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温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组 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就诊前口服卡马西平或类似制剂,每天 3次治疗,多数疗效不满意。其中男 14例,女 16例,平均年龄 63. 4±12. 9岁,平均病程 32. 8±32. 1个月;Ⅰ、Ⅱ、Ⅲ支痛 6例,Ⅱ、Ⅲ支痛 13例,Ⅰ、Ⅱ支痛 2例,Ⅰ支痛 3例,Ⅱ支痛 4例,Ⅲ支痛 2例。取穴:下关、颧髎、阿是穴。下关、颧髎温针灸,阿是穴多针浅刺,针灸1次 /天,连续 5次,休息 2天,续下一疗程。结果: 30例患者显效 14例(疼痛较疗前减轻 80%以上),有效11例(疼痛较疗前减轻 30% ~79% ),无效 5例(疼痛较疗前减轻不足 30% ),总有效率 83. 3%;最…  相似文献   
142.
143.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之我见刘志顺李以松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中风是3大致死疾病之一,又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据统计约有70%的存活者遗留偏瘫,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已有大量报道,但由于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不恰当,加上很少...  相似文献   
144.
电针治疗老年急迫性尿失禁临床观察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急迫性尿失禁多见于神经源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疾呆、脑肿瘤、脊髓外伤、退行性病变等。尿失禁给老年人的生活、社交都会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国内外流行性病学调查表明,20%~30%老年人患有尿失禁,经尿流动力学证实急迫性尿失禁占51%...  相似文献   
145.
背景:电视荧光放射录相术(video flurography,VFG)可以了解吞咽过程中不同时相的通过时间,有无钡剂残留和误吸,从而了解吞咽障碍的特点,对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国外早已普遍应用。目的:探讨VFG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评估的价值。设计:非随机、标准对照、开放实验,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同时向社会招募健康中老年人20例。干预:以上两组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放射科王德文医师行VFG检查。主要观察指标:分别记录两组受试者吞咽稀钡及半胶钡(含钡面糊)过程中的口通过时间和咽通过时间,并评价口、咽功能,记录有无舌肌运动减弱,钡剂残留梨状隐窝、会厌骼,是否误吸人气管。结果:①吞咽障碍组各吞咽时间相通过时间均较健康中老年组延长。②会厌羚钡剂残留在患者中发生率最高,梨状隐窝钡剂残留发生率较高。③脑干病变组各病理征象发生率均高于大脑半球病变组。经统计学处理,脑干病变组与大脑半球病变组误吸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VFG可以对吞咽全过程特别咽时相的病理征象进行更详细的观察,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检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6.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约为45%,为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及避免因误咽所致的吸入性肺炎,一般处理均为下胃管鼻饲,部分患者则需终身鼻饲。胃管鼻饲客观上阻碍了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而且还给病人的身心造成较大的痛苦。目前已有较多针灸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  相似文献   
147.
目的:观察电针调理髓海治疗多系统萎缩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上印堂、风府、百会、太阳、神庭、头维。每天针灸1次,每周治疗5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论:电针调理髓海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计算机和人工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对所有符合标准的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所有试验结果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针灸疗法在缓解疼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但纳入的研究均为低质量文献。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可能有效,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影响了论证强度,尚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结论。  相似文献   
149.
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神经源性二便失禁3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涛  刘志顺  刘元石 《新中医》2001,33(12):43-43
目的观察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不同病因神经源性二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次髎、会阳穴(均为双侧),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结果大便失禁治愈率76.7%,有效率6.7%;小便失禁治愈率46.7%,有效率23.3%.治疗5次有效率大便失禁50.0%,小便失禁16.7%.结论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脑及脊髓损伤所致二便失禁均具有简便易行,起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且对大便失禁的疗效优于小便失禁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150.
电针调理髓海法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6例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经治疗4星期后,分别对Berg平衡量表、目测类比评分、静动态平衡试验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96%,对照组65.2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疗后Berg量表积分、睁眼双足站立时间和闭眼双足站立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疗法是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