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研究外源笥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否能够进入低温保存大鼠肝脏细胞内。方法:采用大鼠肝脏持续低温机器灌流保存模型,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判定[α-^32P]ATP是否进入细胞内。结果:灌流液中不加[α-^32P]ATP的A组光镜照片显示大鼠肝细胞内外均未见特异性标记银粒显影,而灌流液中含37MBq[α-^32P]ATP的B组光镜照片显示大鼠肝细胞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α-^32P]ATP自显影银粒分布,而肝窦及肝小叶中央静脉等血管内则几乎无黑色自显银粒分布。结论:外源性ATP能够进入低温保存大鼠肝细胞内。  相似文献   
12.
笔者用刺络放血治疗急性大面积带状疱疹1例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癌肉瘤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我院收治1例胆囊癌肉瘤患者,研究其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并进行随访,同时对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再结合有关文献,探讨该病的特点.结果:肿瘤侵犯肝脏并侵犯结肠至肌层.病理可见上皮源性肿瘤成分与问叶源性肿瘤成分同时存在且没有移行现象,且该病预后极差.结论:胆囊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需要与肉瘤样癌等并相鉴别,预后与肿瘤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肝脏移植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刘浩刘永锋根据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临床上对肝癌的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对于肿瘤较小的原发性肝癌,可采用手术切除辅以联合放疗及化疗;对于肿瘤较大浸润范围较广的肝癌,如不能做局灶切除,考虑...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监测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脓毒症28例,脓毒症休克30例。监测患者确诊当天BNP、TnT和TnI水平。分析BNP、TnT和TnI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脓毒症组患者TNT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休克组(P<0.01)。死亡患者BNP、TNT及TNI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BNP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794,P<0.01),TNT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527,P<0.05)。结论BNP、TnT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中的变化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A、B组胰腺缺血30 min后,再灌注2,4,6,12,24h.B组再灌注前使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A组仅给与生理盐水.C组仅行假手术.进行大鼠血清中NO水平和淀粉酶活性检测,胰腺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再灌注4 h后,A组iNOS表达于胰腺组织,B组无表达.此时A组NO水平达到高峰,淀粉酶活性开始升高,均高于B组(P<0.01).再灌注6 h后,A组显微镜下观察到胰腺损伤的表现,B组未见.C组无iNOS表达,血清NO水平和淀粉酶活性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NOS表达于胰腺组织,NO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有害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腺苷A2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时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门静脉插管,分别用60 mL 4℃ HTK保存液和含有腺苷A2受体激动剂CGS21680(30 μg/100 mL)HTK保存液灌注大鼠肝脏, 然后切取肝脏4℃ HTK液中保存24h,Krebs-Henseleit缓冲液常温连续再灌注45 min。检测灌注期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氨酸乳酸脱氢酶(GLDH)及门静脉压力(PVP)的变化。灌注结束时检测灌洗液中细胞凋亡、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胆汁分泌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CGS21680组大鼠灌注液中ALT,GLDH 和PVP明显降低(均P<0.01), 胆汁分泌量明显增加 (P<0.01), LPO含量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结论:腺苷A2受体激动剂可减轻离体大鼠肝脏I/R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自由基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ǻ��������ж������ٴ�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脏大神经切断术常用于治疗难以控制的胰源性顽固性疼痛 ,包括晚期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和胰腺囊肿等引起的疼痛。对一些少见的上腹部腹膜后肿瘤引起的顽固性上腹部和腰背痛 ,也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这些疾病引起的疼痛往往呈进行性加重 ,需严重依赖止痛药物 ,甚至止痛药成瘾。  胰腺的神经支配主要有 :(1)交感神经部分 :来自腹腔神经丛及其它神经伴随动脉走行的纤维 ;(2 )胰头丛 :来自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上丛 ;(3)来自左腹腔神经节的纤维分布于胰尾。胰腺的痛觉纤维位于交感神经内 ,经胰头丛、胰支及腹腔神经丛随内脏大神经、内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