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肾性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α-烯醇化酶(α-enolase,Eno1)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μ2(glutathione-s-transferase,μ2,GSTM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5组:(1)对照组;(2)两肾两夹高血压大鼠组;(3)两肾两夹高血压大鼠+依那普利组;(4)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5)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依那普利组。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及左室重量指数,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Eno1、GSTM2及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的表达情况。结果两肾两夹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与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后,其左心室肥厚均得到明显逆转。与两肾两夹组相比,Eno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GSTM2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表达明显下调,而两肾两夹组无变化,经依那普利治疗后,二者的表达变化均未得到明显逆转;β-MHC在两种模型中的表达均上调,而依那普利治疗后,β-MHC在二者中的表达均明显下调。结论依那普利能明显逆转β-MHC在两种模型中的差异表达,但不能逆转Eno1和GSTM2在二者中的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12.
以运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为主,结合新药在药效学方面的技术评审,在药学专业的本科生中开展探索性实验,并对这一实践展开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提高隐丹参酮的溶出度。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隐丹参酮-PVP固体分散体,熔融法制备隐丹参酮-PEG固体分散体,利用体外溶出度、差热分析、显微观察研究固体分散体的性质及其对溶出度的影响。结果PVP及PEG固体分散体在45min的溶出度分别达到原料药的9.7倍和7.5倍,固体分散体的DTA曲线中隐丹参酮的特征熔融峰消失。结论两种固体分散体均能显著提高隐丹参酮的溶出度,而PVP固体分散体比PEG固体分散体具有更高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抵当汤改良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抗氧化活性及神经酰胺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微量快速法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运用改良八木国夫法检测血浆丙二醛含量,运用薄层扫描法检测主动脉神经酰胺含量。结果:抵当汤改良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能有效提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浆丙二醛含量,降低主动脉神经酰胺脂质含量。结论:抵当汤改良方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及降低神经酰胺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神经酰胺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在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进而引起泡沫细胞的形成,与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主动脉鞘磷脂酶活性、神经酰胺含量的变化以及大黄素的干预作用,并与阳性药物非诺贝特进行对照.设计:完全随机对照设计.单位: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理毒理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07/12在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理毒理实验室完成,选择新西兰雄性家兔48只,用高胆固醇饮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40只,另设8只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素5 mg/kg组、大黄素10 mg/kg组、大黄素20 mg/kg组、非诺贝特25 mg/kg组,每组8只.方法:各组在模型复制的第7周起开始用药.大黄素各组每日分别灌胃5 mg/kg,10 mg/kg,20 mg/kg大黄素;非诺贝特25 mg/kg组每日灌胃25 mg/kg非诺贝特,各药用2 mL生理盐水制成混悬剂,1次/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共4周.每只家兔给予喂养食物限制在135~150g/d,动物分笼饲养.主要观察指标:[1]各组家兔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2]各组家兔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3]各组家兔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4]各组家兔主动脉壁鞘磷脂酶活性和神经酰胺含量.结果:48只家免均进入实验分析.[1]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百分率:模型组血管内膜脂质斑块面积(48.87&;#177;15.5)%,大黄素各组均小于模型组(P<0.05或0.01),以大黄素10 mg/kg组作用明显(22.19&;#177;12.9)%.非诺贝特25 mg/kg组与模型组基本一致(P>0.05).[2]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正常对照组家兔主动脉内膜光滑;大黄素各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与模型组基本一致(P>0.05).非诺贝特25 mg/kg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3]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大黄素各组家兔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丙二醛含量大黄素10 mg/kg,20 mg/kg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非诺贝特25 mg/kg组与模型组基本一致(P>0.05).[4]主动脉鞘磷脂酶活性与神经酰胺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黄素5,10,20 mg/kg组明显低于模型组.非诺贝特25 mg/kg组与模型组基本一致(P>0.05).[5]相关性分析:主动脉鞘磷脂酶活性与血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r=0.542,P<0.01)、与血丙二醛水平呈正相关(r=0.789,P<0.01),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r=-0.936,P<0.01);神经酰胺含量与血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r=0.433,P<0.05),与血丙二醛水平呈正相关(r=0.673,P<0.01),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r=-0.876,P<0.01).结论:大黄素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的作用不明显,但通过抗氧化、抑制神经酰胺通路的激活、降低鞘磷脂酶活性与神经酰胺的含量,保护了血管内皮细胞,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明显减少,提示大黄素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调节神经胺信号转导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Inflammation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atherogenesis. In addition to being a potent predictive and prognostic marker for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recent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C-reactive protein (CRP) might directly promote atherogenesis by exerting direct effects on vascular cells. Thus, CRP will become important novel pharmaceutical targe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 This review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the pathological role of CRP in atherosclerosis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相似文献   
17.
构叶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表明构叶浸膏剂(2.5g,5g/kg)灌胃,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并观察到在大鼠肛尾肌,构叶总甙(0.1%,0.3%)能使去氧肾上腺素累积量效曲线右移,同时最大效应下降。用L—B公式证明去氧肾上腺素的解离常数未变,说明构叶总甙具有非竞争性α受体阻断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构叶的降压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将GPR109A基因插入pEGFP-N3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GFP-GPR109A,并建立稳定表达烟酸受体GPR109A的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株.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EGFP-GPR109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茵DH5a,重组质粒经PCR、酶切、测序验证正确后,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该质粒导入CHO细胞,用抗生素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克隆细胞株荧光信号,RT-PCR检测GPR109A基因mRNA表达,Westem Blotting检测绿色荧光蛋白与烟酸受体GPR109A的融合蛋白(GFP-GPR109A)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 pEGFP-GPR109A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融合蛋白GFP-GPR109A在CHO细胞中稳定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结论 成功构建pEGFP-GPR109A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其稳定表达的CHO细胞株;该细胞株的建立有助于GPR109A的更多生理病理功能研究,也为下一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研究其信号转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治疗心肌肥厚的药物主要是以促肥厚的信号分子作为靶点,例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肾上腺素阻断剂,能够减少肥厚反应,但不能完全逆转肥厚。因此,开发另一类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但能有效阻断病理性心肌肥厚的药物就显得十分必要。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探索心肌肥大的负性调控机制和研究心肌肥大的致病机制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电子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该文基于当前国内外电子烟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研究进行综述。以电子烟整体、各成分、气溶胶等方面与非吸烟者和传统卷烟使用者进行研究比较。研究发现与非吸烟者比,电子烟气溶胶会造成使用者交感神经功能增强,使心率和血压增加;引起炎症、氧化应激和血小板聚集;损害内皮功能,增加血管僵硬度等。与传统卷烟烟雾相比,电子烟气溶胶中大多数种类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较低,对心血管影响相对较小。且在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功能、血管僵硬度等多方面对人体的损伤均小于传统卷烟烟雾。但由于当前研究对电子烟的作用机制不明确,未来应该重视电子烟对心血管系统的机制探究和长期影响,加强相关研究阐明其安全性。该文总结了前期电子烟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研究,以期对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