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目的总结经股静脉置人中心静脉二腔导管的护理要点。方法58例腹部手术患儿术中经股静脉置入美国Arrow中心静脉二腔导管,术后做好导管的维护。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置管成功,操作时间15~20rain,术后患儿导管平均留置时间8d。发生导管移位2例,脱出2例,穿刺部位皮肤发红3例,穿刺点感染2例,导管单腔阻塞3例。结论在中心静脉二腔导管的应用中,切实做好标识导管、妥善固定、正确冲管和封管、防范并发症以及做好家属的宣教等工作,可有效提高导管的留置效能,为长期输液及静脉高营养的腹部手术患儿提供了一条安全、高质量的输液途径,使腹部手术后患儿的药物应用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金属夹在小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 对2004年6月~2012年6月应用消化内镜金属夹诊治的26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应用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 260例患儿在内镜下共置放消化内镜金属夹918枚,平均每个患儿3.5枚,诊治消化道出血25例,诊治胃肠道息肉201例,利用内镜辅助进行大肠组织活检,诊断先天性巨结肠34例.在应用诊治过程中,未出现胃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由于经验不足,早期治疗病例中有4例息肉病例,出现术后金属夹过早脱落(术后3d内),导致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2%.结论 内镜下采用金属夹诊治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息肉、先天性巨结肠等小儿外科疾病,在护士的配合下,疗效显著,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循证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护理实践提供规范的思维方式,有效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实践,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充分利用医疗保健资源,改进护理质量。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行肠造口术的80例患儿作为资料,以随机按造瘘时间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其中观察组的40例患儿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常规组40例患儿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采用造口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造口知识掌握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52.25%,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30%低于对照组72.5%,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对于儿童肠造口术后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不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胃肠道瘘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胃及软组织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肠道瘘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4例接受再次手术行腹腔引流,11例经原引流管引流或在B超、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以及禁食、胃肠减压、空肠置管肠内营养等治疗后治愈,无患者死亡。再次手术组与未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胃肠道瘘确诊后住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天数、发热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出现胃肠道瘘后及时诊断、充分有效地引流是治愈的关键,如果指征把握恰当,穿刺置管引流等非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以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5.
正先天性食管狭窄(congenitalstenosisoftheesophagus,CES)为先天性食管结构异常造成的内在狭窄。临床十分少见,容易与感染(特别是胃食管返流)造成的食管狭窄混淆。新生儿发生率为1/50 000~1/25 000,日本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国家,其原因不明~([1])。先天性食管狭窄术后合并食管心包瘘的病例更为罕见,我科2017年1月收治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胃造瘘术后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放化疗不良反应及治疗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及回顾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住院行辅助放化疗的40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的资料包括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前后体质量的改变、同步放化疗期间体质量、营养状态评估(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价量表)、血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的动态变化、放化疗不良反应及营养干预措施。记录患者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的完成情况。结果手术前至放疗开始前(T1~2)患者中位体质量下降百分比为10.0%,明显超过放化疗期间体质量下降百分比(4.3%,P〈0.05)。放化疗期间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0%(38/40),放疗期间(T3)体质量下降大于5%者出现Ⅱ°以上消化道不良反应者的比例[91.3%(21/23)比76.5%(13/17),P〈0.01]和出现3种以上消化道症状者的比例[82.4%(14/17)比39.1%(9/23),P〈0.05]均明显高于T3期间体质量下降小于或等于5%者。有14例(35.0%)患者未完成计划同步化疗,影响同步放化疗耐受性的因素有:手术前后(T1)体质量下降大于7%、T1~T2期间体质量下降大于10%、放疗前存在营养不良及放化疗期间需要营养支持(均P〈0.05)。1例(2.5%)患者失访,余下39例患者中9例(23.1%)中断了辅助化疗,影响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因素有:T3期间体质量下降大于5%和T3期间需要营养支持及放疗结束时NRS2002评分大于或等于5(均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在放疗前出现的明显营养不良会加剧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从而降低放化疗耐受性。放化疗期间的营养水平下降可能会影响辅助化疗依从性。对胃痛术后患者实行早期、持续的营养干预.是胃癌综合治疗的萤要绢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7.
甲亢的术前准备及并发症的预防:附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嘉林  刘晓文 《广东医学》1996,17(2):98-100
  相似文献   
108.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致病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院内感染监测(NNIS)报告指出:从l 990-01~1996-03铜绿假单胞菌在所有院内感染致病菌中排第5位,在革兰阴性菌中排第2位[1].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提高1-3年低年资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水平的培训的方法。方法:对65名低年资儿科护士进行为期半年的静脉穿刺强化培训,护士长在排班上增加其静脉穿刺机会;在安排院内静脉治疗小组成员担任带教老师的基础上,制订每人每月静脉穿刺例数的任务目标,测算一针见血合格率;个人每月分析一次静脉穿刺体会,不定期组织静脉穿刺经验交流会并组织到门诊输液室观摩、参观和学习,以感受那里护理氛围。结果:100%低年资护士认为培训有必要,培训中途至结束后所有的护士认为静脉穿刺水平有提高,满意度调查表中对护士穿刺水平的投诉明显减少。结论:强化低年资儿科护士静脉穿刺培训,是儿童专科医院护理管理的必然趋势;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水平的提高,既减轻了患儿痛苦,减少了护患纠纷,更激发了她们的工作热情,和谐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0.
老年腹股沟疝的特点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晓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6):1828-1829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传统修补和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率的不同及其原因。方法:对125例采用补片无张力修补法和35例采用传统方法修补(Bassini、Souldice等)的手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采取传统方法修补手术后复发率为11.43%(4/35),补片法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复发率为1.6%(2/1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法可以降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后的复发率,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