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3篇
特种医学   2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评价冠心病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和覆膜支架联合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0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完成的26例覆膜支架联合PCI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首先完成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3~7 d后完成PCI。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经桡动脉行主动脉造影:其中1例2个破口,夹层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外缘分别为15 mm和100 mm;其余25例均为单破口,夹层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外缘10 mm以下8例、10~30 mm 11例,>30~100 mm 6例。置入26枚支架,8例覆膜支架近心端部分或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术后左上肢桡动脉波动稍有减弱,但无上肢和脑缺血的症状。覆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16例近端破口完全封堵,13例少量残余内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单支病变16例,2支病变8例,3支病变2例。靶病变平均狭窄(85.6±15.0)%,靶血管参考直径(2.8±0.3)mm。对32支靶血管共置入36枚支架。支架平均长度(25.5±13.6)mm。PCI即刻成功率100%,无PCI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12~114个月[平均(60±35)个月],26例均存活,无迟发内漏或需二次手术者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覆膜支架联合PCI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安全可行,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患者恢复快,冠脉PCI的抗凝治疗未对大动脉覆膜支架术后构成不良影响,近、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治疗的不同年龄组女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自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 741例接受PPCI治疗的STEMI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年龄将其分为A组(年龄≤65岁,n=664)与B组(年龄>65岁,n=1 077)。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死亡事件及其他临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双支病变比例、主动脉内囊反搏术(I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单支病变的比例、门球时间均低于A组,三支血管病变的比例、KillipⅢ级比例、症状到血管开通时间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死亡发生率为2.0%(13/664),低于B组的5.5%(59/1 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死亡、支架内血栓及BARC 3~5级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5岁女性STEMI患者PPCI院内死亡率增高,且主要表现为术后死亡发生率明显增加,针对高龄女性STEMI患者PPCI救治应进一步强化,以期降低院内死亡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3.
刘海伟 《中医杂志》2011,(18):1613-1614
通过对《灸经图》要旨的研习和结合其灸治五劳七伤方研究,对《灸经图》中的五劳七伤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探讨,认为《灸经图》中灸治五劳七伤是很完善的,并发现其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符,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患者行逆向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5年5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逆向介入治疗的≥60岁老年CTO患者119例(老年组)及同期行逆向介入治疗的<60岁CTO患者136例(非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逆向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更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均P<0.05);老年组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EuroSCORE)评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01)。老年组合并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多于非老年组(均P=0.000);而老年组发生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数低于非老年组(P=0.000)。老年组SYNTAX评分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老年组CTO时间为3~12个月的病例明显多于老年组,而老年组CTO时间为6~9年和>9年的病例明显多于非老年组(均P=0.000)。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逆向介入治疗对老年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连续入选2002年6月至2021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依据性别进行分组。收集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及主动脉影像学资料, 记录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内及1、5年全因死亡(按死亡时间分为院内死亡、院外死亡, 其中院内死亡包括术前死亡、术中死亡和术后死亡;按死亡原因分为主动脉原性死亡、心原性死亡及其他原性死亡)、卒中、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等的发生情况。30 d内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新发截瘫、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及主动脉原性死亡;远期(出院后1年及以上)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主动脉原性死亡、再发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覆膜支架内漏及远端溃疡事件。对比不同性别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在不同性别组中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临床因素与30 d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09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年龄(53.9±12.1)岁, 其中男性861例(78.7%), 女性233例(21.3%)。(1)临床特征:与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