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总结麻疹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和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护理干预对麻疹患者康复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0例使用静脉针留置针患者的病理资料,并分析应用情况和护理措施。结果:1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最长的保留时间主要为8天,最短的保留时间为2天,其中3例(2%)患者发生静脉炎拔管,有8例(5%)由于烦躁自行拔管,其余139例(93%)患者病情通过临床护理,病情逐渐稳定发展,无需再继续置管。结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不仅仅将留置的时间延长,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将感染率降低,对于患者反复穿刺痛苦减少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并将手术中抢救的成功率提高。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观察传统针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除脱落3例)和对照组49例(除脱落1例),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合并传统针刺疗法。参照BPRS和SAHRS量表治疗前后评分变化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治疗后不良反应,总疗程3个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2.34%)较对照组(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时段BPRS、SAHRS评分变化分别比较,两组第2、3疗程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91%)较对照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针刺疗法对消除顽固性幻听症状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5.
从"三才"角度诠释敦煌洞藏中《本草经集注》《亡名氏本草序例》的总论部分以及《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的部分残卷4部本草类著作的思想及贡献,从中可以窥见"三才"思想的烙印,在药物运用过程中古代先民循天地之理,把握万物之律治疗百疾,这种思想至今仍对中药临床运用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6.
刘凤艳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150-15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笔者对自己所在科室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6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输液时间、不同药物性质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并发症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44例患者在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发生静脉炎者9例,发生率为0.55%;致液体外渗的有29例,总发生率为1.76%。发生静脉炎与刺激性或高渗性药物致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有关;发生液体外渗与置管的部位、输液时间、药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穿刺部位为大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时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2.41%、1.66%、1.12%、0.94%;≤24h、25~48h、49~71h、≥72h各时间段液体外渗发生率分别为0.41%、0.88%、1.76%、3.40%;输注刺激性和非刺激性药物时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1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正确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方法、合理科学安排输液顺序、缩短液体持续滴入时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等措施,能降低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保证输液治疗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