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5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80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红霉素肠溶微丸制备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红霉素微丸丸芯,并用正交设计筛选其制备工艺;以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水分散体为包衣材料,建立微丸包衣数学模型指导包衣工艺。  相似文献   
12.
刘海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7):682-68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尖锐湿疣的疗效,探讨降低该病复发率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微波凝固、自体疣皮下埋植、中药湿毒清洗剂坐浴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对照组单纯微波治疗。结果:半年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9.8%和41.7%;复发率为10.2%和5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该法治疗肛门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大大降低了临床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海 《中医药通报》2004,3(6):32-3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坐浴治疗肛门急性、亚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萆薢渗湿汤合三黄汤内服配合止痒洗剂坐浴,对照组内服强的松片并用西药对症外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治愈率91.67%;对照组分别为81.25%和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对肛周皮损、瘙痒等症状的控制,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萆薢渗湿汤合三黄汤内服配合止痒洗剂坐浴对肛门急性、亚急性湿疹有显着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内眦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和心理健康.内眦畸形主要表现在内眦向颞侧及下方移位、睑裂变小、内眦间距增宽,内眦角圆钝、内眦窝变浅或消失等.手术矫正内眦畸形,主要是将内眦韧带解剖复位固定,使内眦角复位.对于内眦韧带损伤及缺失明显,鼻骨及泪前、后嵴破坏严重者,软组织缺失较多,或内眦畸形矫正术后复发的复杂性内眦畸形,我们采用自体阔筋膜组织联合钛板钛钉内固定矫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外伤性内眦畸形12例(12眼).男8例,女4例.年龄18~54岁.受伤原因:8例车祸伤,3例爆炸伤,1例木头击伤.其中有3例为内眦畸形矫正术后复发,此前手术均为钢丝内固定.12例均表现为内眦畸形、睑裂变大、内眦处瘢痕明显、皮下组织硬度大弹性差,内眦角圆钝并向外下方移位,内眦间距增宽明显,内眦窝变浅或消失.其中11例合并泪小管断裂,9例伴有鼻骨不同程度的骨折,5例合并慢性泪囊炎,8例眶底骨折且有4例合并眶内壁骨折,均已行眶骨折复位术.2例伴有重度上睑下垂.上述并发症术前均已治疗,有4例已行眼内容摘除加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鼻骨骨折者均未行鼻部整形.  相似文献   
15.
张颖  李清阳  刘海   《中国医学工程》2014,(3):150-150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448例活跃期延长单胎头位的相关临床结局,分析活跃期延长单胎头位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相关因素,以准确判断及有效处理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将活跃期延长44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210例为观察组,23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出现活跃期延长后给予人工破膜,催产素加强宫缩及座皮球诱发宫缩等积极处理;对照组进入活跃期后未给予对症治疗。分析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等观察指标,寻找有利于活跃期延长自然分娩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210例中133例自然分娩,占63.3%;对照组238例中115例自然分娩,占48.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5例,占0.02%;对照组产后出血4例,占0.016%,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21例,占10%,对照组新生儿窒息19例,占8%。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发现先露下降、胎方位、宫缩乏力、胎儿体重等因素异常,可能引起活跃期延长,但部分产妇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仍能自然分娩且结局良好。判断准确及有效处理产程是保障自然分娩的基础,可以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自行研制体部伽玛刀Y轴激光定位尺,使患者治疗计划在治疗设备上得以顺利实施。方法 Y轴激光定位尺由水平底座、刻度尺、滑动卡、激光笔及刻度指针组成,且操作简便易行。结果对照组50例治疗计划,Y轴方向有38例顺利通过治疗,通过率为76%;试验组50例治疗计划, Y轴方全部通过治疗,通过率为100%。结论使用体部伽玛刀Y轴激光定位尺定位,杜绝了治疗计划由于Y轴数值超出可行范围无法实施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确保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郑盛  殷芳  刘海  王玉波  朱为梅  郭致平 《肝脏》2008,13(2):178-179
为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我们对9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和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a^+、K^+、Cl^-、Ca^2+水平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常规MRI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65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取病理组织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高级别脑胶质瘤组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组。术前行MRI检查,扫描序列为T1WI、T2WI、DWI、DTI。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MRI图像,比较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析瘤体ADCDWI、ADCDTI、FA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阈值、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65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脑胶质瘤,其中低级别脑胶质瘤29例,高级别脑胶质瘤36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瘤周ADCDWI、ADCDTI和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瘤体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瘤体ADCDWI和ADCDTI值低于低级别脑胶质瘤(P < 0.05)。ADCDWI、ADCDTI、FA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775、0.817、0.716。DWI和DTI联合检测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AUC为0.903(P < 0.05)。结论常规MRI联合DWI、DTI有助于提高脑胶质瘤诊断和病理分级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肠道除具有消化吸收及蠕动功能外,还有激素分泌、免疫调节和黏膜屏障功能,肠黏膜屏障在维护肠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多种因素能够削弱或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进而诱发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本文就近年来对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入院时的营养状况,为存在营养不良和有营养风险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水平等指标进行营养状态评估;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法(NRS 2002),选择入院48h内、符合NRS 2002标准、可获得BMI的患者264例,以BMI<18.5者计3分进行营养风险评分;对不完全符合NRS 2002标准,不能获得BMI的96例患者,以ALB替代,ALB<30g/L者计3分,进行营养风险评分。NRS 2002≥3分判定为有营养风险,统计营养不良和有营养风险的发生率。结果符合NRS 2002标准的264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7.9%。不完全符合NRS 2002标准的96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1.7%。总计360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8.9%。BMI<18.5、ALB<30g/L的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9.0%、2.8%。在BMI≥18.5患者中,NRS评分≥3分者28.8%。农村和城市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48.5%和32.5%(P<0.05)。结论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老年患者特别是农村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NRS 2002方法能预测和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