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风吞咽困难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吞咽困难是中风患者的常见症状 ,多见于球麻痹及假性球麻痹。本症的中医病机在于痰浊、瘀血互结 ,上扰髓海 ,髓海为元神之府 ,元神受扰可致吞咽失常、言语蹇涩等症。治则为调理髓海 ,疏通脑经。取穴 :风池、哑门、百劳、廉泉、人迎为主穴。有舌肌运动受限甚至萎缩者 ,加金津、玉液、聚泉 ;吞咽不能者加咽后壁放血 ;有面瘫者加地仓、颊车、迎香、下关。操作方法 :风池、哑门、百劳、廉泉均取 2 8号50~ 65mm毫针 ,先刺双侧风池穴 ,向鼻尖方向刺入2 5mm ,行提插捻转泻法 1分钟 ;哑门向舌根方向刺入 2 5mm ,平补平泻 ,令针下有酸胀及沉重…  相似文献   
102.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针刺、电针和血管性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痴呆等为主题词,检索Cochrane痴呆组、临床试验资料库、Cochrane补充医学资料库、Cochrane图书馆中心数据库、MEDLINE、EMBASE等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手工检索20种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鉴定的相关文章、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结果:5个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均为较高质量研究,纳入例数共308例,整体功能汇总OR 5.64(95%CI 2.87 to 11.09),HDS评分汇总OR 6.07(95%CI 3.76 to 8.38).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研究显示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对改善整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有效,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使证据强度更高.对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其他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3.
<正>研究显示,1779岁的女性尿失禁发病率为9%79岁的女性尿失禁发病率为9%72%,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1]。全球女性尿失禁的中位患病率为27.6%(4.8%72%,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1]。全球女性尿失禁的中位患病率为27.6%(4.8%58.4%),其中有50%的女性遭受着SUI的烦恼[2]。但是大多数女性因为难以启齿不愿意去医院接受治疗。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年龄和生育关系的正常现象。据统计,只有四分之一的女性选择治疗。SUI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由于尴尬和恼怒产生的心理压力影响了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  相似文献   
104.
吊式紫外线监测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室内消毒广泛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然而在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监测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用手举紫外线监测指示卡(仪)进行监测,来回恍动,距离经常掌握不准影响监测效果。二是先量好距离,然后用物品垫高,增加了监测人员的劳动。三是紫外线的射线超过一定剂量对人体有害,而往往有很多监测过程,监测人员都是一直在紫外线照射下工作。为此我们自己动手,试验研制了吊式紫外线监测架。制做取9号铁丝,长116cm,在距上端15cm处开始将上端弯成270°大半圆形钩。在距下端6cm处弯成90°直角钩,在直角钩中部焊上一个长宽10  相似文献   
105.
针灸辨证治疗疑难病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辨证治疗疑难病三则100053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刘志顺重症肌无力(延髓型):陈XX,男,40岁。患者缘于三年前因大汗后着凉而出现周身乏力,渐发展至双上眼睑闭合无力,言语蹇涩,吞咽困难,晨轻夜重,曾到北医大附属人民医院神经科诊治,确诊为重症肌...  相似文献   
106.
针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诊疗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verse,DOR)以针灸结合药物为主,本文仅分析总结针灸的诊疗特点。针灸治疗DOR主要以辨证选穴为主,肾虚是主要证型。体穴常用任脉关元、足太阴脾经三阴交、足太阳膀胱经肾俞,耳穴以内分泌、卵巢、子宫多见。治疗频次、疗程随干预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针药结合治疗期间可改善月经经期、经量及伴随症状,降低血清卵泡促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提高血清雌二醇(E2)水平,增加窦状卵泡数量,提高妊娠率,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阳痿的诊疗特点和规律,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及盆底神经解剖特点提出诊疗方案。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4年)、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1990—2014年)、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1979—2014年)、Pub Med(1979—2014年)中针灸治疗功能性阳痿的文献,分析总结治疗常用的针灸干预措施、辨证和选穴特点、治疗频次、总治疗时间、疗效、随访及安全性。结果:纳入38篇文献中,运用针刺治疗者占42.11%(16/38);使用辨病选穴者占52.63%(20/38),具体穴位为关元(21/38,55.26%)、肾俞(16/38,42.11%)、三阴交(15/38,39.47%)、中极(11/38,28.95%)、次髎(11/38,28.95%)、命门(8/38,21.05%);治疗频次1次/d占60.53%(23/38);总治疗时间为8周者占13.16%(5/38);有效率处于78%~100%之间;文献随访率低,仅占10.53%(4/38)。入选文献中未见到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针灸治疗功能性阳痿有较高的有效率,但多数文献缺乏随机对照和随访观察,尚需更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明确针灸治疗阳痿的有效值,同时,推荐方案:深刺中髎,前5周1次/d,后3周隔日1次,共治疗8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曲池、上巨虚电针治疗功能性肠病(便秘、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组选用双侧曲池、上巨虚,得气后平补平泻;药物组中便秘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腹泻患者口服洛哌丁胺。结果:治疗后,针刺组与药物组在1周自主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方面差异明显(P<0.05),且针刺组均优于药物组。结论:针刺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便秘和腹泻都有治疗作用,且都优于药物治疗。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肠病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盆底疾病病位位于盆底部,涉及脏腑有膀胱、大肠、胞宫;经脉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冲任脉;临床症状因病变脏器不同而不同,根据“病—症—位”结合,取穴以盆底及下腹部穴位为主,结合不同盆底神经分布支配来确定最终主穴:中髎、次髎、会阳、关元、归来;采用电针深刺,刺至病所,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neurogenic bladder disfunction,NB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以下的电子数据库:Cochrane泌尿组注册资料库、Cochrane图书馆中心数据库、MEDLINE、EMBASE、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手工检索8种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鉴定的相关文章、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获取所有涉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而后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选出8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87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但因其在试验设计、报道上存在明显缺陷,以及试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符合Meta分析条件,因而只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均为P0.01)。结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安全,能改善膀胱功能和临床症状,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使证据强度更高,对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多项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尚需要更多的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