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钙对高脂膳食大鼠体重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高钙膳食和维生素D(VD)对高脂致肥大鼠体重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饲以高脂饲料,B组和C组饲以高脂强化钙饲料.饲养1周后,C组大鼠肌肉注射VD 15 μg/(kg*bw),A、B 2组大鼠同时同部位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连续28 d.结果 B组和C组体重显著低于A组(P<0.01);B组的大鼠附睾、肾周脂肪重量显著低于A组(P<0.05);B组的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提示高钙膳食可能影响大鼠血脂水平,减少脂肪在腹部的沉积,从而起到减轻大鼠体重的作用.未观察到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进而影响脂质的吸收和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手术去势后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4例(C1、C2、D1、D2期分别为2、6、10、6例),做睾丸去势手术后,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氟他胺服用3~6个月,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达到相对稳定水平(0.2~13μg/L)并维持2个月后停药,停药期间定期影像学检查及PSA监测,当PSA水平超过稳态水平2~3倍时进入下一周期氟他胺治疗,以此类推;抑那通在手术去势后18~24个月,当PSA大于稳态水平2~3倍时开始使用,1次/月,3次/疗程,以后每3年1疗程。结果 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7±14.3)月,22例生存,生存率91.7%;3例氟他胺耐药。停药间歇期>9个月,87.5%患者重复用药后仍能有效控制,重复用药后平均治疗时间(5.0±1.1)月。与单纯手术去势或持续内分泌药物治疗比较,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可明显延长肿瘤对雄激素依赖的时间。结论手术去势后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可延缓患者向雄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的进展,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甄君  陈涛  孔梅  李振东  寇丽  刘汉伟  张雷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8):2584-258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40例)与常规对照组(4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SE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1个月后评价患者的Barthel指数(BI).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水平,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疏血通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血通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常规对照组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时2组的B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改善,而疏血通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显著的神经元保护作用,能降低急性脑梗死后的血清NSE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另外给予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舒血宁注射液对其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案,急性脑梗死伴SIRS患者120例,治疗组(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6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59例,空白组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常规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判断病情及3个月Barthel指数(BI)判断预后;并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SIRS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P〈0.05),治疗组NIHSS评分、hCRP、IL-6、TNF-α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个月后B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SIRS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舒血宁注射液对于降低急性脑梗死SIRS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例急性脑梗死并发LDVT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脑梗死并发LD—VT患者中,65岁以上占55%,血清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占65%,红细胞压积升高者占45%。瘫痪侧肢体LDVT发生率为75%,健侧肢体为10%。左侧LDVT占60%,右侧LDVT占25%。脑梗死后1周内LDVT发生率最高(55%)。LDVT发病3d内的4例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LDVT发病3~14d的14例患者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两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VS57%,P〉0.05)。结论高龄、血液粘滞度增高、长期卧床及解剖因素等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LDVT的重要原因。溶栓与抗凝治疗疗效类似,均为治疗LDVT的有效手段。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防治LDVT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介质与应激性溃疡(stree ulcer,SU)的相关性。方法测定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浓度和检测患者的胃液及大便潜血情况,分析彼此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急性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20.0%,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并发SU为37.5%,缺血性脑卒中并发SU为8.8%;②SU组ET,TXB2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并发SU组);观察组6-Ke-To-PGFl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ET,TXB2增高和6-Ke-To-PGFla的降低与应激性溃疡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镍钛-聚髌器在治疗老年人髌骨骨折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人髌骨骨折的特点及应用镍钛-聚髌器治疗老年人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8年8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52 例老年髌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镍钛-聚髌器组(30 例)与非镍钛-聚髌器组(22 例),对比术后石膏固定率与疗效评价优良率.结果镍钛-聚髌器组术后石膏固定率低于非镍钛-聚髌器组,疗效评价优良率高于非镍钛-聚髌器组.结论 a)老年人髌骨骨折的常见类型为粉碎性骨折;b)镍钛-聚髌器应用于老年人髌骨骨折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