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56篇 |
预防医学 | 29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2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0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89年5月至1990年5月,我们对5例胃溃疡患者施行幽门再造式胃大部切除术(RPG),效果极为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18~65岁。全部病例均有溃疡病史,并经X线钡餐或纤维胃镜和手术确诊。病程1~13年,平均5年。(一)手术方法:①上腹正中切口。探查后进行胃的游离。弓内分离胃网膜右血管束,直至幽门下。于胃窦体交界处大弯侧保 相似文献
192.
患者,女,35岁。因上腹部疼痛1天,伴有恶心及呕吐入院。1天前感上腹部疼痛,初为钝痛,后逐渐加剧,呈刀割样,为持续性,无明显阵发性加剧。疼痛不向左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及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寒战、无腹泻及血便。体检:T38.7℃,急性病容,痛苦表情。血压14.6/9.8kPa。心、肺正常。全腹肌稍有紧张,并有压痛及反跳痛,尤以左上腹为著。肝浊音区叩诊未消失。肠鸣音减弱。左下腹穿刺有少许混浊液体。腹部透视:两侧膈下有可疑的游离气体。血常规:HB100g/L,WBC12.1×10~9/L,N89%。诊断为溃疡病急性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于1987年3月13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腹腔内混浊渗出液约150ml, 相似文献
193.
以慢性腹泻为首发表现的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1岁7个月,腹泻4个月,曾于当地医院予抗感染、补液及蒙脱石散、双歧三联活菌等治疗后腹泻未见好转,仍表现为黄色稀水样便,4、5次/d,每次约200mL,体质量由12kg降至9kg,无发热、腹痛、便血。转诊本院查电解质K^+2.4mmol/L,Cl^-110mmol/L;肾功能正常。血气分析:pH7.25,HCO3^-12.6mmol/L。门诊拟慢性腹泻病收入院。 相似文献
194.
苦参素可促进大鼠小肠手术后消化道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大鼠小肠手术后消化道动力的作用。方法:大鼠禁食不禁水16小时,2ml/只钡剂灌胃后,水合氯醛麻醉,腹部正中切口开腹,在盲肠上10mm处的小肠切开约1/2~1/3的环形切口,间断缝合后关闭腹腔。术后单笼饲养,肌肉注射苦参素,每天1次连续3天,观察大鼠首次排出白色粪便的时间、钡剂排尽的时间和36小时大便湿重。结果:苦参素50mg/kg、100mg/kg剂量可使小肠手术后大鼠的首次排出的钡剂时间和钡剂排尽的时间比模型对照组明显提前,36小时大便湿重明显增加。结论:苦参素能明显促进大鼠小肠手术后的消化道动力。 相似文献
195.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大鼠体内、外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取大鼠全血与苦参素在37℃环境预孵1 h,然后测定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②体内实验:40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高(200 mg/kg)、中(100 mg/kg)、低(50 mg/kg)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苦参素,连续给药3周,在末次给药后1 h,眼眶取血测定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①体外实验:苦参素在药物浓度为375~750 mg/L时可明显抑制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P<0.05),最大抑制率为42%,继续增加苦参素浓度抑制率不再增加;②体内实验:连续给药3周后,苦参素在剂量为100 mg/kg和200 mg/kg时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P<0.05)。结论:体内、外实验均显示苦参素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6.
197.
建立了一个能够初步描述人工肾血液—透析器流场的数学模型。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透析器中的流体流动 ,并在实际的流动参数和物性参数范围内 ,对可能出现的反渗透现象作了研究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反渗透出现在血液流动的后期 ,且反渗透出现的临界尺度和流场的流动参数以及膜的物性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此外 ,还研究了反渗透对血液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8.
199.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SCD)病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OCS-1)和原癌基因蛋白(C-JUN)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方法收集SCD尸检病理标本43例,其中冠心病猝死23例,肺动脉栓塞猝死12例,病毒性心肌炎猝死5例,扩张型心肌病猝死3例;选择因交通事故、外伤等所致死亡者标本1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心肌细胞中SOCS-1和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SCD组心肌细胞中SOCS-1和C-JUN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F=11.94、56.68,q=4.815~20.669,P<0.01)。SCD组心肌细胞中SOCS-1与C-JUN表达呈正相关(r=0.316,P<0.01)。结论 SCD病人心肌细胞内SOCS-1和C-JUN基因蛋白表达可能参与了SCD的发病,可作为法医鉴定SC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0.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28眼)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采取防止继发性出血,预防感染,并运用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药等治疗方法。结果28例(28眼)经综合治疗后,积血吸收,视力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