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14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85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57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麻醉方法、麻醉管理及管理流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行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 EVT)后神经功能预后相关。关于麻醉方法孰优孰劣尚无共识, 麻醉管理对AIS行EVT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也无指南性意见, 管理流程仍需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文章从麻醉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 麻醉管理的影响要素及麻醉实施, 管理流程(包括院前及院内管理流程)3个方面对AIS患者行EVT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以期优化麻醉管理措施,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抑制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凋亡及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方法:应用脑立体定位仪于大鼠尾壳核注入肝素化Ⅶ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出血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形态学、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等实验观察.结果: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较出血对照组减小;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出血对照组比较减小;治疗组TUNEL阳性细胞数较出血对照组均降低;电镜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出血对照组比较,神经元细胞线粒体、核膜、内质网等结构相对完整.结论:黄芪注射液具有较好地减轻脑出血水肿及抑制出血灶周围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oluble ST2,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ELISA法检测160例CPR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CPR后24h的血清sST2、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依据随访出院后6个月的终点事件(出院后6个月内患者因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或死亡)分为发生事件组(A组,58例)和未发生事件组(B组,102例),同时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A组血清sST2、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均高于B组(均P0.01)。两者联合分析能提高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P0.01)。LVEDD与LVEF随着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的变化而变化。sST2高表达组(200ng/L)、半乳糖凝集素3高表达组(20ng/ml)患者病死率均高于sST2、半乳糖凝集素3低表达组(均P0.05)。结论:血清sST2、半乳糖凝集素3联合分析能提高对CPR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吉林延龄草Trillium kamtschaticum非止血活性部位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反相C18、Sephadex LH-20等色谱材料和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用MTT法评价部分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吉林延龄草非止血活性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蜕皮激素(1)、水龙骨素B(2)、integristerone B(3)、(9Z,15Z)-11,12,13-三羟基-9,15-十八碳二烯酸(4)、(Z)-11,12,13-三羟基-9-十八碳烯酸(5)、(9Z,15Z)-11,12,13-三羟基-9,15-十八碳二烯酸甲酯(6)、(Z)-11,12,13-三羟基-9-十八碳烯酸甲酯(7)、7,11-二甲基-3-亚甲基-10β,11-二羟基-1,6-十二碳二烯二醇-10-O-β-D-葡萄吡喃糖苷(8)、山柰酚-3-O-α-L-阿拉伯吡喃糖基(1→6)-O-β-D-半乳吡喃糖苷(9)、5-羟基-4-羟甲基-二氢吡喃-2-酮(10)。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9和10的IC50值分别为(26.6±1.3)μmol/L(DU145细胞株)、(16.2±6.2)μmol/L(CEM细胞株)和(23.7±1.2)μmol/L(He La细胞株)。结论化合物4~7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和10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逍遥散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皮下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逍遥散组同时灌胃给予逍遥散水煎液。检测大鼠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白介素6(IL-6)、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能显著降低MDA、ALT、AST、TBIL、TGF-β1、TNF-α、TIMP-1、PDGF、IL-6、HA、LN、PCⅢ、C-Ⅳ水平(P <0.05,P <0.01),明显升高SOD、ALB、TP水平(P <0.05,P <0.01)。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逍遥散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浸润,促进肝细胞再生。结论 逍遥散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胶原纤维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促进肝细胞再生,加快肝细胞修复。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与luxS、oqxB、rarA等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通过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测定200株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组)和300株对上述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组)体外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生物膜形成能力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膜形态特点;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luxS、oqxB、rarA、acrB、ramA、ompK36和micF)表达量。结果强生物膜形成能力组的平均生物膜形成量是弱形成能力组的16.8倍,敏感组和耐药组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OD590的平均值分别为0.783±0.642和0.672±0.5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显示生物膜形成能力强的菌株团块内包含大量的生物膜,形态完整且细菌密集排列;强生物膜形成能力组中luxS表达水平分别为中等和弱形成能力组的5.98倍和3.37倍;外排泵、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与luxS基因的表达量有关,luxS作为一个高阶调控基因,其与ramA、ompK36和micF等基因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共同影响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