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71.
目的:研究黄芩素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UDPGA)代谢差异特性。方法使用肝微粒体体外代谢孵育法、HPLC-UV分析方法,选用不同种属的肝微粒体进行黄芩素UDPGA体外代谢研究。结果黄芩素在人肝微粒体及不同种属的肝微粒中,加入UDPGA进行37℃恒温孵育,孵育结束后离心,取上清液,经HPLC-UV分离检测得到3个代谢产物,分别是:黄芩素-7-O-β-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黄芩素-6-O-β-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和黄芩素-6-O-葡萄糖醛酸结合物-7-O-β-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通过与标准品对照确定黄芩素的三个代谢产物都是葡萄糖醛酸化的代谢产物。同时,不同种属间UGT代谢物的活性表现出较大差异,黄芩素-7-O-β-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活性最强,Km=1.61,Vmax=0.77(BG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活性是SD雌鼠的25.2倍);黄芩素-6-O-β-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比格犬肝微粒体中代谢活性最强,Km=3.05,Vmax=3.51(雄性比格犬肝微粒体的活性是雄性恒河猴肝微粒体的2.6倍);黄芩素-6-O-葡萄糖醛酸-7-O-β-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猪肝微粒体中代谢活性最强,Km=5.38, Vmax=0.17(猪肝微粒体的活性是人肝微粒体的13.6倍),其他依次是犬、恒河猴、鼠和人。结论黄芩素在人及不同种属肝微粒体UGT代谢中均生成上述三种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但是不同种属间的代谢表现出酶动力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2.
目的:研究蛋氨酸脑啡肽(Met.ENK)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生长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抑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et.ENK作用后肿瘤细胞周期变化;Real.timePCR法检测Met.ENK作用后细胞内P21,P53基因转录量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P21,P16。磷酸Rb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MTT法结果显示,Met.ENK对SH.SY5Y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在Met.ENK浓度为10-mol·L。时抑制率为40%;流式细胞术证实Met—ENK作用后大多数细胞被抑制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该期细胞数由63.97%变为87.73%;JP21的基因转录量是用药前的3倍,P53基因转录量是用药前的5倍;咒1,P16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磷酸Rb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Met.ENK可以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蛋白依靠性激酶抑制因子虎1及抑癌基因P53的转录和蛋白表达量,下调R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将SH—SY5Y细胞的增殖抑制于生长周期的G0/G1期,表明Met.ENK的G0/G1期特异性周期抑瘤作用可以通过调节该途径产生。  相似文献   
173.
目的:研究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自身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50,100,200 mg)。每次用药间隔1周。药物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血浆中原型药物的Cm ax和AUC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加,用药剂量为50,100,200 mg时,三个剂量组的Cmax分别为(1.41±0.21),(2.55±0.55),(6.13±1.29)μg.mL-1;AUC0-tn分别为(25.43±5.50),(44.08±6.72),(87.53±17.88)μg.mL-1.h;t1/2分别为(24.69±3.87),(25.52±3.06),(23.78±1.83)h。尿中原形药物的排出,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男性与女性相比较,其排泄率未显示性别差异。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因尿中药物浓度较高,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时可获得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174.
目的建立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氢吗啡酮-3-葡萄糖苷酸的质量浓度。方法用固相萃取法处理血浆,色谱柱:XTerra MS C18柱(2.1 mm×50 mm,5μm),流动相:95%乙腈-5 mmol·L-1碳酸氢铵,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20℃,用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方式测定样品中药物的质量浓度。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及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血浆样品中,氢吗啡酮-3-葡萄糖苷酸在0.510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定量下限为0.5ng·mL-1。血样日内与日间RSD均<15%,平均回收率>60%,且稳定性均较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特异性强,适用于测定人血浆中氢吗啡酮-3-葡萄糖苷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5.
[摘要]细胞色素氧化酶CYP3A5亚家族是近年来药物代谢研究领域较受关注的热点之一。该酶具有高度的个体间差异,并参与多种临床药物及环境致癌物质的代谢,与移植后免疫抑制药用药效果、精神疾病用药后血药浓度变化、癌症发病易感性相关。对CYP3A5进行基因多态性和表型差异的研究,可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6.
目的研究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自身交叉的试验设计,22例受试者单次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试验制剂(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或参比制剂(辉瑞制药公司)10 mg,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计算两者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氨氯地平血药浓度在0.1~10.0 n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7 8),最低定量浓度为0.1 ng.mL-1,日内及日间RSD<15%;22名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氨氯地平的Cmax分别为(5.14±3.30)和(5.34±3.09)ng.mL-1;tmax分别为(6.73±2.35)和(7.64±4.35)h;t1/2分别为(48.65±10.35)和(47.87±12.67)h;AUC0-∞分别为(301.37±214.33)和(294.82±216.98)ng.h.mL-1;AUC0-tn分别为(242.72±158.44)和(242.97±175.86)ng.h.mL-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F0-∞分别为(111.13±42.01)%和(114.05±46.02)%。结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比较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咀嚼片与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人体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评价二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服用20 m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受试制剂空腹咀嚼30~60 s后直接吞咽,参比制剂空腹用200 mL温开水送服。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结果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6.56±4.12)、(18.30±4.72)μg/L;Tmax分别为(4.42±2.41)、(5.00±2.87)h;t1/2分别为(47.44±7.74)、(48.43±14.56)h;AUC0-tn分别为(819.74±261.18)、(885.38±216.22)μg.h/L;AUC0-∞分别为(939.00±336.16)、(1 016.04±315.32)μg.h/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F0-∞分别为91.92%±15.10%、92.09%±15.52%。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测定人体血浆中特拉唑嗪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HPLC-MS/MS)法. 方法 血浆样品采用叔丁基甲醚进行液相萃取后,进样分析. 采用Inertsil C18色谱柱(2.1 mm×150 mm,3.0 μm),流动相:甲醇-水(2 mmol.L-1醋酸铵)= 90:10,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测定样品浓度. 检测离子为m/z 388.4→m/z 247.4(特拉唑嗪)和m/z 384.2→m/z 231.3(哌唑嗪,内标). 结果 特拉唑嗪血浆样品在0.2~50.0 ng.mL-1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7 3);最低定量浓度为 0.2 ng.mL-1. 日内与日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均<15%,回收率在 98.83%~100.67%,低、中、高绝对回收率分别为75.40%,70.28%,67.39%,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特拉唑嗪在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探讨盐酸千金藤碱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Beagle犬静脉滴注盐酸千金藤碱1.0,3.0和10.0 mg·kg-1后的血药浓度,使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静脉滴注盐酸千金藤碱注射液1.0,3.0和10.0 mg·kg-1后, 血浆平均滞留时间(MRT)依次为8.6±7.0, 14.5±2.5和(18.3±5.8)h;血浆半衰期(T1/2)分别为8.59±7.02, 14.55±2.46和(18.27±5.77)h;平均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25.6±65.4), (262.6±95.1)和(1672.0±400.5)μg·L-1;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n)值分别为389±213, 1377±428和(13666±4330)μg·h·L-1;平均清除率(Cl)分别为4.57±6.20, 2.14±0.66和(0.77±0.28)L·h-1;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27.2±11.4, 44.8±15.8和(19.9±9.7)L·kg-1。结论 千金藤碱在Beagle犬体内代谢过程基本符合三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表现出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比较几种常用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方法,探讨影响pBV220-PTD-tCNTF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因素并得出最优水平组合。方法采用4种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方法即CaCl2法,CaCl2-甘油法,TSSG法和INOUE法,比较4种方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即时和-80℃保存30 d对质粒PBV220-PTD-tCNTF的转化效率;L8(27)正交设计研究Mg2+、INOUE重悬液、PEG、甘油和DMSO对pBV220-PTD-tCNTF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影响;对得出的最佳水平组合进行验证并对转化好的细胞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CaCl2法,CaCl2-甘油法,TSSG法,INOUE法4种方法的转化率分别为:(5.43±0.72)×106、(7.45±0.65)×106、(9.71±1.81)×106、(8.52±1.22)×107;-80℃保存30 d的转化效率为:(6.20±0.31)×104、(6.57±0.97)×106、(9.76±1.31)×106、(1.63±0.019)×106;正交结果 Mg2+(A)、IN-OUE重悬液(B)、PEG(C)、甘油(D)和DMSO(E)各因素的P值分别为0.0357、0.0154、0.0677、0.2503和0.1749;最佳水平组合实施的转化率为(29.63±4.95)×107并经测序确定转入质粒的正确性。结论分析出各因素对pBV220-PTD-tCNTF转化感受态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程度,得出了其最佳水平组合A1B1C1D2E1,并得到了(29.63±4.95)×107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