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探讨两者对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关系。方法 50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检测CRP和FIB,对初诊患者治疗前检测CRP和FIB,治疗中每2d监测1次,直到患者康复出院。结果 无意识偏瘫患者的CRP和FIB要高于有意识的患者,中央脑动脉及前支脑动脉大栓塞的患者CRP和FIB要高于对照组。结论 CRP和FIB是与脑梗死预后康复预测有重要关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探讨肺炎支原体在不同季节、年龄段患儿的感染现状。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5 403例0~14岁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 403例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检出阳性率为67.8%。2~3岁和3~4岁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4.9%和18.4%。此外,每年10月份至次年1月阳性率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0~6岁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89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24例,HER-2阴性患者65例,分析ER、PR、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Karnofsky评分、病情进展、脑转移情况、治疗措施等因素对乳腺癌脑转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平均年龄49.0岁(23~74岁),确诊脑转移后中位生存期8.6个月(0.2~61.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脑转移患者HER-2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12.5%和46.2%(P=0.00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3个月和10.9个月(P=0.003);Karnofsky评分≥60分患者和<60分患者比较,1年生存率分别为43.5%和15.0%(P=0.01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1个月和5.3个月(P=0.019);非综合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21.6%和48.1%(P=0.01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0和13.6个月(P=0.006);内分泌治疗组与未采用内分泌治疗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32.5%(P=0.02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3个月和8.5个月(P=0.003)。Cox多因素分析提示,HER-2表达状态、Karnofsky评分及是否综合治疗影响患者生存及预后。结论 HER-2表达状态、Karnofsky评分及脑转移后是否综合治疗是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生存预后的因素,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7种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将2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7组: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组29例(A组);二甲双胍组54例(B组);格列齐特(达美康)组40例(C组);格列美脲组28例(D组);格列喹酮(糖适平)组38例(E组);阿卡波糖(拜糖平)组25例(F组);阿卡波糖(卡博平)组21例(G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7组口服降糖药进行评价;并且同时做了敏感性分析。结果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为疗效较好且最经济的方案。结论应选用安全、有效、费用合理的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尿刊酸(UCA)的方法,探讨血清UCA浓度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HPLC测定血清UCA浓度的方法,设定与优化HPLC色谱条件并进行验证。收集确诊为急性初诊白血病和非肿瘤血液疾病患者各90例的血清,检测UCA浓度,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探究UCA浓度在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成功优化并建立HPLC检测血清UCA方法,流动相乙腈:20 mmol/L KH2PO4,p H3.7为5∶95(V/V),流速为1.2 m L/min,检测波长264 nm的HPLC色谱条件下,反式尿刊酸(trans-UCA)和顺式尿刊酸(cis-UCA)浓度在0.125 g/L~5 g/L范围内与洗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9 6和0.999 9)。批间测量和批内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cis-UCA和trans-UCA浓度明显增高(P0.001);与cis-UCA相比,trans-UCA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危险度分级诊断更有价值。结论 HPLC方法可以测定血清UCA浓度,儿童急性白血病血清中的UCA浓度可为诊断与预后提供线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脓胸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白细胞总数(WBC)的监测,探讨其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8名临床确诊为脓胸的住院病人,于进行抗生素治疗的第1天起,连续检测病人的CRP、ESR和WBC,直至康复出院.结果:28名病人的CRP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持续的下降,与病情相符,至患者康复出院后,有10例CRP正常;而ESR于应用抗生素后继续上升,3 d~4 d后开始出现下降,至患者康复出院后,仅有3例正常;WBC总数大部分病人开始时增高,但有4例增高不明显,应用抗生素后,WBC总数出现明显的下降,至患者康复出院时,有25例在正常范围内或稍低.结论: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的CRP水平增高要早于ESR和WBC总数,其下降曲线与治疗情况相符.所以CRP不仅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而且可以应用于对临床病人的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17.
病案资料是医疗活动的重要信息载体,也是开展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基于病案资料,研究范畴可包括病因学与危险因素研究、早期诊断研究、防治研究、卫生经济学研究和预后研究等;研究设计可采用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历史对照研究和诊断试验等;统计方法可包括基本描述、组间比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生存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等。病案资料有回顾性资料、非结构化资料和均衡性差等不足,可通过增加样本量、二次结构化、采用医疗科研信息一体化系统、倾向性评分、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张颖  季聪华  王伟  陈丹  刘姗 《中医药学刊》2014,(9):2170-2172
目的:探讨医疗信息系统中纵向数据横向转置的SAS实现方法。方法:通过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获得医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中药处方及量表得分等信息,通过ETL数据预处理、PL/SQL提取等过程获得原始纵向数据后,使用SAS的PROC TRANSPOSE过程进行统计实现。结果:中药处方数据经转置后,可形成每一例患者各中草药使用剂量的格式;量表数据经转置后,可形成每一例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得分的格式。结论:通过相应的SAS程序可以实现医疗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纵向数据横向转置的过程,从而满足进一步统计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强合理用药、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预防的实施,降低多药耐药菌的感染与传播。方法根据规范要求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流程,运用选择式目标管理,要求多药耐药菌隔离率≥85.0%;手消毒剂使用合格率≥80.0%;手术预防用药时机达标率≥80.0%。结果经多药耐药菌隔离、手卫生、手术预防用药的目标管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的感染分别由2006年的55.4%、50.7%、81.6%和83.0%下降至2010年的26.5%、43.8%、65.9%和62.4%。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是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造成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来我院就诊的胃癌手术患者中选取5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传统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计算两组焦虑情绪评分、临床各指标改善时间、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癌患者的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相比于参照组较短,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胃癌患者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提升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