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吉仲  降拥彭措 《中草药》2020,51(6):1463-147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武汉自2019年12月爆发以来,发展迅速,短期内蔓延至全球多个地区,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与传统医学的积极介入相关,特别是对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体现出其独特优势。疫情发生以来,各民族医基于本民族医药理论,对COVID-19的认识和防治措施建言献策;优选个体化传统医学处方"扶正"患者个体内环境,结合"消灭"疫病产生、传播的土壤、空间等环境因素,为尽快战胜疫情,保障一方人民的生命健康贡献各自力量;建议立项挖掘、整理、研究、开发民族医药预防和治疗"瘟疫"的医疗机构制剂,为预防和治疗今后可能会频繁发生的各种病毒导致的"瘟疫"做好充足准备,护佑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初诊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影响因素及舒缓疗护需求,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85例初诊肿瘤患者采用自行修订的舒缓疗护适应范围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心理痛苦得分4.45±2.45,达显著心理痛苦者占61.18%;不同种类疾病者心理痛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痛苦相关因素5个因子问题存在率5.88%~27.65%,排序前3的条目为无时间精力照顾孩子、疲乏、担忧及无时间精力做家务;对舒缓疗护有需求者为62.35%(53/85),女性及乳腺癌患者需求率高于男性及其他患者(均P0.01)。结论初诊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处于中度程度,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为实际问题及心身问题,对舒缓疗护有较高的需求。医护人员需了解不同个体的心理痛苦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测定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产地中紫丁香苷的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20 :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3 nm.结果 紫丁香苷在0.010 9~1.305 6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6%(n=5),RSD为0.92%,用此条件测得川产红毛五加不同部位紫丁香苷的量:根803.2μg/g,茎皮87.66μg/g,而叶和茎刺中的量极低;川产不同产地红毛五加茎皮中紫丁香苷的量普遍较低,其中有10个产地样品中未检测到,量最高的是阿坝州小金县大板村101.8 μg/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红毛五加药材质量的检测手段之一;有关红毛五加根开发利用的报道少见,从紫丁香苷成分的角度考虑,建议以根入药最好,而且红毛五加根可以作为紫丁香苷提取物一个新来源.  相似文献   
34.
RP-HPLC测定川芎、奶芎和山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考察奶芎、山川芎能否作川芎药用。方法 用RP—HPLC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的奶芎、山川芎和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奶芎中阿魏酸的含量为0.0444%、川芎为0.0467%、山川芎为0.0863%,山川芎高于川芎、奶芎。根据川芎GAP课题中对三者的挥发油和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数据表明,奶芎、川芎和山川芎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22%、0.71%、0.63%,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172%.0.259%.0.195%。结论 建议奶芎不作川芎药用,山川芎可作川芎药用,或作兽药使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枇杷叶标准汤剂(枇杷叶)中3种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该药物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5 HC C18色谱柱(4.6 mmx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27 nm.以绿原酸为内标,建立新绿原酸、隐...  相似文献   
36.
GC法测定中药红曲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GC)测定中药红曲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柱EC-1000(30 m×320μm,0.25μm);FID检测器;色谱条件:柱温228℃;进样口280℃;检测器FID 300℃。载气高纯N2(纯度大于99.999 9%),柱前压力16.0 psi;分流比10∶1,空气450 mL.min-1,H245 mL.min-1。结果:油酸和亚油酸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和99.2%,重复性良好。结论:本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快速、简便,可对中药红曲药材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7.
民族药扶芳藤的生药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扶芳藤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结果 扶芳藤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 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扶芳藤.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对六味止痛胶囊中当归、安息香、藏菖蒲、藏党参挥发油的提取以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结果 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入10倍量水,浸泡45 min,提取8 h;包合最佳工艺为,包合温度50℃,搅拌时间30 min,β-CD与挥发油的比为8:1,β-CD与水之比为1:15,结论该提取工艺挥发油得率最高;β-CD包合技术可以使当归、安息香、藏菖蒲、藏党参挥发油固体化,从而减少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39.
目的:测定野生白花丹药材1~12月份根、茎、叶中β-谷甾醇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白花丹中β-谷甾醇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纯甲醇;色谱柱为迪马C18柱(250mm×4.6MM,5μm);流速为1.0mL/mim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参数为漂移管温度65℃,载气(N2)流速为2.5L/Min。结果:白花丹叶中β-谷甾醇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茎,根中含量最少;3、5、7、8月份采收的药材中含量最高,11、12月最低。结论:以β-谷甾醇为主要成分指标时最佳入药部位为叶,最佳采收期在3、5、7、8月份。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甘松药材地上部分的无机元素含量差异,分析其无机元素分布特征,为评价市场上流通的甘松全草统是否科学、合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湿法消解-ICP-OE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甘松药材地上部分的无机元素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元素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多维统计分析确定甘松地上部分特征元素为Pb,Se,As,Si,Mo,Co,Ni,Cd,Cr,Tl,Na,Sn;对地上部分样品能够较好地聚类;海拔在3 400~3 500 m时,甘松地上部分各无机元素含量大都达到峰值(对植物生长有益元素)。结论:基于甘松地上部分无机元素的角度考虑,3 400~3 500 m为甘松最适宜生长海拔高度,同时土壤作为关键因素;对于甘松药材入药部位甘松根及根茎、甘松全草及甘松地上部分这三者是否可以互为替代、甘松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