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腓骨肌腱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996年~2004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外科共收诊腓骨肌腱滑脱症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4~45岁。平均34岁。其中工人4例,农民3例,运动员5例。滑跌伤6例.车祸伤1例,体育运动伤5例。左侧4例。右侧8例。新鲜滑脱1例,陈旧性滑脱11例,均为单侧。病史最长为3年.最短为3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新型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胆固醇血症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 ,于治疗前和治疗 8周后利用高分辨率超声仪评价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患者内皮依赖舒张功能 (EDD)明显受损 (4 .8± 1.9) % ,与对照组 (12 .2± 3 .4)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阿托伐他汀治疗 8周后 ,内皮功能明显改善 [(10 .3± 2 .5 ) % ] ,与治疗前 [(4 .8± 1.9) %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与正常对照组 [(12 .2± 3 .4) % ]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内皮依赖舒张功能明显减退 ,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脂 ,恢复内皮功能。高频血管超声能准确、可靠地检测出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的损害 ,并可用于评价药物治疗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pU-VEGF-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VEGF蛋白质的变化。方法脂质体介导pU-VEGF-siRNA质粒转染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骨髓间质干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检测转染后骨髓间质干细胞VEGF蛋白质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提示脂质体介导质粒转染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功,且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VEGF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在pU-VEGF-siRNA转染组显著降低,空载体转染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pU-VEGF-siRNA质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可降低骨髓间质干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下调其VEGF蛋白质水平。  相似文献   
64.
目的筛选、优化相对准确可行的股骨头塌陷预测方法,为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疾病转归的估计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5例(75髋)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双髋关节X线正位、蛙式位片及MRIT1加权正中冠状位片,由扫描或照相机拍摄并以JPEG格式储存,通过画图工具、图像处理软件,分别采用Ohzono法、Kerboul法、SuganoX线法、Laffirgue法、SuganoMRI法等五种常用的方法进行塌陷预测,并与实际塌陷情况对比,然后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种预测结果与实际塌陷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45例(75髋)中,实际塌陷33髋,塌陷率为44%,男性45.9%、女性42.1%(P>0.05);Ohzono法、Kerboul法、SuganoX线法、Laffirgue法、SuganoMRI法预测塌陷率分别是65.33%、68.00%、48.00%、85.33%、81.33%;与实际塌陷结果比较,SuganoX线法48.00%的塌陷结果与实际44%的塌陷结果相近(P>0.05),其余方法预测结果差别较大(P<0.01)。结论 SuganoX线法对塌陷的预测较为准确,且其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绳梯样固定器治疗长管状骨粉碎骨折的力学特性。方法采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根据人体股骨几何形状、尺寸及材料参数建立股骨模型,模仿骨折后用钢板和绳梯样固定器固定,在不同载荷及边界条件分析工况(工况指实验的力学状态),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抗折弯、抗扭转应力及应力遮挡率。结果在轴向载荷或弯曲载荷作用下,对比钢板连接,绳梯样固定器在股骨断面上应力分布均匀,且均为压应力,应力遮挡率低。对于连接器和股骨组成的整个系统来说,绳梯样固定器抗折弯能力和抗扭转力强于钢板固定。结论股骨粉碎骨折后用绳梯样固定器固定比钢板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6.
钢板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治疗Bennett骨折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ennett骨折又称Bennett骨折一脱位,是手部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有20余种,自2002年6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辅以早期功能康复治疗12例Bennett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钢制和钛制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股骨干新鲜骨折108例,应用钢制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52例,与钛制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56例进行对照研究。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相同。结果钢制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的52例均在术后4~6个月临床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6例出现锁定失败,其中2例发生远端锁钉松动;钛制髓内针组延迟愈合12例,不愈合4例,锁定失败10例,其中锁钉松动6例。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钢制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可以明显减少锁定失败、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69.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颈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后联合手术入路的方法治疗颈椎骨折17例。跟踪随访24~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最后评价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测量并计算颈椎高度的丧失率以及颈椎的屈伸范围、融合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平均提高1.8级。术后颈椎总伸屈活动范围平均16o,椎体高度丧失为1.7%,融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可获得彻底的减压,植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rhBMP-2、bFGF双基因共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复合nHA/RHLC/PLA支架及其体内异位成骨研究.[方法]构建携带rhBMP-2及bFGF基因片段的双基因表达载体prhBMP-2-IRES-bFGF并转染兔BMSCs,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目的基因表达,进而与nHA/RHLC/PLA支架复合构建骨组织工程复合体.rhBMP-2及bFGF单独转染组、未干预BMSCs组设为对照.实时定量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Ⅰ型胶原、骨连蛋白、骨桥蛋白)表达,扫描电镜观察细胞/材料复合情况.体外培养7 d后埋于自体股部肌袋,4周后取材,放射学及组织学方法检测成骨情况.[结果]转染后BMSCs的rhBMP-2及bFGF蛋白表达均呈阳性.复合材料后,其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明显高于rhBMP-2及bFGF单独转染组、未干预BMSCs组(P<0.05,n=3),放射学及组织学检测也证实其异位成骨明显.[结论]采用rhBMP-2及bFGF双基因转染技术能够有效促进BMSCs成骨分化,与新型材料nHA/RHLC/PLA支架复合所构建的骨组织工程复合体,体现出良好的体内外成骨活力,进一步研究将探讨其针对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