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4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162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265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1104篇
预防医学   531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561篇
  11篇
中国医学   567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刘雪  刘晓娟  张琳  刘树理  崔秀卿  张玉风   《四川医学》2023,44(3):267-27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重组蛋白信号4D(sSema4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左心室肥大(LV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LVH组70例和非LVH组65例,另外选取同期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对照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受试者基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sSema4D、IGF-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非LVH组和LVH组血清sSema4D、IGF-1水平升高(均P<0.05);且LVH组血清sSema4D、IGF-1水平高于非LVH组(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质指数(P=0.017)、收缩压(P=0.003)、血清sSema4D水平(P<0.001)、血清IGF-1水平(P<0.001)升高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Sema4D、IGF-1水平与LVM、LVMI均呈正相关(P<0.05)。此外在LVH组患者中,血清sSe...  相似文献   
42.
闫盼  刘晓妍  张腾  王姝琪  王晟东  宋明芬 《浙江医学》2023,45(15):1631-1634,1646
目的探讨血浆miR-137表达水平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SZ)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SZ患者78例,均予奥氮平单药治疗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临床疗效,qRT-PCR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miR-137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治疗4周后血浆miR-137表达水平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浆miR-137表达水平对奥氮平治疗SZ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78例SZ患者奥氮平治疗后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奥氮平治疗无效(PANSS减分率<50%)30例,有效(PANSS减分率≥50%)48例。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浆miR-137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iR-13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治疗4周后血浆miR-137表达水平下降差值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的减分值均呈正相关(r=0.495、0.493、0.373,均P<0.05)。血浆miR-137表达水平下降差值预测奥氮平治疗SZ疗效的AUC为0.875(95%CI:0.801~0.949),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933,截断值为0.332。结论血浆miR-137表达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奥氮平治疗SZ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3.
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水平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人体内超氧自由基(O·)的天然清除剂,实验证明,它对防止脂质过氧化、治疗冠心病、再灌流损伤(器育移植等)、关节炎及自家免疫等疾病有明显的疗效,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活性多肽药物,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开展SOD的基因工程研究进而生产大量廉价的SOD产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工作用化学法全合成了人铜锌SOD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44.
利用突变修饰后消除转化活性并保留抗原性的中国山东地方株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l6)E6E7融合基因(fmE6E7),研制治疗HPVl6相关疾病的DNA疫苗。用PCR扩增fmE6E7基因后,插人真核表达质粒获得pVRl012-fmE6E7,瞬时转染Cos-7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证实其表达后,在C57BL/6小鼠后腿肌肉进行裸DNA免疫,5lCr释放法体外分析免疫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鼠血清中E7特异性抗体。研究表明修饰后的中国地方株E6E7融合基因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抗体反应和CTL反应,与单独野生型E7基因免疫相比,E6E7融和基因可更好的活化CTT反应。表明修饰后消除转化活性的中国地方株E6E7融合基因可作为HPVl6治疗性DNA疫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45.
UU和HCMV感染及细胞因子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目的是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检测 2 1份输卵管妊娠患者宫颈分泌物及输卵管液中解脲支原体 (UU)及巨细胞病毒 (HCMV) ,用ELISA法检测输卵管液中IL - 6、IL - 8,研究UU、HCMV感染和细胞因子变化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结果显示 :输卵管妊娠组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液中UU、HCMV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输卵管妊娠组宫颈分泌物与输卵管液中UU、HCMV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输卵管妊娠组输卵管液中IL- 6、IL - 8较正常妊娠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输卵管妊娠与UU、HCMV感染和细胞因子变化有密切关系 ,与生殖道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6.
在生理情况下,超氧化物自由基O_2~T浓度很低,是由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维持在一定水平,冠心病主要特征是心肌缺血,缺血而引起缺氧和由此出现一系列病理状态,为了探讨在此种情况下SOD活力的变化,我们对正在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血液中SOD活力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检测及时性。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收集潍坊市2014—2018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史、检测史、首次CD4+T淋巴细胞等相关信息。采用Excel 2007和SAS 9.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4—2018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1 015例,完成调查1 013例,近5年HIV检测及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1,P=0.710)。456例HIV感染后1年内确证,525例感染后超过1年确证,32例感染时间无法判断,HIV检测及时率为46.48%(456/981)。HIV检测不及时的病例中以女性(65.57%)、高年龄组(75.00%)、低文化程度(67.81%)、医疗机构检测(63.46%)、异性性行为(60.00%)和注射毒品传播(65.08%)为主;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病例HIV检测不及时的风险是男性的1.557倍,30~、40~、50~和≥60岁年龄段检测不及时风险分别是<20岁年龄段的2.409、3.351、3.384和6.881倍,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HIV检测不及时的风险是大专及以上的2.943倍, 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和羁押人员病例HIV检测不及时的风险分别是无偿献血的 2.608和2.296倍。 结论 2014—2018年潍坊市仍有大量新报告HIV/AIDS病例HIV检测不及时,应继续扩大检测覆盖面,推动病例的及早发现。  相似文献   
48.
目的:获得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高质量叶绿体基因组信息,明确其结构、序列特征,同时确定对叶百部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和PacBio RSⅡ平台对对叶百部分别进行建库测序,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将2个测序平台的数据进行混合组装和碱基校正,最终获得高质量叶绿体基因组,随后对其序列特征、重复序列、基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对叶百部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4 379 bp,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为典型环状四段式,1对27 074 bp的反向重复区(IR),1个大小为17 924 bp的小单拷贝区(SSC)和1个82 307 bp的大单拷贝区(LSC),平均鸟嘌呤和肥嘧啶所占的比率(GC)含量为37.86%;共注释得到121个基因,包括30个tRNA基因,4个rRNA基因和87蛋白编码基因,其中6个tRNA基因和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存在内含子;对叶百部叶绿体基因组中共发现49个长重复序列和59个单核苷酸简单重复序列(SSR);4个百部属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表明ycf1和ndhF基因具有高度多样性;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对...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初步了解唐山市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8—2019年唐山市学龄儿童体检筛查出的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依年龄分组描述NAFLD患病率,比较NAFLD组与非NAFLD组代谢综合征(MetS)、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转氨酶、尿酸(UA)、糖脂代谢等指标,分析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唐山市肥胖儿童NAFLD患病率为34.62%,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P=1.000),NAFLD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r=0.425,P<0.001);2)7~9岁NAFLD组脂代谢紊乱患病率、10~14岁NAFLD脂代谢紊乱、高血压、MetS患病率高于非NAF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59、10.994、5.543、4.524,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增长(OR=3.91)、高尿酸血症(OR=2.09)、BMI增加(OR=1.07)、ALT升高(OR=1.04)(P<0.05)。结论 唐山市肥胖儿童总体NAFLD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肥胖儿童NAFLD与年龄、高尿酸血症、BMI、ALT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中药制剂双黄连粉针剂(双黄连)对反复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大鼠肺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影响,给大鼠于24周内反复9次经超声雾化吸入肺炎支原体以复制其慢性肺部感染模型,并应用双黄连腹腔注射进行治疗干预;随后用PDGF-BB单克隆抗体按S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图像分析。结果(1)感染组动物(n=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PCR检测均为阳性,而对照组(n=4)和感染加双黄连治疗组(n=4)均为阴性(均为P<0.05);三组动物的支气管和肺组织常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感染组动物透射电镜检查见肺泡间隔增宽,其中有较多胶原纤维堆积,其余两组则未见明显异常。(2)感染组动物肺间质结缔组织中以及小气道和小血管的壁上可见较强的细颗粒状或细丝网状棕黄色PDGF-BB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产物,其积分光密度为23.26±3.87(n=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者(1.52±0.61,n=4,P<0.05)和感染加双黄连治疗组者(3.49±0.63,n=4,P<0.05)。提示双黄连可抑制反复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大鼠肺组织中PDGF-BB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对于防止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所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