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情志和脾胃关系十分密切,情志的概念包括情志的内心体验、伴随的生理变化及其外在表现等三个方面。分析情志内心体验的产生要素及脾胃的作用;情志伴随的生理变化及对脾胃的影响;情志的外在表现包括表情及行为变化与脾胃的关系。脾胃参与情志内在体验及外在表达,情志通过调节气机、脏腑功能、饮食行为来影响脾胃。  相似文献   
82.
化瘀通络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松林 《河南中医》2003,23(7):39-40
Christia于 1932年应用肾病综合征 (NS)这一名称 ,来概括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严重蛋白尿及其相应的一组临床表现。近年来我们运用化瘀通络法治疗肾病综合征 6 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 :①大量蛋白尿 (≥ 3.5g d) ;②低蛋白血症 (血清白蛋白≤ 30g L) ;③明显水肿 ;④高脂血症 ;其中 :①②项必备。肾病综合征确诊后 ,下列 6项高凝指标中 ,如有 3项异常者 ,诊为高凝状态。具体包括 :①血小板计数 (PG) ;②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③红细胞压积 (HCT) ;④血清胆固醇(Tc) ;⑤血清蛋白电泳 ,主要观察α2…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在手术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难易程度的评估方法与参数,作者对1998年3月至2002年7月所做的12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实际手术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五味入五脏"理论在《伤寒论》中的运用。方法:总结《伤寒论》中能够体现"五味入五脏"组方理论的方剂,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张仲景运用"五味入五脏"理论的规律:1)使用厚味药物;2)方剂中厚味药物的剂量较大,或种类较多;3)运用时必须结合临床实际。结论:"五味入五脏"理论作为一种临床配伍用药技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需要正确理解运用。  相似文献   
85.
文章旨在探析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辨治恶寒症经验。恶寒病机复杂,非独外感寒邪及阳虚而能囊括,其病机关键在于卫气不和,卫气不和又有卫气不足及卫气不通之分,阴盛阳衰和气血亏虚可致卫气不足而产生恶寒,外感邪气、痰饮水湿、瘀血内阻、阳郁不达、疮痈初起可致卫气不通而产生恶寒。卫气不足者当温补阳气、益气活血等充卫以散寒,卫气不畅者当辛温解表、宣表化湿、疏利三焦、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解毒消痈等通卫以散寒。  相似文献   
86.
肝胃不和证是指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以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为中医脏腑辨证中常见证候之一,可见于中医临床消化系统各类疾病。对其证候本质进行研究探讨,不但有利于深入研究中医"肝"与"胃"两脏腑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更有利于临床的辨证施治。1抑郁症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相关的发病机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  相似文献   
87.
目的:揭示附子在当代汤剂中的用量规律。方法:以附子为检索词,以汤剂为载体,对现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的经验方进行逐篇检索。采用均数、百分位数和极差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处理,并与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法定的附子剂量及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附子剂量的80%分布在4.520 g之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完全符合率为89.06%,不符合率为10.94%。与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情况相比,在剂量阈、最大值、治疗窗、均数、极差、最常用剂量值、常用剂量范围等指标上,当代都要高于或宽于清代。结论: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后认为,附子在汤剂中的剂量以320 g之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完全符合率为89.06%,不符合率为10.94%。与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情况相比,在剂量阈、最大值、治疗窗、均数、极差、最常用剂量值、常用剂量范围等指标上,当代都要高于或宽于清代。结论: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后认为,附子在汤剂中的剂量以320 g为宜;当代比清代运用附子的剂量要大,范围要宽。  相似文献   
88.
湖北中医药大学始终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和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通过①科学设岗,按需选人;②依托学科,搭建平台;③优先投入,保障条件;④科学规划健全制度;⑤合理考核,完善机制五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伤寒论〉中寒温并用方进行梳理,总结仲景寒温并用方的类型与主治证,明确寒温并用法在〈伤寒论〉中的具体运用规律.〈伤寒论〉根据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组方,结合五味特征,灵活配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于治疗多种病证,体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的特点.探讨寒温并用方运用规律,对于继承和发扬仲景方证理论之精髓,提高辨证论治的能力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统计归肺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归肺经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 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记载的146种归肺经中药为样本,通过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归肺经药物寒性占41.1%,温性占27.4%,平性占23.3%,凉性占6.2%,热性占2.0%.这与肺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符的.五味中以苦、甘味最多,辛味次之,涩味位居第三,成、酸味位居第四,淡味位居第五.归肺经中药以沉降性质的占药物总数的50.0%,升浮性质的占药物总数的45.2%.这与肺气本身同时具有宣发、肃降气机升降形式相一致.归肺经中药的毒性明显,占该经药物总数的10.3%.结论 归肺经中药以苦寒、甘温为主,辛平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