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n recent years, the most exciting advance inthe research of human pitllitary tumors is the discovery that 30 %--40 % of hfuman pituitary somatotrophinomas carry somatic missense single--basemutations within codons 201 and 227 of the genefor the a--subunit of the stimulatory GTP--bindingprotein, Gs (Gsa). These mutations, termed gsponcogenes, result in constitutive activity of adenylyl cyclase and the subsequent elevations in intracellular cAMP levels are thought to be responsiblefor tumor g…  相似文献   
12.
CMH统计分析方法在多中心试验2×2表资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MH统计分析(Cochran-Mantel-HaenselStatis-tics),是Mantel于1963年在原有MH统计分析方法(1959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Koch等统计学家于1978至1988年使之发展和完善,现在习惯称之为扩展的MH卡方...  相似文献   
13.
耳压配合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一般资料 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15~32岁。平均23.6岁;病程1月~4年。 治疗方法 耳穴贴压根据《国际耳穴》取肺、肝、肾、胃、食道、大肠、内分泌、皮质下、颊面、眼穴点,将王不留行籽置于0.5cm×0.5cm胶布中心,耳廓用75%酒精消毒,用探针在耳廓找准穴点(敏感点)后将药籽对准穴位贴压,嘱病人每日自行按压4~5次,每次3min,中强度刺激,以耳廓有热胀、微痛感觉为佳,每3日换1次,双耳轮流贴压。中药方;当归、丹皮、黄芩、连翘、蒲公英各20g,生地、石膏25g,升麻、白芷、知母各15g,黄连5g,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以上均半个月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骨伤患者标准健康教育是指采用相对程序化的健康教育方式 ,向病人介绍骨折的治疗与康复的有关知识 ,以满足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等知识的需求 ,提高自护和自助能力 ,促进早日康复。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于 1 997年开始在部分病区开展整体护理 ,试行了标准健康教育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以 2 0 0 0~ 2 0 0 1年住院的四肢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其中研究组 2 68例选自一个实施标准健康教育的病区 ,对照组 3 3 5例选自普通病区 ,两组在性别、年龄、受伤部位及受伤程度等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  相似文献   
16.
更昔洛韦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指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治疗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相关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ITP)应用指征。方法选择血清HCMV DNA PCR和(或)HCMV IgM检测呈阳性ITP患儿46例,采用逆转聚合酶扩增反应(RT-PCR)检测巨核系祖细胞中HCMV晚期抗原mRNA,并行GCV治疗,判定其疗效及应用指征。结果46例血清HCMV-DNA PCR阳性和(或)血清HCMV-IgM阳性的ITP骨髓巨核祖细胞HCMV晚期抗原基因mRNA阳性19例,GCV治疗有效16例,mRNA阴性27例,GCV治疗有效4例。阳性组疗效高于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CMV感染的ITP患儿,若对常规治疗无效,应检测其巨核祖细胞内HCMV晚期抗原基因mRNA,阳性者是应用更昔洛韦的有效指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讨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导管感染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6月~2016年6月,血液透析患者总计79例.在79例患者当中,出现导管感染的患者为20例.在分组研究中,根据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自身是否患有糖尿病进行分组处理,其中,糖尿病组患者11例,非糖尿病组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干预,观察导管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糖尿病组患者经过治疗后,48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8例,占比72.7%;72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3例,占比27.3%.非糖尿病组患者经过治疗后,48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8例,占比88.9%;72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1例,占比1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完成干预,能够将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感染更好的治疗,少数患者在72h内体温恢复正常,针对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患者,均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类风湿因子(RF)、抗RA33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RA患者266例、非RA风湿病患者228例(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健康体检者215名,检测3组抗CCP、RF、抗RA33数值,统计各指标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通过Spearman 相关分析探讨各指标之间的关系;ROC曲线比较各指标的诊断性能;通过平行试验与系列实验探讨3项指标联合检测RA的诊断效能。结果:RA患者各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A患者抗CCP与抗RA33之间不存在关系,RF与抗CCP、RF与抗RA33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抗CCP、RF、抗RA33的AUC值分别为0.942、0.922、0.653;3项指标中,阳性率:RF>抗CCP>抗RA33,敏感度:RF>抗CCP>抗RA33,特异度:抗RA33>抗CCP>RF;平行试验敏感度增高(98.50%),但特异度降低(64.91%),系列实验敏感度为15.41%,特异度为98.68%。结论:抗CCP、RF、抗RA33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RA的敏感度与特异性,适用于RA的早期诊断,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哮喘合并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静脉激素治疗后的撤药方法.方法 将76例哮喘急性加重期合并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激素逐渐减量组(Ⅰ组,38例)和非激素逐渐减量组(Ⅱ组,38例),记录观察期内再次急性加重和再次住院例次.结果 观察期内,Ⅰ组急性加重、再次住院者明显少于Ⅱ组.结论 对于哮喘合并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在静脉激素控制哮喘急性加重期症状后,宜改为口服激素逐渐减量至停药,促使减退的肾上腺皮质功能逐步恢复,可减少病情反跳,减少病情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