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对《伤寒论》柴胡类方辨治癌性发热进行探析。癌性发热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积极治疗癌性发热,对于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析癌性发热的特点、中医病因病机及《伤寒论》柴胡类方治疗癌性发热的中医理论依据。结果:柴胡、黄芩药对是柴胡类方的核心药物,在柴胡类方中起和解少阳的主导作用,柴胡类方具有和解少阳、宣达枢机、调畅气血等功效。结论:应用柴胡类方辨治癌性发热具有较好的疗效,《伤寒论》柴胡类方在癌性发热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报告以小牛胸腺提取物(ENA),并用被动血凝法和对流免疫电泳法,测定5家医院785例患者,分析150例抗体阳性患者的结果.抗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中阳性率最高,为100%.该抗体也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CTD),偶见于非CTD,但血清效价低.高效价的抗RNP抗体有助丁MCTD的诊断,可作为该病的血清学标记.抗RNP抗体同某些临床表现相伴,可能同其发病机理有关.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MCTD为一个独立疾病,其具有一组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免疫学异常. Sharp(1983)提出的MCTD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理肠四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细胞因子TNF-αmRNA的表达的影响,比较四方疗效大小,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将98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按雌雄随机分7组,分别为乌梅丸组、白头翁汤组、参苓白术散组、痛泻要方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观察治疗后大鼠结肠黏膜TNF-omRNA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造模后细胞因子TNF-αmRNA的表达升高(模型组与正常组平均吸光度比较P<0.01,t=4.128 vs正常组),理肠四方各治疗组、SASP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q=12.37vs乌梅丸组,q=9.52 vs白头翁汤组,q=8.79vs参苓白术散组,q=8.54 vs痛泻要方组,q=8.92 vsSASP组),但除乌梅丸外,理肠四方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经两两比较后,乌梅丸疗效最好,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与SASP组疗效相当.表明理肠四方可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从而使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长时间以来,<伤寒论>的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脱离临床,离不开"以经解经"、"以文释文"的教学模式,有关的实验研究也只是在研究生毕业课题中进行.教师越教越难教,学生越学越没兴趣,结果是这门课的课时在不断减少,有的学校已由必修课变为选修课.  相似文献   
105.
正梅国强教授是第三届国医大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为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知名伤寒大家。其治学严谨,临证擅长活用经方诊疗各种疑难杂症,并拓展经方使用范围。近年来,肿瘤发病日渐增多,笔者有幸侍诊于梅师之侧,深切感悟到其运用经方治疗肿瘤之妙,现精选其治疗肿瘤病数案以共赏之。1小陷胸汤加味治疗肺癌患者龚某,男,66岁,2016年3月9日初诊,门  相似文献   
106.
昔康(Oxicam)类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的现状和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7.
青霉素G过敏试验阴性者用氨苄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德明  刘松林 《中原医刊》1996,23(10):47-47
青霉素G过敏试验阴性者用氨苄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高德明,刘松林赵某,男,67岁。因右小腿红肿,疼痛1周,伴发热3天,于1995年4月19日来院。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8.5℃,右小腿外侧部皮肤明显红肿,压痛,范围较广。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约1.5c...  相似文献   
108.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102例,并与消心痛治疗90例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在疗程15d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疗程30d、45d、60d时,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在疗程45d时与疗程15d时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自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心肌耗氧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明显降低(均P<0.05),其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均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且治疗组未见任何明显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9.
中医古代文献无抑郁症这一病名,但与抑郁症临床表现相类似的记载散见于"郁证"、"百合病"、"脏躁"等病中。基于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文献统计分析,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病因为情志失调,抑郁症的主要病理基础为肝失疏泄、思伤脾,抑郁症的中医临床证型主要为肝郁气滞证和肝郁脾虚证。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著作中《伤寒论》参考版本、研究方法、外感热病、对经方本草理论、六经方证理论及脉学贡献等相关内容的疏理,探讨李时珍伤寒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