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1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冻干重组人脑钠肽(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lrhBNP;商品名:新活素)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力衰竭并发低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后,心功能Killp′sⅢ~Ⅳ级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lrhBNP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lrhBNP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lrhBNP。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压、尿量、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临床症状,分析lrhBNP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rhBNP组住院期间LVEF提升幅度明显增加(16%vs. 11%,P0.05);BNP降低幅度显著增加(49%vs. 2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肌钙蛋白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90 ng/mL vs. 362.74 ng/mL,P0.05)。lrhBNP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lrhBNP后BNP浓度显著降低[(510.61±393.19)ng/mL vs.(1 057.93±606.10)ng/mL,P0.05];LVEF显著提升(43%±9%vs. 36%±7%,P0.05);速尿用量显著减少[(31.25±14.55)mg vs.(47.50±26.20)mg,P0.05)];患者尿量明显增加[(2 476.25±705.05)mL vs.(1 670.63±613.85)mL,P0.05],平均增加幅度58.38%;而用药前、后血尿素[(7.50±3.49)mmol/L vs.(8.91±6.82)mmol/L,P0.05]和血肌酐浓度(71.5μmol/L vs. 70.0μmol/L,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患者使用lrhBNP后血压有所降低,但仍在可控范围内[(95.44±7.35)mmHg vs.(102.63±9.60)mmHg,P0.05;1 mmHg=0.133 kPa]。结论小剂量lrhBNP治疗能安全且有效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psⅢ~Ⅳ级、行急诊PCI治疗后并发低血压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药物涂层支架术后应用新型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西洛他唑、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长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ACS合并DM患者160例,安装药物涂层支架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二联组接受标准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二联抗血小板治疗,三联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于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随访,术后1年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和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卒中史、心肌梗死史、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的构成比、术后空腹血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联组、二联组术后6个月的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支架内再狭窄率分别为8.9%(4/45)、12.8%(6/47),三联组略低于二联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0).两组心源性死亡、卒中、靶血管重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三联组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脑事件发生率(6.25%,5/80)显著低于二联组(16.26%,13/80,P=0.045).结论 ACS合并DM患者安装药物涂层支架术后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地降低长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有降低再狭窄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国产西罗莫司支架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诊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均于梗死相关动脉植入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涂层支架。将糖尿病直接PCI患者分为甲组(42例);非糖尿病直接PCI患者分为乙组(160例),比较两组直接PCI后心功能和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再狭窄率。结果:TIMI血流达到3级者甲组37例,乙组140例;甲组多支血管病变(85.7%)、C型病变(33.3%)明显多于乙组(53.8%、7.5%)(P<0.01);两组住院期间各项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随访期间两组非致死性心衰(3.8%比2.5%),心源性死亡(9.5%比0.6%),总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9.0%比6.9%)均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两组左室射血分数(EF)值(54%±6%比53%±8%),左室收缩期末直径(ES)(32±6mm比33±3mm),左室舒张期末直径(ED)(51±6mm比52±2mm),均无显著差异;6个月随访期间,两组EF值(51%±6%比56%±8%),ES(35±8mm比30±6mm),ED(57±1mm比52±2mm),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再狭窄率(0%比1.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西罗莫司支架应用于糖尿病急诊PCI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糖尿病AMI患者的长期预后较无糖尿病AMI患者差。  相似文献   
84.
患者男,49岁。发现高血压10年,经常服用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70~190/100~110mmHg(1mmHg=0.133kPa)。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14.3mmol/L、肌酐380μmol/L、尿酸538μmol/L。肾动脉血管超声示双侧肾动脉阻力指数偏高。2003年4月22日  相似文献   
85.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冠状动脉钙化(CAC)是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本文旨在研究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肌灌注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6月至2006年4月因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的患者105例,分为甲组(54例,予直接PCI 替罗非班)和乙组(51例,仅予直接PCI)。比较两组直接PCI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心功能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甲组术后TIMI血流3级、TMP血流3级的例数分别为49例(91%)和43例(80%),乙组分别为47例(92%)和39例(76%);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后1h及3 d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段回落>50%的例数和术后1周靶血管急诊PCI后病变处心肌显像良好例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两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各项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2%(1例)和17.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甲、乙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4±6)%和(53±3)%,左室收缩期末直径(ES)分别为(32±7)mm和(34±3)mm,左室舒张期末直径(ED)分别为(51±6)mm和(52±4)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期间,两组LVEF分别为(58±6)%和(53±2)%,ES分别为(31±8)mm和(36±6)mm,ED分别为(52±1)mm和(55±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晚期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对改善直接PCI患者心肌灌注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及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7.
现就我院介入手术中行股动脉穿刺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重度心绞痛中多支病变血管的治疗。方法 21例患多支血管病变的严重心绞痛者不愿接受冠脉搭桥术,我们采用介入法治疗21例24处罪犯病变,并用他汀类降脂、扩冠、抗血小板药物综合治疗。结果 术后早期心绞痛均改善,无1例急性血管并发症或死亡。3个月后出现不同程度胸闷胸痛11例,其中严重心绞痛5例,再次球囊扩张1例,冠脉搭桥术2例,死亡2例。结论 介入法结合他汀类降脂药物对患多支病变血管的严重心绞痛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9.
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是控制乙肝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确定将普及儿童HepB接种作为控制乙肝的主要策略。2001年中国正式将接种HepB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接种HepB后偶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报道不多,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调查1·1生活史及免疫史患儿,男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STEM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837例STEMI患者 ,早期静脉溶栓组 (n =5 0 2 )和对照组 (n =335 ,无溶栓指征或不愿溶栓者 ) ,观察早期静脉溶栓后梗死相关动脉 (IRA)的再通情况 ,同时分析两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早期静脉溶栓组梗死相关动脉 (IRA)的再通率为 6 0 .9% (rt PA组74 .2 % ,尿激酶组 5 7.6 % ) ,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在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命性再次心肌梗死、中风、非致命性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但溶栓组住院病死率较传统方法下降 17% ,且住院日显著缩短。结论 早期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再灌注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