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竺黄复方片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以甲醇-0.2 mol.L-1乙酸铵-冰乙酸(65∶35∶1)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在0.402-2.010μg之间,峰面积与进样量的线性关系为A=673 028.287 8C-67 302.707 6(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6%。测得3批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以甘草酸铵计)分别为1.034,1.103和1.008 mg/片。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竺黄复方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藏药材红毛五加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为五加科植物.分布于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其中四川小金县为该药材的主要产区.茎皮入药,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之功效[1].  相似文献   
13.
HPLC-ELSD法测定千斤拔的不同种和不同药用部位中β-谷甾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圆  任朝琴 《中草药》2008,39(12):1891-1894
目的测定千斤拔的不同种、不同药用部位中β-谷甾醇的量,以期评价不同种的药材质量,为寻找新药源和新的药用部位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参数为漂移管温度35℃,载气(N2)体积流量2 mL/min。结果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β-谷甾醇在0.65~3.25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n=9),RSD为0.87%。球穗千斤拔与《中国药典》收载种蔓性千斤拔、大叶千斤拔比较,其根、茎和叶中β-谷甾醇的量低很多,蔓性千斤拔茎、叶中β-谷甾醇的量远高于其根的量,大叶千斤拔茎、叶中β-谷甾醇的量也相近或略高于其根中的量。结论球穗千斤拔不宜替代蔓性千斤拔、大叶千斤拔入药;蔓性千斤拔和大叶千斤拔的茎、叶可以与其根同等入药。  相似文献   
14.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白花丹中白花丹醌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圆  刘超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8):1429-1430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白花丹药材中白花丹醌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4.6mm×200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13nm,流速:1mL·min-1。结果白花丹醌在0.0104~0.3328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2.32+9527.9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白花丹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多民族药材白花丹(Phum bago zeylanicaL.)中的白花丹醌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用TLC,IR,MS,NMR等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丹中分离得到桔黄色针状结晶,根据理化性质、薄层色谱及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白花丹醌(P lumbagin)。结论为建立白花丹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打下了物质基础,对白花丹临床用药安全及进一步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小檗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放  刘圆  刘超  孟庆艳  高泽文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05-1906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复方小檗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用Krom asil色谱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二氢钾-十二烷基磺酸钠(500 m l∶500 m l∶3.0 g∶1.5 g),流速:1 m l.m in-1,柱温:40℃,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在0.021 2~0.233 2μg之间,峰面积与进样量的线性关系为Y=3 513 092.99X-15 938.76(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22%。测得3批片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0.772,0.748,0.749 mg/片。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小檗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木犀草素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以乙酰水杨酸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化学刺激法观察木犀草素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木犀草素的抗炎作用.结果 木犀草素(1mg·kg-1·d-1,ig)能明显延长小鼠对热刺激疼痛反应的潜伏期(痛阈值),使小鼠扭体反应的发生率降低,10min和20min扭体反应抑制率分别为30% 和25%,并使小鼠10min、20min内扭体次数明显减少,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木犀草素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所致的大鼠足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木犀草素的镇痛及抗炎作用强度与乙酰水杨酸(0.2g·kg-1·d-1,ig)相近.结论 木犀草素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HPLC筛选千斤拔中黄酮类成分的水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千斤拔有效成分的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RP-HPLC法筛选,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23∶77、10 min,43∶57、11~55 min),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0 nm。结果千斤拔最佳水提取工艺的料液比为1∶16,80℃回流提取2 h,提取3次。结论所用工艺条件为千斤拔提取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比较分析不同基源中药贝母品种中淀粉粒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几种常见的贝母药材包括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和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 Maxim中所含的淀粉粒进行观察,同时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对其所含的无机成分进行元素分析。结果:淀粉粒在形态学上差异甚微,然而其无机元素的差异比较明显,平贝母中含有P元素(0.23%),在湖北贝母和浙贝母中没有该元素。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为贝母属植物的资源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为其它中药材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RP-HPLC测定鬼针草属药材中的没食子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种属和不同药用部位鬼针草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用Kromasil C18柱(250mm×4.6 mm,5 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8:92),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为1 ml·min-1.结果 没食子酸进样量0.03~0.30 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108×104X-3.160×104(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1.2%.三叶鬼针草根、茎、叶和狼把草、白花鬼针草、婆婆针、三叶鬼针草中没食子酸的含鼍分别为6.16%、6.95%、9.26%、6.99%、8.5%、9.78%、10.3%.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鬼针草属药材质量的方法;从没食子酸含量的角度考虑,以三叶鬼针草的叶入药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