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综述天料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情况。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综述。结果结论 天料木属植物含有生物碱类、苷类、香豆素类、三萜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糖尿病等药理活性,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海南萝芙木根水溶性物质的急性毒性.方法 分别采用尾静脉注射和经口灌胃进行给药实验观察实验小鼠对海南萝芙木根水溶性物质的急性毒性表现.结果 尾静脉注射过量的海南萝芙木根水溶性物质后小鼠会出现一定的中毒现象,其半数致死量LD(50),=294.2 mg/kg.而采用灌胃给药方式毒性较小,其最大耐受量为3 445 mg/kg.结论 海南萝芙木根水溶性物质口服给药不发生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93.
现代提取技术在中草药生物碱提取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生物碱药用价值认识的提高,其提取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文章主要对近年来中草药中生物碱的现代提取技术作了综述,并对中草药中生物碱提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目的归纳总结目前文献报道的有关东北天南星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为东北天南星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关于东北天南星的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报道有很多,通过查阅搜集已发表的各类文献中对于东北天南星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内容,总结出东北天南星的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结果东北天南星主要包括苷类、甾醇类、脂肪酸类、黄酮类、糖类、凝集素类和核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镇静、镇痛作用,抗惊厥作用,抗菌、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祛痰作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作用。结论东北天南星可与其他中草药制成配方治疗肝癌、宫颈癌、肺癌、脑卒中等疾病。  相似文献   
9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蒺藜中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生长期、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的蒺藜中3种指标成分含量,探究采收时间及种植地区的科学性。方法:以蒺藜中3种有效成分,即槲皮素-3-O-β-吡喃葡萄糖基-(1→6)-吡喃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吡喃葡萄糖苷、Terrestrinone A2为指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3种指标成分含量均逐渐递增至6月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均表现为茎叶>果>根,根中含量低于检测限;产于内蒙古的蒺藜指标成分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其次为山东、河北、陕西。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蒺藜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在2010年4月-6月期间,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自测问卷》对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八年制学生就其职业素质现状进行自评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临床八年制医学生职业成熟度很高者、较高者、较低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5.2%、13.8%、71.0%。八年制职业成熟度与性别无关(Z=-0.206,P=0.837),与年级呈正相关(rs=0.180,P=0.030)。结论大部分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总体职业成熟度较低。随着年级的增加,职业成熟度有所提高。研究提示,八年制医学生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主客观差异以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作为病例组,16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及多导睡眠图(PSG)进行主客观评定,行PSG第2天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主客观评定的睡眠潜伏期(80.5±49.3)min延长,总睡眠时间(267.00±38.16)min缩短,睡眠效率(50.77±7.97)%低。多导睡眠监测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浅睡眠(S1+S2)增多,深睡眠(S3+S4)及REM睡眠减少,觉醒次数增多。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及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紊乱的患者主观评估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与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主客观入睡潜伏期差值与焦虑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13,P<0.05),睡眠效率差值与焦虑评分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主客观评估的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浅睡眠增多、觉醒次数、唤醒次数增多及抑郁、焦虑情绪等有关。  相似文献   
98.
胆道闭锁( Biliary atresia,BA)是一种发生于婴儿期的肝内外胆管部分或全部受累的阻塞性炎性胆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梗阻性黄疸、陶土样大便、尿液颜色加深、血清总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等,晚期可因发生胆汁性肝硬化造成门脉高压、肝衰竭甚至死亡. BA是新生儿期及婴儿期最常见、最严重的肝脏疾病之一,其早期诊治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目前BA的影像学检查手段[1]主要包括腹部B型超声检查、同位素肝胆显像( Hepatobiliaryscintigraphy, HBS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及术中胆道造影(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C)等. BA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Kasai式肝门-空肠吻合术,其预后主要与患儿日龄以及肝脏损伤程度[2]相关,然而目前认为手术年龄不应作绝对限制[1] ,若术后未能成功进行胆汁引流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顽固性胆管炎、进行性肝硬化、反复消化道出血及肝肺综合征等的患儿,应考虑在2岁内进行肝移植. 目前,MRI在BA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BA的诊断以及肝脏纤维化及血管病变程度的评估两大领域. 本文就近年来多种MRI技术在BA中的应用进展及其相应地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本文报道并分析了1例重复肾、反流性肾病所致高血压的患者,通过腹腔镜下切除右侧萎缩的重复肾后,患者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患者右。肾的萎缩可能与重复肾伴发育不全、尿液反流反复感染有关。目前关于重复肾、反流性。肾病所致高血压的报道少见,本文探讨了重复肾、返流性肾病发生肾性高血压可能机制,但两者的相关性需要更多的临床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总结吻合血管逆行血供的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9年11月—2020年12月,采用吻合血管逆行血供的游离穿支皮瓣修复16例四肢复杂创面。男12例,女4例;年龄17~75岁,中位年龄49岁。损伤部位:小腿、足踝14例,手臂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7.0 cm×3.5 cm~27.5 cm×8.5 cm。临床诊断为开放性骨折伴不同程度骨、肌腱外露。受伤至手术时间10~35 d,平均17 d。采用股前外侧皮瓣7例,旋髂浅动脉浅支皮瓣9例;皮瓣切取范围为8 cm×4 cm~28 cm×9 cm。供区直接皮内缝合。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动静脉危象;1例旋髂浅动脉浅支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探查处理后成活。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1.5个月。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不臃肿,外形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10 mm,浅痛觉和触觉恢复良好。供区残留线性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采用吻合血管逆行血供的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安全可靠、创伤小,方便显微操作,可提高血管吻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