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4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162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265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1104篇
预防医学   531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561篇
  11篇
中国医学   567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黄连-乌梅药对与消癌解毒方水煎液中部分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并比较药对与全方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Extend-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35 ℃,进样量2 μL;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离子化(ESI),以正离子模式检测,开展方法学验证和含量测定研究。按照给药不同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全方高浓度组、全方低浓度组、药对高浓度组和药对低浓度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每组分别收集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木兰花碱与非洲防己碱在黄连、药对以及全方中的含量分别为:(4.433±0.133)(8.905±0.154) mg/g,(3.545±0.033)(9.170±0.051) mg/g,(5.287±0.038)(13.861±0.690) mg/g。全方组和药对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s的丰度均高于正常组,而全方组和药对组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均低于正常组。药对高浓度组中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高于其他组。结论 液质联用方法和相关参数简便、可靠,可用于有关成分的含量检测。与单味药中含量相比,经过药对配伍后,非洲防己碱含量增加,而木兰花碱含量则略有降低;经过全方配伍后,2种成分的含量均增加。此外,肠道菌群实验表明无论是药对还是全方在给药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肠道菌群内部占比改变,其可能对调节肠道系统平衡,具有一定帮助作用,从而为进一步阐释黄连-乌梅在消癌解毒方中配伍机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ETO+ AML)患者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gal-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法检测53例AML1/ETO+ 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gal-3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gal-3蛋白水平,分析gal-3 mRNA表达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①gal-3 mRNA及蛋白在初诊AML1/ETO+ AML患者中呈高表达( P<0.001),初诊患者gal-3 mRNA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32, P<0.001),疾病完全缓解期外周血gal-3蛋白表达量下降( P<0.001);②初诊时gal-3 mRNA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白细胞数量越低( P=0.014),CD34表达和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比例越高( P=0.001, P=0.026);③gal-3 mRN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诱导期死亡(即早期死亡)率上无明显差异( P>0.05),但两组患者在复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9);④gal-3 mRNA高表达组患者中位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均较低表达组缩短( P=0.007, P=0.015),累积复发率增高( P=0.045),但累积死亡率无明显差异( 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提示gal-3 mRNA是影响AML1/ETO+ AML患者OS及DFS的独立指标。结论 骨髓gal-3 mRNA有可能成为AML1/ETO+ AML患者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3.
樊迪  刘晓芬  李云  张野 《安徽医学》2019,40(8):852-857
目的评价以不同阈值脉压差变异率(PPV)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胸腔镜肺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实质切除患者1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血流动力学管理组(C组) 57例、低PPV组(G_1组) 57例及高PPV组(G_2组) 57例。C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尿量指导输液; G_1组以低PPV(3%≤PPV≤6%)为目标指导输液; G_2组以高PPV(10%≤PPV≤13%)为目标指导输液。比较3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液体出入量、术后1周肺部并发症(PPCs)、术后肺功能、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3组患者HR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及分组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及分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G_1组、G_2组术中各时间点MAP值较C组更稳定。3组患者的乳酸值(Lac)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及分组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G_1组术中各时间点Lac值更稳定,优于C组、G_2组。3组患者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及分组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及分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G_1组、G_2组术中各时间点PaO_2/FiO_2值更稳定,优于C组。3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在不同时间点有随分组变化的趋势,分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G_1组、G_2组术中各时间点PaCO_2更稳定,优于C组。C组、G_1组、G_2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分别为35. 09%、14. 04%和28. 07%,3组患者PPCs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855,P=0. 032)。C组、G_1组、G_2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4. 56±5. 52) d、(11. 42±3. 83) d、(12. 91±3. 77) d,G_1组患者住院时间与C组、G_2组患者相比明显缩短(P<0. 05)。结论胸腔镜下肺切除术中运用GDFT时,以低PPV为目标的液体输注方案为好,能够改善氧合,降低PPCs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4.
85.
刘晓 《家庭医生》2012,(11):40-41
传说公元850年的某一天,埃及牧羊人Khaldi发现他的羊没回家,后来,他发现它们围在一棵红莓果树周围跳着舞,当他跟着尝了一些红莓果后,发现自己也不由自主地跳起舞来了。Khaldi将这件事告诉了僧侣,后来,僧侣用这些红莓果做成果汁,咖啡因此诞生。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老年人自杀死亡事件的特征。方法以山东省某地级市为样本,对2010~2013年824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事件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该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率是该市全人群的3倍多,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现象尤其严峻,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春夏季是自杀死亡的高发时节,悬吊和杀虫剂是采用最多的方式。结论老年人自杀问题,尤其是农村老年人亟待关注,建议发挥政府、基层卫生机构和社区的作用,加强对老年人自杀的干预。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比较双语教学课程《儿科学》儿童保健内容采用不同教材的教学效果,以期选择最佳教学组织方式。方法在双语教学的同一年级两个班平行讲述《儿童生长发育》。实验组以《尼尔逊儿科学》为教材,采用归纳法组织授课内容(n=108);对照组以《儿科学》为教材,采用演绎法授课方式(n=138)。以1周后各知识点随堂考试的成绩为指标,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儿童生长"知识点的得分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35,P=0.001);实验组"儿童发育"知识点的得分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6,P=0.377)。对照组总分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儿科学》教材班级的教学效果更好,其本质是短课时教学采用演绎法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胸膜切除术联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Ⅳa期胸腺肿瘤的效果及手术配合,以期改善局部晚期胸腺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上海胸科医院行胸膜切除术联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的11例胸膜转移Ⅳa期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1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无院内死亡。1例患者术中因灌注侧肺不能很好萎陷而取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10例完成胸腔温热灌注化疗的患者灌注前后鼻咽温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但外周血白细胞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CT,10例行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患者均没有出现胸膜局部复发病灶,仅有1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应用胸膜切除联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胸膜转移的Ⅳa胸腺肿瘤安全有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精准的温度管理及无菌无瘤技术的执行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2020年12月1日因"心悸、胸闷2周"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20余年,平素口服硝苯地平治疗,血压控制可,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2020年7月23日曾因腹痛就诊于其他医院,腹部CT示:肝后叶占位伴出血;7月27日病理诊断:肝细胞性肝癌Ⅱ~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干细胞石蜡1(hepatocyteparaffin1, Hep Par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