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41.
目的 前瞻性对比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索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20例诊断为冠心病择期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I组),一组接受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FI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病例血管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平均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的血管病变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R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6.0%(394/410),TFI组为97.6%(302/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TRI组和TFI组平均穿刺时间6.1 min (2~21min)、3.2 min (1~12min),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 52min (32~147 min)、53min (30~140m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410)、5.0%(16/310),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d(2~5d)、5.4d(4~8d),除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相差不大,可行性相当;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经导管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方法 应用AGA公司或国产的ASD封堵器对45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A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术后随访6~51(14.59±11.69)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心功能情况、肺动脉压力变化。于术后1d,1、3、6、12个月以及每年复查X线胸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45例患者ASD最大直径为(19.8±5.65)mm,所选择的ASD封堵器直径为(23.86±6.37)mm;44例封堵成功,1例封堵失败,成功率97.8%;1例术后出现中量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经及时心包穿刺引流处理后痊愈出院;其中1例术后出现右股静脉血栓形成伴右股静脉不完全性堵塞,经抗凝6个月血栓消失。封堵成功的44例患者随访6~51个月均无心力衰竭发生;胸片肺充血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右心房有不同程度缩小,肺动脉压力术前为(46.57±18.27)mmHg,术后为 (24.45±15.55)mmHg, 术后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经导管封堵治疗ASD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可行、安全的,封堵成功率高,近、中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8例(共有187处病变)入选本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紫杉醇洗脱支架组59例,裸支架对照组59例.结合冠脉造影结果和心电图或者心肌ECT等显像结果确定冠脉靶血管来植入支架,紫杉醇洗脱支架组患者冠脉96处病变,共植入支架96枚,裸支架对照组患者冠脉91处病变,共植入支架91枚.术后患者随访2年,观察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事件的发生率,复查平板运动试验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两组基本临床特征相似,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有95%的患者完成了2年的随访,紫杉醇洗脱支架组总的MACE事件发生率为5.1%(3/59),裸支架对照组为23.7%(13/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紫杉醇洗脱支架组5.2%(5/96)靶血管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裸支架对照组15.4%(14/91)靶血管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相比紫杉醇洗脱支架组发生率高(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紫杉醇洗脱支架在预防再狭窄及降低MACE方面有优势,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安全性与裸支架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