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9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63-1964
<正>《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惊悸不安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严重者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这种症状态持续存在,将成为导致机体功能改变和引发疾病的一种心理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52.
中医学认为,梦是睡眠中的心神活动,而魂、魄、意、志又同属心神所统帅,所以,梦与五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从五神的角度来重新解释梦的本质,系统的阐述了梦与五神的关系以及情志因素对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五神为人体生命的总主宰,缔结了人体内生命活动的规则,决定了生命的生物特征和生命的存在状态。而生命的存在状态则是五神通过经络的气血运行、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和气化调节作用而实现的。具体体现在,经络是五神游行出入之通道,也是五神生命信号的传递通路及五神长养形体和形体充养五神的基础;而五神"神气"是针刺腧穴治疗的保障,也是经络气化调节作用的枢机。  相似文献   
54.
55.
精神萎靡是一种形神并变,而以神变为主的机体状态,它常出现在诸多的病证中。中医脉诊能够对机体状态进行综合评判,通过解析病证形成的整体过程,揭示其潜在的真正病因病机,确立其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56.
57.
阐述头痛的病因病机和旋覆花的功效。认为头痛与肝关系密切,旋覆花可通过疏泄、升发宣散治疗痰浊上扰清窍所致的头痛。  相似文献   
58.
针对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差的现状,提出了"实训-应用-评价"三位一体式的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方案,按照此方案的培养计划,滕晶、齐向华教授展开了以脉诊为核心的临床技能培训,系统讲授了"系统辨证脉学"的脉象要素及脉诊技法,并组织学生进行了脉诊实训,提高了学生的临床脉诊技能,对于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中医人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不局限于以往的形式方法将独到的理论思想与临床实践灵活结合所编撰而成的经典著作。在《伤寒论》中,仲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对阴阳的运用和理解均十分透彻。书中脉证并重,有关脉学的论述,更是高度显现了独具特色的脉学思想,乃是后世脉学发展成熟的奠基。辨脉常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指导,人体阴阳变化也通过脉诊得到显现,两者相辅相成。仲景常以阴阳为纲领来分析脉象,将脉形、脉势、脉位等划分为阴阳两类,称其为脉阴阳。同时,脉是气血运行的外在表现,通过脉象的阴阳,可以观察人体内阴阳消长盛衰,预测疾病的病位、病性、转归与发展。故“阴阳脉法”能够体现人体阴阳与脉阴阳之间互为呼应的关系。本文对《伤寒论》中的有关脉阴阳原文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从“阴阳为辨脉总纲”“脉证分阴阳”“脉示人体阴阳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并结合历代医家的观点,浅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脉诊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是中医所特有的诊断方式。根据中国科技史的相关记载,脉学可分为"经典脉学"和"现代脉学",经典脉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文章通过对经典脉学"脉学源流"以及它对脉学研究的贡献和所存在的缺陷探讨,发现经典脉学有其科学性和局限性,认清这些,我们才能在脉学研究中取得实质性的、有临床价值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