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61.
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转运性便秘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维  刘志顺  王德文 《新中医》2004,36(12):36-37
目的:观察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转运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结肠慢转运性便秘患者采用深刺天枢穴治疗。并以便秘评分系统量表、结肠转运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症状评分疗效基本痊愈9例,有效5例,无效1倒。结肠转运时间疗效基本痊愈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肠转运时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转运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2.
深刺天枢治疗老年性便秘近期观察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评价深刺天枢治疗老年性便秘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盲患者)安慰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照观察深刺天枢和常规深度针刺天枢治疗老年性便秘的近期疗效,并初步评价深刺天枢的安全性。结果:深刺组总有效率100.0%,近期治愈率57.7%;常规针刺组分别是38.0%及0,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而且深刺天枢穴是安全的。结论:深刺天枢是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3.
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神经源性二便失禁3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涛  刘志顺  刘元石 《新中医》2001,33(12):43-43
目的观察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不同病因神经源性二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次髎、会阳穴(均为双侧),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结果大便失禁治愈率76.7%,有效率6.7%;小便失禁治愈率46.7%,有效率23.3%.治疗5次有效率大便失禁50.0%,小便失禁16.7%.结论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脑及脊髓损伤所致二便失禁均具有简便易行,起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且对大便失禁的疗效优于小便失禁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164.
电针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舍尼停配合膀胱训练治疗。观察24h尿垫测重、尿失禁频次等级、尿失禁程度的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24h尿垫重量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尿失禁频次等级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失禁频次等级得分之差3的病例数为11例,对照组为0例,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在减少尿失禁次数方面,治疗组疗效显著。治疗后2组的尿失禁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2周、4周和治疗后随访半年,治疗组尿失禁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可显著减少患者的尿失禁量和失禁次数,改善相关症状,其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5.
天枢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穴位之一,据报道深刺的疗效优于浅刺。在全面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解剖学角度提出了天枢深刺的定义,对深刺天枢的安全性进行了总结,提出深刺天枢的操作规范,并从针刺深度、针具直径、操作手法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深刺安全性的因素。该研究方法及深刺天枢的操作规范对腹部穴位深刺安全性研究及临床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6.
目的:研究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下丘脑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随机分成ld、3d、7d3个时间点,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TGF-β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下丘脑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电针经穴组可明显提高下丘脑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与电针非经穴组和模型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下丘脑TGF-β1 mRNA表达的调节具有相对特异性,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经穴提高下丘脑TGF-β1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7.
目的观察正常人在电针穴组人迎和廉泉后的静息状态下及电针对照穴组条口和地机后的静息状态下,脑部激活区的差异.从而探讨不同穴位电针激活的脑功能区变化,研究不同穴位功能实现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招募1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运用功能磁共振,分别在电针人迎和廉泉后或电针条口和地机穴后进行静息态的扫描,3天后再选取另一组穴位进行相同模式的扫描。运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采用双样本t检验,获得穴组与对照穴组电针后静息状态的差异脑功能激活区。结果电针人迎与廉泉穴后进行的静息态的扫描与电针条口与地机后进行的静息态扫描相比,在左侧后扣带回、右侧中央后回、小脑存在特异的激活脑区。电针条口与地机穴后进行的静息态的扫描与电针人迎与廉泉后进行的静息态扫描相比,在右侧中央前回、额中回、额下回、后扣带回存在特异的激活脑区。结论穴位功能的实现是和它所能激活的脑区相联系的。电针人迎和廉泉穴能够改善吞咽功能是与电针能激活与吞咽相关。或与提高整合能力相关的脑区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8.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针灸学科特点,制定<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初级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及相应量表.通过反复专家咨询和论证,最后形成评价标准:①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②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③病例叙述性研究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9.
浅谈中医药PRO量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医药PRO量表的研制方法.[方法]借鉴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PRO量表的研制经验,从概念操作化、域体系的建立、量表条目的确定及条目的表达方式上探讨中医药PRO量表的研制特色.[结果]中医药PRO量表的研制一方面应当借鉴国外的通用研究模式和经验,另一方面应当立足中医药体系,研制出适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PRO量表.[结论]研究适合中医药特色的PRO量表对于构建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0.
深刺天枢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深刺天枢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针刺深浅与功能性便秘针刺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RCT研究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例患者按2:1:1的比例随机纳入深刺组、西药组和浅刺组,分别给予深刺双侧天枢、乳果糖西药治疗和浅刺双侧天枢治疗,比较3种方法干预后的大便次数、便秘评分的改善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主要结局指标:在改善每周大便次数上,深刺组大便次数平均增加2.32次,西药组增加2.05次,浅刺组增加1.76次(均为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每周大便次数〉4次的实际病例数,深刺组增加了63.2%,西药组增加52.6%,浅刺组增加47.6%(均为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评价(便秘评分量表):与基线相比,深刺组评分减少(6.34&#177;3.15)分,改善率46.61%(P〈0.01),西药组和浅刺组分别是(2.74&#177;2.10)分和(3.29&#177;2.39)分(22.37%和24.09%,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3组间比较P〈0.05,深刺组改善便秘相关症状明疗效显优于西药组和浅刺对照组。结论深刺天枢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可媲美乳果糖口服液;而且改善便秘相关症状疗效优于乳果糖;针刺天枢治疗便秘的疗效可能与针刺深浅有关,深刺优于浅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