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AMP、cGMP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直接阻断大鼠脑中动脉开口处制造急性脑梗塞模型,采用放免技术,检测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针刺治疗可以使其脑组织中过度降低的cAMP含量逐渐升高,使升高的cGMP含量迅速下降,病理性减小的cAMP/cGMP比值增大,并均趋于正常值水平。结论:针刺可以通过调节cAMP、cGMP含理及二  相似文献   
22.
电针对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含水量及SOD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电针改善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的作用途径。方法 采用胶原酶注入诱导的大鼠尾壳核出血模型,用于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脑组织SOD水平。结论和结论 电针能有效地减轻尾壳核出血大鼠造模24h的脑组织含水量,提高脑组织SOD水平,抑制脑出血时自由基的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有研究表明,起源于延髓孤束核的β内啡肽能神经元可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的双盲对照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湖北中医学院针灸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日本大耳白兔30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电针组(1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双侧内关,接通G6805电针治疗仪,连续渡,振幅12V,频率7Hz,强度6mA,留针30min。检测3组白兔新鲜延髓组织β内啡肽含量。主要观察指标: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结果:β内啡肽含量(ng/L):假手术组15.82&;#177;1.802,模型组23.47&;#177;1.567,电针组17.32&;#177;1.876。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的含量明显升高(F=4.68,P&;lt;0.05);通过电针内关治疗后,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含量明显降低(F=4.13,P&;lt;0.05)。结论:电针内关可以调节脑组织中β内啡肽的含量,改善缺血心肌组织供血,这可能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低频电针对吗啡依赖大鼠免疫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向大鼠腹腔注射吗啡并以纳洛酮催瘾的方法建立吗啡快速成瘾模型。将 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自动脱瘾组 ,每组 1 0只。对模型电针组于“关元”、“命门”、双“后三里”施以低频电针治疗。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外周血CD4+ 含量为 (2 9.37± 1 .75) % ,CD4+ /CD8+ 比值降低至 1 .1 9± 0 .0 8,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模型电针组大鼠外周血CD4+ 含量为 (36 .94± 3 .81 ) % ,CD4+ /CD8+ 比值亦升高至 1 .45± 0 .1 2 ,与模型组、模型自动脱瘾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分别为P <0 .0 1与P <0 .0 5) ;而与正常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低频电针治疗可以促进吗啡依赖大鼠免疫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6.
27.
背景有研究表明,起源于延髓孤束核的β内啡肽能神经元可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的双盲对照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湖北中医学院针灸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日本大耳白兔30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电针组(1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双侧内关,接通G6805电针治疗仪,连续波,振幅12 V,频率7 Hz,强度6mA,留针30min.检测3组白兔新鲜延髓组织β内啡肽含量.主要观察指标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结果β内啡肽含量(ng/L)假手术组15.82±1.802,模型组23.47±1.567,电针组17.32±1.876.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的含量明显升高(F=4.68,P<0.05);通过电针内关治疗后,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含量明显降低(F=4.13,P<0.05).结论电针内关可以调节脑组织中β内啡肽的含量,改善缺血心肌组织供血,这可能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β-EP(β-Endorphin,β内啡肽)与cAMP(cyclic AMP,环磷腺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用线栓法直接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开口处制作急性脑梗塞模型,采用放免技术,检测头穴透刺对急性脑塞大鼠脑组织中β-EP与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头穴透刺后可使大鼠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明显升高,使β-EP含量明显降低而趋于正常值,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头穴透刺可以调节脑组织中β-EP与cAMP的含量,改善梗死脑组织供血,这可能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腰痛定注射液对家兔化学性神经根炎的影响.方法:成年家兔24只,建立家兔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随机分为腰痛定组、泼泥松龙组、模型组;经硬膜外腔置管给药,7天一次;测定了注药后7天、21天神经根周围组织内5-HT、组织胺、PGE2的含量.结果:神经根局部组织内炎症介质5-TH、组织胺、PGE2:腰痛定组、泼泥松龙组与模型组7天、2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or P<0.01);21天腰痛定组与泼泥松龙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腰痛定注射液对家兔模拟化学性神经根炎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0.
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塞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选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治疗组)和药物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百会透前顶,率谷透悬厘;对照组先后用川芎嗪和脑复康注射液静滴.结果:在显效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1);在改善偏瘫和失语积分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调节其血浆中β-EP含量上,两组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已接近正常值水平.表明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β-EP含量,使病灶区脑组织得以修复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