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急性跟腱断裂的微创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急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目前针对急性跟腱断裂最佳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存在较多争议,其治疗方式主要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时间长,跟腱再断裂率较高,术后功能恢复慢。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存在一系列并发症,而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口的暴露,降低手术损伤范围,缩短手术时间并且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上日益得到重视,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用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肱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采用C臂下闭合复位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前均行X片,手术经肩外侧直形入路显露肱骨大小结节以及结节间沟;自肱骨大结节外上方开口,插入导针,闭合复位后将导针插入远端髓腔,测量并选用合适长度髓内钉,顺行插入髓内钉并锁定远近锁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0分钟,出血75mL。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肱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获得较好复位固定。结论闭合复位用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能够显著可靠固定肱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高低温下大气PM_(2.5)对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s)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大鼠AMs进行原代培养,并在高温(43℃)、低温(31℃)及正常温度(37℃)下分别给予0、25、50、100μg/ml PM_(2.5)染毒,倒置显微镜下观察AMs的形态和数量变化,测定AMs的相对细胞存活率、吞噬功能及培养液中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低温、常温和高温时PM_(2.5)高剂量组的大鼠AMs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7.9%,62.2%和32.3%,AMs的细胞活性和吞噬功能均随着PM_(2.5)剂量的升高而降低,且在低温或高温时明显低于正常温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或高温与PM_(2.5)对AMs炎症因子生成的影响无交互作用,但均可增加PM_(2.5)对AMs中SOD活力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温的抑制作用更强,高、低温时高剂量组大鼠的细胞SOD活力分别为44.54、51.31 U/ml。结论高低温下,大气PM_(2.5)对AMs的毒性作用增强,可能通过降低SOD活力而降低其细胞活性和吞噬功能,且高温的影响强于低温。  相似文献   
94.
95.
96.
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和疗效。方法选取我科199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保痂后期肉芽创面植皮术(保痂组)、切削痂异体皮打洞自体皮嵌入术(嵌入组)和切削痂微粒皮移植术(微粒组)等三种方法治疗的107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保痂组(62.1±8.9)d,嵌入组(51.3±7.6)d,微粒组(52.6±8.2)d。保痂组病程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嵌入组、微粒组创面上皮化快,并发症少,愈合外观较满意,其中微粒组更节省皮源,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并寻求积极有效地覆盖物封闭创面,对减少创面侵袭性感染、减少并发症,加快创面愈合,缩短病程,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治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能手术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大分割3DCRT联合TACE治疗,定期检查,判断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调查患者1、2、3年生存率、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进展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7.0% (9/53)、11.3%(6/53)、73.6% (39/53),对照组分别为2.0%(1/49)、28.6%(14/49)、51.0%( 25/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1.0%(25/49)、28.6%( 14/49)、14.3% (7/49),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观察组分别为71.7%(38/53)、52.8%( 28/53)、39.6%( 21/53)、20个月.观察组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观察组血清AFP阳性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率为9.8%(4/41),与对照组的31.6%( 1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分割3DCRT联合TACE治疗不能手术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ICAD)的特点及二三维高分辨MR成像(3DHR—MRI)在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例临床或其他影像学初步诊断为颅外段ICAD患者,经3DHR.MRI检查明确诊断,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4~9个月,随访其临床表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临床预后评估,并复查3DHR—MRI观察病变血管壁内血肿变化的情况。结果①4例患者均接受3DHR—MRI检查,各序列轴位均可见“双腔征”及强度较均匀、稍高信号半月形壁内血肿;②4例患者临床预后均较好;③4例患者中,3例ICAD后动脉狭窄的患者,复查其血管壁内血肿均明显缩小;甚至完全消失;1例ICAD后真腔内血栓形成致动脉闭塞的患者,复查时闭塞远段部分再通。结论3DHR—MRI能够很好地进行颅外段ICAD的诊断及随访。及时诊治颅外段ICAD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微创小切口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09年4月,采用髋部后外侧小切口对32例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髋部疼痛评估等.结果 切口长度在8~12 cm,平均9.4 cm;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56 min;术中伤口出血量在400~800 ml,平均530 ml;术后引流时间72 h,引流量290~540 ml,平均370 ml;术后开始下地活动时间3~14 d,平均7.6 d;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5分,术后平均94分.结论 应用髋部后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髋部稳定性好、患者对于手术更易接受等优点,该方式只是适用于常规全髋关节(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的初次置换术,不适于特殊髋关节(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