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肠镜下逆行插管阑尾造影(ERAG)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Olympus CF-240I型电子大肠镜,直视下插管入阑尾腔,注射50%水溶性泛影葡胺进行造影,并以钡餐阑尾造影作对照,另以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43例疑诊为阑尾疾患,ERAG显影率97.67%,而钡餐阑尾造影显影率为32.56%(P<0.01),ERAG诊断准确率97.62%,而钡餐阑尾造影诊断准确率为57.14%(P<0.01)。结论:ERAG检查具有显影率、诊断准确率高及较简单易行的优点,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72.
刘彪 《微创医学》2003,22(2):150-152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结果髓内肿瘤14例,其中室管膜瘤6例,肿瘤边界清楚,增强后明显强化.星形细胞瘤8例,肿瘤边界不清,囊变多见,强化较轻.髓外肿瘤14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5例,肿瘤边界清楚,可呈哑铃状生长,呈明显环状或均匀强化.脊膜瘤2例,肿瘤边界清楚,T2WI信号偏低,呈明显均匀强化,可见硬脊膜"尾巴征".脂肪瘤1例,呈特征性短T1稍长T2信号,STIR序列上呈低信号.转移瘤4例,2例伴随椎体及附件骨质长T1长T2信号,2例表现为椎管内多发小结节状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淋巴瘤(NHL)1例,表现为环绕硬膜囊生长,有明显强化.脊索瘤1例,为骶段自椎骨向椎管内生长,破坏的骶骨呈长T1长T2信号.结论MRI结合Gd-DTPA增强扫描,对椎管内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3.
良恶性卵巢肿瘤MRI表现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彪 《广西医学》2003,25(4):537-539
目的:分析和总结良恶性卵巢肿瘤在MRI的表现,提出良恶性卵巢肿瘤MR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27例在平扫后加增强扫描,6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32例卵巢肿瘤的MRI征象经统计学检验,良恶性有显差别包括:肿瘤的质地(囊性或实性),肿块均质性,囊壁结节的数目,位置,壁结节均质性,囊壁或囊内分隔厚薄规则度,强化方式及程度,而肿瘤体积的大小、形态、T1及T2信号强度和分隔征等方面良恶性肿瘤差异无显性意义。(2)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形态,恶性组:速升-缓降型;良性组:缓升-缓降型;恶性组峰值信号高于良性,到达峰值时间较良性早。结论:(1)良性卵巢肿瘤以囊性为多,囊壁结节少且位于囊内,质地均匀,囊壁或囊内分隔厚薄均匀,多均匀强化。恶性卵巢肿瘤多为囊实性和实性,囊壁结节多发且可从囊内突出囊外,坏死多见,囊壁后囊内分隔厚薄不均,多为不均匀强化。(2)良恶性卵巢肿瘤的MRI动态增强曲线形态特征不同,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导管置于血栓部位行大剂量团注、中等量持续灌注和经患肢小剂量静脉滴注尿激酶等3方法序贯给药治疗13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平均给药时间18 h,尿激酶平均用量331万U。结果髂股静脉部分开通率100%,完全开通率84.6%。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血管内局部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总被引:156,自引:8,他引:148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nyangmycin lipiodol emulsion,PLE)子宫动脉灌注对症状性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25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PLE灌注,随访3~18个月,平均6个月,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和子宫缩小程度。结果 除2例仅完成单侧操作外,其余均治疗成功。子宫肌瘤的动脉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分支数量增多、纡曲。子宫体增大,染色明显并  相似文献   
76.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对生命早期大脑发育、机体的认知功能发育、视觉发育以及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DHA的来源及其对认知功能的作用进行综述,发现DHA对婴幼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大脑发育、认知功能发育、精神运动发育有积极作用。但随着年龄增加,对学龄儿童智力上的影响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孕乳母及婴幼儿适量DHA的摄入对生命周期内大脑DHA水平的维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 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来评价患者有无骨折以及骨折的类型.结果 44例患者中,CT确诊骨折患者43例,排除骨折患者1例.CT诊 断的准备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但在各型骨折的诊断率上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需进一步研究.结论 16层螺旋CT以及后期处理功能 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8.
母乳蛋白质分为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两大类。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分别是母乳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本文将对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对婴幼儿健康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向下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60例向下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施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并减压手术。结果按照术前和术后疼痛及麻木的感觉类比,疗效可分为术前VAS(5.83±0.46)分,术后1周为(0.9±0.65)分,术后6个月(0.6±0.53)分,术后与术前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并减压术治疗向下脱出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0.
莫旭林  刘彪  黄波  魏景欣 《临床医学》2014,34(10):104-105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骨髓对比率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脊柱转移瘤76例(转移瘤组)和非脊柱转移瘤32例(对照组)均进行MRI常规扫描和b值为500 s/mm2的DWI,测量ADC值和骨髓对比率。结果 1转移瘤组受累96个椎体216个病灶检出率以DWI最高,达100%,STIR次之,为96.3%,T1WI居第3位,为94.4%,T2WI最低,为65.3%,DWI、STIR、T1WI与T2W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转移瘤组椎体的AD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邻近转移瘤的正常椎体(P均﹤0.01);3DWI骨髓对比率显著高于常规MR增强扫描(P﹤0.01)。结论结论 DWI可全面、直观反映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和程度,结合ADC值和骨髓对比率可对脊柱转移瘤进行定性诊断和量化分析,还可对脊椎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提供评价的量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