AST外,P均<0.05)。当ALT>224.5 U·L-1、CK>11 069 IU·L-1、CK-Mb>204 IU·L-1、LDH>1 349.5 IU·L-1时为DMD的可能性更高,尤其是LDH>1 349.5 IU·L-1具有高度特异性。 结论:血清肌酶水平增高为 PMD 患儿症状前期的主要表现。LDH>1 349.5 IU·L-1对诊断DMD具有高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研究吉祥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和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2个化合物:7-甲氧基-8-甲基-4′-羟基-黄酮(1),大豆脑苷Ⅰ(2)。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角膜基质内羊膜(amnioticmembrane,AM)移植治疗兔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keratopathy,BK)的疗效。方法 40只新西兰健康成年白兔,建立BK模型,然后随机分为角膜基质内AM移植组(A组,12只)、角膜表面AM移植组(B组,12只)、切开角膜板层组(C组,12只)、对照组(D组,4只),比较四组兔移植后不同时间的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中央混浊情况。结果 AM移植前四组兔的中央角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4,P=0.90),而在移植后第1、2、4、8、12周四组兔中央角膜厚度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M移植后4周时,A组兔的角膜中央混浊情况为+者7眼、++者1眼,B、C组均为+者2眼、++者6眼,D组为+者3眼、++者5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P<0.01),而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角膜基质内AM移植可以有效修复BK兔角膜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