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1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 从 1996年7月至 2 0 0 3年 8月对AMI行冠脉造影 5 30例中发现造影正常AMI 2 2例 ,按年龄将其分成中年人和老年人两组 ,并比较两者主要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 冠脉造影正常的AMI 2 2例。中年人组 :13例 ,高血压 7/ 13,长期大量吸烟 8/ 13;老年人组 :9例 ,高血压 9/ 9,长期大量吸烟 3/ 9,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而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大量饮酒史比较 ,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比较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6个月心脏事件随访包括 :再次AMI、心力衰竭、复合终点事件 ,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而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比较 ,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血压可能为老年人冠脉造影正常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长期大量吸烟为中年人的主要诱因 ,中年人预后良好 ,老年人预后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药物洗脱支架在体内外模型中的抗血栓作用。方法 1体外抗凝血试验检测:抽取健康成人全血,迅速置于含有2 ml枸橼酸钠抗凝剂的抗凝管中,然后倒入带有PLA-银杏内酯B的316L不锈钢槽与不带有PLA-银杏内酯B的不锈钢槽底部作用2 h,检测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每组重复3次。2动静脉分流模型:健康广西巴马小香猪1只制作猪动静脉分流模型,分为银杏内酯B药物支架与316裸金属支架2组,采取相应干预;每组重复3个样本,电子放大镜下观察支架表面血栓形成的情况。3高负荷血栓模型:健康广西巴马小香猪2只制备高负荷血栓模型,分为银杏内酯B药物支架与316裸金属支架2组,采取相应干预;每组重复3个样本,观察2组支架形成支架内血栓的时间。结果 1体外抗凝血试验结果显示,银杏内酯B涂层组APTT时间、TT时间较316L不锈钢组明显延长。2动静脉分流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银杏内酯B药物洗脱支架血栓重量较316L裸金属支架支架血栓重量少。3高负荷血栓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银杏内酯B药物洗脱支架平均在(140.7±12.3)s形成支架内血栓,而对应316L裸支架平均在(52.7±6.0)s形成支架内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内酯B药物洗脱支架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作用,有望成为药物洗脱支架的涂层药物。  相似文献   
93.
患者女性,73岁。因反复右上腹痛两日伴黄疸、呕吐入院。有明确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数十年。查体:颈静脉怒张,巩膜黄染,肝肿大压痛,边缘不清,双下肢水肿,B超示胆囊毛糙,肝瘀血肿大,未见结石。X线胸片示双上肺陈旧性结核,右心扩大,主动脉增宽,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主干阴影增深增宽,肺动脉上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心源性肝硬化可能。图1AV1、V2、V3导联同步记录,V2呈锯齿状F波,为房扑2∶1传导,频率240次/分,室率120次/分,心房激动下传时间(F R)为0.32s,紧临QRS综合波的F波显然与其无关;心室由再前…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索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术后即刻肾动脉直径的影响。 方法 入选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刻使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QCA)进行肾动脉直径的测量并记录数值,术中记录阻抗起始值、阻抗最低值、消融点位、消融功率等消融参数指标。所有患者于RDN术前、术后6个月检测动态血压。 结果 共12例符合标准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入选了本研究,平均入院动态血压为(185±15)/(99±9)mmHg (1 mmHg=0.133 kPa)。在RDN术后6个月,动态血压平均值下降31/15 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所有患者的肾动脉直径在消融术后即刻均出现扩张,肾动脉直径平均值增加0.6 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消融阻抗下降值与肾动脉术后即刻直径相关(r=0.74,P=0.006),但患者术后肾动脉直径扩张程度并不能预测术后血压的变化(P >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外周血管并发症。 结论 RDN术可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水平,并可在术后即刻扩张肾动脉直径,肾动脉直径的扩张程度和消融阻抗的下降值正相关,但肾动脉直径的扩张程度无法预测患者的远期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对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出现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进行分析 ,探讨其治疗及预防 ,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176例AMI患者行直接PCI,其中 5 6例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类型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发病后至冠脉再通时间的关系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梗死范围大小的关系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 AMI后 6h内行直接PCI术者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AMI后 6~ 2 4h行直接PCI术者 (P <0 .0 1)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支血管病变者高于单支血管病变者 (P <0 .0 5 ) ;再灌注后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 :下壁心肌梗死者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死者 (P <0 .0 1)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梗死范围大小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AMI直接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是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 ,正确的预防和处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不同时期连续 13个月收治的AMI患者 ,分为溶栓组 ( 5 7例 )和PCI组 ( 75例 )。比较两组的再灌注率及住院和随诊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 溶栓组再灌注率为 5 7.9% ,PCI组为 96.0 %。超声心动图示溶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值为 0 .5 9± 0 .12 ,PCI组为 0 .63± 0 .10。两组在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而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 :PCI组和溶栓组的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 9.3 %和 3 8.6% ,非致死性心力衰竭为 4.0 %和 14 .0 % ,死亡 0 %和 7.0 % ,复合终点事件 9.3 %和 5 0 .9%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与静脉溶栓相比 ,直接PCI能更快、更满意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肌 ,改善心功能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LM)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采用DES联合DCB治疗的8例LM分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接受LM和左前降支病变处DES治疗,左回旋支开口处DCB治疗,其中6例手术在血管内超声导引下进行。术后即刻造影评价病变血管通畅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再狭窄率及6个月内严重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DES联合DCB治疗LM分叉病变再狭窄率低[LM(8.4±5.3)%,左前降支(18.2±5.0)%,左回旋支(30.5±16.5)%]。术后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临床事件。结论 DES联合DCB介入治疗LM分叉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8.
99.
新型药物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支架术后血栓问题困扰着人们。新型药物支架的研发不断进行,现分别对选用不同支架材料、药物载体、涂层药物及药物释放方式的新型药物支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
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美国有研究显示,近20年因心力衰竭住院的人数显著增加,约1/5的中老年人可能发生心力衰竭.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紊乱有关.左旋卡尼汀的主要功能是加速脂肪酸的β-氧化,提高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改善心肌能量代谢[1-2].本研究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左旋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