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4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itoneal exudative cells as feeder cells on growth from adult rats, which were identified with specifically biological marker of maerophage (CD68). The by enzyme digestion method, and identified by GFAP and vimentin immunocytochemicaUy. As the feeder cells. Results Over ninety-five percent of rat peritoneal exudative cells were macrophage, which have a flask and grew fast, with large applanate cell bodies. The third-generation cells grew slowly. After cocuhured with feeder cells, the Moiler cells showed more rapid growth rate with more cells in S and G2/M phase(S phase, t=4. 172, P<0.001; G2/M phase, t=3. 562, P<0.01)and less apoptotic rate (t =3. 804, P<0. 01). The growing cycle was cut down from 25-30 days to 18-22 days for the first-generation cells, from 10-15 days to 7-10 days for the second-generation cells. Conclusion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use the peritoneal exudative cells as feeder cells cocuhured with primary culture of retinal Müller cells,which can shorten the culture period of Müller cells in adult rats.  相似文献   
142.
细胞因子与近视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 ,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产生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分子 ,在细胞生长、分化的调控和信号转导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T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rblastgrowthfactor ,bF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 -like growthfactor ,IGF) ,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growthfactor ,HGF) ,神经生长因子 (NGF) ,白细胞介素 (IL -1)等。随着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 (formdepriva tionmyopiaFDM )的建立 ,近视眼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3.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矫正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角度内斜视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的临床疗效,本文对32例偏斜50△~110△大角度内斜视行双眼内直肌后徙6~8mm,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2.6月),手术成功率达90.63%,无内收、辐辏明显受限及后发性外斜发生。结果表明,6~8mm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是矫正大角度内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4.
早期原发性青光眼的蓝黄视野及黄斑阈值视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蓝黄视野及黄斑阈值视野检测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Humphrey II 750型自动视野计,对正常人60例60只眼、早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3 例63只眼进行标准视野(white-on-white perimetry, W/W)、蓝黄视野(blue-on-yellow perimetry, B/Y)及黄斑阈值视野(macular threshold perimetry, MTP)检查,计算比较3 种检测方法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采用B/Y及MTP并联及串联实验进行分析。 结果 比较正常组与早期原发性青光眼组W/W、B/Y、MTP的平均光敏感度,差异均有显著性的意义[t=-3.01, P=0.0054 (W/W);t=-2.95, P=0.0063 (B/Y);t=-2.59,P=0.0150 (MTP)]。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MTP的敏感度最高(83%),B/Y次之(65%),W/W最低(48%)。将B/Y与MTP联合运用时,并联试验可使敏感度提高到94%;串联试验可使特异度提高到87%。 结论 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B/Y、MTP及两者的联合应用均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02-105)  相似文献   
145.
背景对视皮质可塑性的研究目前已有40余年,但至今尚未发现能有效治疗弱视的药物。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视皮质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弱视的可能机制。方法2周龄SD大鼠30只眼险缝合4周建立右眼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分别以生理盐水、20mg/kg左旋多巴溶液、80mg/kg左旋多巴溶液灌胃,每日1次。造模4周及给药4周后分别行闪光VEP(F—VEP)检测,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并取大脑视皮质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皮质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3个组大鼠形觉剥夺模型眼较未剥夺眼P.波隐含时明显延长(P〈0.05),20mg/kg和80mg/kg左旋多巴组剥夺眼给药后较给药前P.波隐含时明显缩短(P〈0.05);3个组间剥夺眼给药前后P1波隐含时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未剥夺眼对侧视皮质V1区神经细胞数量及形态均正常,剥夺眼对侧视皮质神经细胞数量在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并出现类凋亡表现。20mg/kg左旋多巴组大鼠视皮质神经细胞数量及形态有轻度改变。TUNEL法示未剥夺眼对侧视皮质呈绿色荧光的阳性神经细胞数为(2.20±1.23)个,生理盐水组、20mg/kg左旋多巴组、80mg/kg左旋多巴组剥夺眼相应区域阳性神经细胞数量分别为(53.7±9.36)、(27.20±5.96)、(10.70±3.23)个,提示80mg/kg左旋多巴组剥夺眼阳性神经细胞数量减少(P〉0.05)。给药后各组大鼠剥夺眼对侧视皮质V1区阳性神经细胞数量与F—VEP的P1波隐含时差值呈负相关(r=-0.815,P=0.000)。结论左旋多巴可改善形觉剥夺弱视眼的视皮质神经细胞形态和视觉传导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视皮质神经细胞的类凋亡参与视觉系统的发育和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观察多巴胺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D407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视网膜色素上皮在近视眼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D407,使用不同浓度多巴胺进行干预,共分3组:A组作为正常对照;B组使用浓度为1μg/mL多巴胺干预;C组使用浓度为10μg/mL多巴胺干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剂Western blot的方法 ,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多巴胺D2受体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多巴胺D2受体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且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内.B组及C组中多巴胺D2受体蛋白表达上调,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多巴胺可能通过调控视网膜色素上皮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影响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7.
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曲安奈德和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瘤体。结果曲安奈德组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愈率为67.6%,治愈好转率为73.5%;联合用药组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愈率为80.0%,治愈好转率为92.3%,差异有显著性(χ2=4.868,P<0.05)。曲安奈德组平均疗程为(11.7±3.1)个月,联合用药组平均疗程为(6.6±2.0)个月,差异有显著性(t=2.044,P<0.05)。结论5-氟尿嘧啶不仅能提高曲安奈德对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而且能缩短其疗程。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是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8.
背景:神经元的原代培养是进行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能建立稳定良好的视网膜、视皮质神经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对深入研究其各种细胞成分的生物学功能、病理改变过程与机制以及药物反应等十分重要.目的:对比观察原代培养新生大鼠视网膜及视皮质神经元的特点,探求最佳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机械分离及酶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视网膜及视皮质神经元,应用含体积分数为10%新牛牛血清、10%F-12 Nutrient Mixtures的DMEM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含2%B-27 Serum-Free Supplements的Neurobasal Medium进行维持培养,利用尼氏染色进行神经元鉴定.结果与结论:培养的神经元生长良好,胞体饱满,突起长.尼氏染色示视网膜神经元比例大于90%,视皮质神经元比例大于50%.提示视网膜及视皮质神经元培养方法及生长特点存在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培养以获得高纯度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探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载体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体系(HSV-tk/GCV)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N/N1003A)的抑制作用,以及晶状体上皮细胞死亡的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rAAV2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转染体外培养N/N1003A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E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的转染效率.重组病毒rAAV2/HSV-tk转染体外培养的N/N1003A细胞为实验组,以没有转染重组病毒的细胞作为对照组,MTT法检测HSV-tk/GCV体系对细胞作用的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和旁观者效应;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坏死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不同浓度GCV对两组细胞的作用结果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两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rAAV2载体能介导EGFP基因稳定高效转染N/N1003A细胞.GCV对两组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剂量-效应依赖关系(F=13 076.239,P<0.001);实验组N/N1003A-tk细胞的存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 947.119,P<0.001).实验组GCV的IC50为2 mg/L,而对照组IC50为524 mg/L.GCV的杀伤效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强,且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N/N1003A-tk细胞在GCV作用下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和坏死,细胞的凋亡率7.18%±2.04%,与对照组(3.50%±0.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1);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期细胞比例:t=3.55,P<0.01;G0/G1期细胞比例:t=4.29,P<0.01).结论 GCV可有效杀伤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HSV-tk转染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并具有较强的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150.
28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眼科(410008)刘双珍,王成业,许雪亮基底细胞癌在眼睑恶性肿瘤中占首位[1]。我院自1968~1991年住院治疗经病理证实为基底细胞癌28例,其中17例得到随访。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资料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