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54篇 |
预防医学 | 27篇 |
药学 | 9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不同环节阻断RAAS对肾血管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形成过程中在不同环节阻断RAA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以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在SD大鼠中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随机分为非药物干预组(N组)、阻断醛固酮受体组(螺内酯50mg·kg-1·d-1灌胃,S组)、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组(缬沙坦30mg·kg-1·d-1灌胃,V组)、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醛固酮受体组(螺内酯50mg·kg-1·d-1+缬沙坦30mg·kg-1·d-1灌胃,S+V组),并以假手术组大鼠(C组)为对照。采用心脏超声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浓度;Woessner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胶原浓度。结果用药8周后V组、S+V组的血压、左室收缩期径线室壁应力、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以及左室重量指数等指标均明显低于N组及S组(P<0.05)。S组、V组、S+V组心肌组织中AngⅡ浓度、心肌胶原含量、心肌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胶原容积分数均明显低于H组(P<0.05)。结论(1)2K1C法可以在SD大鼠中产生明确的肾血管性高血压、LVH、心肌纤维化以及心功能减退。(2)应用缬沙坦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以防止心肌纤维化以及LVH的形成,改善左室功能;应用螺内酯阻断醛固酮受体可以抑制肾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引起恶性淋巴瘤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方法应用27项睡眠调查表(The27-item Sleep Questionnaire)、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depressionscale,SDS)、单项社会支持度调查表(the single-item measure of social support,SIMSS)评价39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心理因素、社会支持度、治疗副反应、自身因素、住院环境对患者睡眠的影响。结果39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发生于治疗前期,其睡眠质量评分为(3.26±1.19)分,平均睡眠时间为(6.4±0.94)h,并与心理障碍、社会支持度高低、治疗副反应强弱、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住院环境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睡眠障碍可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要采用不同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目的:通过对乌梅丸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实验验证,探讨该方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建立乌梅丸有效成分和靶点数据集,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建立乳腺癌肺转移相关靶点数据集,并将中药靶点和疾病靶点数据相匹配.通过Cytoscape 3.6.0软件进行中药-活性成分-治疗...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现状。方法 收集ALS患者110例,男62例,女48例,中位起病年龄60岁。对其基本信息、起病部位、诊断过程、修订版ALS功能评分(ALSFRS-R)、疾病进展速率(ΔFS)、电生理及肺功能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每3~6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其病情变化、无创正压通气(NIPPV)、胃管、经皮胃造瘘术(PEG)的应用及利鲁唑治疗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中肢体起病者占81.8%(90例)。诊断延迟时间为12(7,20)个月,误诊间期为11(7,17)个月,误诊率为81.3%(74例),误诊较多的为颈椎病及腰椎病。ALSFRS-R评分为39(36,45)分,ΔFS为0.6(0.3,1.0)分/月。球部起病者的确诊及拟诊比例高于肢体起病者(90%vs.83%,χ2=2.098,P<0.05)。与快速进展者相比,中速及慢速进展者的起病年龄较轻。与慢速进展者相比,快速及中速进展者的诊断延迟时间较短(P<0.01)。81.8%(90例)的患者肌电图提示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节段大于等于临床受累节段。首次行肺功能检查提示50%(45例... 相似文献
157.
158.
目的研究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学表型。方法收集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理科1995~2009年存档和诊断的9例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切除的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ER、PR、CK(AE1/AE3)、CK5/6、CK7、CK20、CK(Low MW)、CK34βE12、EMA、p63、actin、CD10、S-100、Calponin、GCDFP-15和vimentin。结果9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8岁,男女比例1∶8,主要发生于外阴及肛周。临床表现为单发的直径0.5~1.2 cm大小的半球形、孤立的、界限清楚的皮下结节;组织病理可见肿瘤由大小不一的腺泡、腺管和复杂折叠的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的轴心为纤维血管。腺腔和乳头结构内衬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可见顶浆分泌;在柱状细胞外周见梭形或立方形的肌上皮细胞,肌上皮与内层柱状细胞形成双层排列。免疫组化检测显示:9例肿瘤的内层柱状细胞均表达ER、PR、CK(AE1/AE3)、CK(Low MW)、CK7和EMA,7例表达CK34βE12,所有肿瘤的肌上皮细胞均表达p63、actin、CD10、S-100和Calponin,7例肿瘤的内层柱状细胞与肌上皮同时表达CK5/6,所有的肿瘤细胞均不表达CK20、GCDFP-15和vimentin,但纤维间质均表达vimentin。结论乳头状汗腺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检查。完整切除肿物后不复发。 相似文献
159.
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是一种上皮和间质成分形态多样的少见肿瘤。最早由Pawade等[1]于1993年首次报道,Michal和Syrucek[2]根据其形态学特征于1998年正式命名为MESTK。本病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仅200余例,较少见[3-5]。本文报道1例具有显著脂肪成分的MESTK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亚甲基蓝对比染色法在黑色素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存档的黑色素瘤组织42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苏木精对比染色后, 用亚甲基蓝染液对比染色(实验组)和未用亚甲基蓝对比染色(对照组)2种方法, 应用EnVision法检测Melan A、HMB45、S-100蛋白、SOX-10和Ki-67的表达, 分析2种方法对含黑色素的黑色素瘤组织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结果判读的影响。结果经亚甲基蓝对比染色处理后黑色素被染成了墨绿色, 与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的棕黄色对比鲜明,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定位准确, 易于判读。黑色素和肿瘤细胞染色对比度和染色清晰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组织完整度方面的评分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少量黑色素含量的组织中, Melan A、HMB45、S-100蛋白、Ki-67和SOX-10的免疫染色中黑色素与DAB的区分度均较明显, 实验组和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富含大量黑色素的组织中, 因为黑色素与DAB的显色相互重叠,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