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综合类 | 49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31篇 |
中国医学 | 1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方法: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培养。结果: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明显增大心肌细胞的表面积,增加心肌细胞的蛋白含量和[^3H]-亮氨酸([^3H]-Leu)的掺入,上述作用以第3天的条件培养液作用最强,具有剂量依赖性,内皮素A受体(ETAR)拮抗剂BQ123能部分阻断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心肌细胞肥大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I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SCAD)在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信号途径对SCAD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筛选干扰SCAD的最优序列,并使用非诺贝特(10μmol/L)提前干预24 h后给予干扰序列,观察SCAD的mRNA、蛋白表达和酶活性以及脂质代谢和心肌细胞表面积的改变。采用RT-PCR检测心肌细胞内肥大标志物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和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mRNA水平,以明确心肌细胞是否发生肥大。分别用10μmol/L非诺贝特和0.5 mmol/L 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酸(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ribonucleotide,AICAR)预处理心肌细胞30 min,用20μmol/L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刺激24 h,观察心肌细胞表面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p-AMPKα、PPARα和SCAD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筛选出的最优干扰序列siRNA-1186和P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趋势一致,与对照组比较,敲低SCAD表达组的心肌细胞ANF和BNP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大,心肌细胞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非诺贝特预处理可显著上调PPARα和SCAD的表达,增加SCAD的酶活性,降低心肌细胞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预防敲低SCAD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与对照组比较,PE处理组中p-AMPKα(T172)、PPARα和SCAD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下调,SCAD的酶活性下降;与PE组相比,用非诺贝特或AICAR预处理30 min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减少,心肌细胞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降低,p-AMPKα、PPARα和SCAD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上调,SCAD的酶活性增加。结论:SCAD表达下调与心肌细胞肥大及其能量代谢密切相关;AMPK/PPARα/SCAD信号途径对心肌肥大可能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前胡丙素(Prc-C)对自发性高血 压大鼠(SHR)及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心肌细胞膜Na+,K+ -ATP酶及线粒体Na+,K+ -ATP酶、Ca2+ -ATP酶及M g2+-ATP酶活性及酶促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光电比色法 测定ATP酶活性,并通过测定不同ATP浓度时的ATP酶活力,根据Lineweaven-Burk公式作图并 经加权线性回归法拟合直线,进而推算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Km及Vmax。结果:〖 HTSS〗SHR及RHR心肌Na+,K+ -ATP酶及Ca2+ -ATP酶活性下降,最大反应速度(Vma x )降低。酶促动力学研究发现ATP酶反应速率常数(Km)在SHR增大,在RHR无显著性改变;Pra -C长期给药可加强酶活力,升高酶Vmax 而不影响Km。结论:SHR及RHR心 肌ATP酶变化存在差异,RHR心肌ATP酶活力的下降主要因为心肌组织ATP酶含量减少,而非酶 与底物ATP的亲和力变化;而SHR 心肌ATP酶活力的下降由于心肌组织ATP酶含量减少及酶与 底物ATP的亲和力下降两方面原因。前胡丙素长期用药可增加单位重量心肌组织ATP酶含量,但不影响酶与底物ATP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研究灵芝孢子油乳剂口服给药的抑瘤及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CP 单独给药组、CP+ 灵 芝孢子油口服乳低剂量组、CP+ 灵芝孢子油口服乳高剂量组、灵芝孢子油口服乳低剂量组、灵芝孢子油口服乳高剂量组、 康莱特软胶囊组、CP+ 康莱特软胶囊组,共8 组,每组10 只,将 H22 细胞株接种小鼠腋下靠背部成荷瘤状态,同时口服 给药治疗21 天,观察灵芝孢子油口服乳结合化疗药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灵芝孢子油乳剂口服给药联合常规化疗 药物CP 使用,有增强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趋势;可改善化疗药对WBC、RBC、HGB 的降低作用。其中CP+ 灵 芝孢子油口服乳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 <0.05);可减轻化疗药对肝功能的损害;有改善化疗药物对脾系数、胸腺系数、 BMNC、网织红细胞、脾结节降低或减少的作用。结论 灵芝孢子油口服乳剂联合化疗药物 CP 使用,具有一定的肿瘤抑制 和增效减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评价复方聚维酮碘片(CPI)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巴豆油引起的家兔声带炎症模型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炎症模型,观察CPI局部涂抹给药的抗炎作用。采用光辐射热甩尾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CPI的镇痛作用。结果 CPI局部涂抹给药,可明显抑制家兔声带肿胀和炎性渗出,减轻小鼠耳肿胀度,对两种炎症模型的抑制作用均呈剂量相关性。灌胃给药,CPI对光辐射热甩尾反应和醋酸扭体反应均呈剂量相关性镇痛作用。结论 CPI局部用药对家兔声带和小鼠耳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抗炎作用。CPI对热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有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6.
117.
背景:已有研究证明,冬凌草乙素可以通过诱导许多实体肿瘤的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冬凌草乙素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作用尚未见资料报道。
目的:观察冬凌草乙素对白血病HL-60 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乙素(10~50 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L-60 细胞24,48,72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及其裂解底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P16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与结论:冬凌草乙素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细胞主要被阻滞在G0/G1期,50 μmol/L的冬凌草乙素作用48 h后可以出现典型的亚G1期峰(细胞凋亡峰)。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Mr32 000的Caspse-3酶被活化出现Mr20 000亚单位片段,同时Caspse-3的底物PARP被裂解出现Mr89 000的亚单位片段,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还显示50 μmol/L的冬凌草乙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及P16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果提示冬凌草乙素在体外对HL-60 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及P16的表达水平及激活Caspse-3可能是冬凌草乙素引起HL-60细胞G0/G1阻滞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N)对谷氨酸(Glutamate,Glu)损伤体外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建立Glu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染色法检测细胞氧自由基水平,Hoechst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p53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MTT法检测Genistein对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enistein诱导的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率,应用荧光底物法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p53蛋白、p21和Bax蛋白表达。结果MTT法检测表明,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Genistein对HepG2的杀伤效果亦增加;细胞周期研究表明,Genistein能够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随着药物处理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处于G2/M期细胞的比例由对照组的(22.9±1.6)%增加到80μmol/L处理组的(63.8±2.4)%,各处理组G2/M期比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研究和Caspase-3活性分析表明,Genistein能够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且具有作用时间依赖效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HepG2凋亡细胞比例由对照组的(1.6±0.5)%增加到72h处理组的(30.7±5.6)%,各处理时点凋亡细胞比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3相对活性随药物处理浓度增加而出现显著上调,由对照组的(100±2.5)%增加到80μmol/L处理组的(225.1±21.2)%,各处理组Caspase-3相对活性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随着Genistein作用时间的延长,磷酸化p53水平上升,且p21和Bax水平上调。结论Genistein能通过抑制磷酸肌醇信号通路,上调磷酸化p53蛋白水平,激活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如p21和Bax的表达,从而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并通过活化Caspase-3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子-14(Fn14)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探讨皮肤纤维化新的干预环节。方法分离HSF,构建Fn14表达载体,将其转染HSF,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n14、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和Ⅰ型胶原(ColⅠ)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RT-qPCR)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ColⅢ)m RNA表达水平。结果构建的Fn14表达载体可成功转染HSF细胞,并使HSF细胞α-SMA和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Fn14能促进HSF胶原的表达,提示其在促进皮肤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