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斌  庄昆海  刘凤斌 《新中医》2011,(10):139-14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病变,病变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儿童或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2.
刘凤斌教授将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与经络学说相互联系,认为其与经络不通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上以"补脾气,养胃阴"为主要治疗方法,兼以行气和胃、温中补虚、辛开苦降等,将中药内服与穴位外敷疗法相结合,同时在选方用药时结合地域性特点,运用中医整体理念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医心系疾病病名的研究总结及脏腑学说对于心系疾病生理病理的认识进行探讨,将中医的健康理论与PRO量表理论框架结合在一起,提出了构建中医心系疾病PRO量表理论框架的思路,设定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和自然环境领域,作为心系疾病专用量表,生理领域根据脏腑学说,以心为主、五脏相关为理论,按生理领域分设胸闷痛、心悸、眩晕、气短4个主要方面,以及精神与疲倦、睡眠、小便等合计7个方面,为量表的进一步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总结刘凤斌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论思想和临床经验,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和专家访谈结合设计,首先回顾2009—2013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资料,提取所用中药、疾病、证型、医疗费用和药物数量等信息,数据整理后采用统计描述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证型和初步的主药及加减变化,统计时同时进行全集和亚组分析;然后进行专家访谈讨论形成最终的证型及用药。结果共收集到2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资料,年龄(50.30±10.18)岁,男性151例(66.23%),女性77例(33.77%)。157例患者提取到中医诊断和证型信息,其中胃痞和胃脘痛各115和23例,缺失19例,包含脾胃虚弱证、脾虚湿热证、脾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气阴不足证患者12,57,18,23,21,26例。整体228例患者共用104味中药,亚组157例患者共用94味中药,总结各组前15味中药形成初步的治疗主药和加减变化。然后,使用亚组157例患者资料,以各证型为因变量,纳入前32味中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形成各证型下的加减用药变化。专家评阅修改后认为病因与饮食、情绪、体虚有关,病机是"脾虚气滞,热郁络瘀",并确定以上6种证型和12味治疗主药,包括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浙贝母、海螵蛸、大腹皮、枳壳、紫苏梗、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醋莪术。该研究基于临床实践数据和专家访谈信息总结了刘凤斌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想经验,设计严谨,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恶性肿瘤内镜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肠恶性肿瘤较少见,仅占胃肠造恶性肿瘤的1%.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则更少见,其发好发部位依次为降部、水平部、球部及升部,球部恶性病变十分罕见,易漏诊、误诊。现报道我院2001-2005年间经胃镜及病理诊断的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恶性肿瘤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证和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D患者共62例,其中肝郁脾虚证32例,脾胃虚弱证30例,使用中华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RO量表)之肠易激综合征量表(CGEDPRO-IBS)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BS-D患者肝郁脾虚组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低于脾胃虚弱组;肝郁脾虚组患者对本病的担心程度、精力与形色、疼痛与不适、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等方面以及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的严重程度均高于脾胃虚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BS-D患者心理领域得分与精力与形色、疼痛与不适、消化功能等方面和生理领域等呈正相关(P0.05)。IBS-D肝郁脾虚组患者心理领域得分还与独立性领域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组IBS-D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均与社会关系方面和环境领域关系最为密切。肝郁脾虚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还与疼痛与不适关系尤为密切。【结论】IBS-D肝郁脾虚组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低于脾胃虚弱组,在七情应激、心理障碍、社会关系紧张、医疗负担加重等方面的严重程度高于脾胃虚弱组;2组IBS-D患者生存质量均与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核桃补脑?有帮肋 打开核桃的硬壳,会发现核桃仁的形状很像人大脑的外观。按照以形补形的理论,核桃应该可以补脑。事实上,从现代营养学分析,核桃的确有这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
名医经验传承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当前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的基本现状以及名医学术经验整理与深度传承发展的核心需求,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名医经验传承模式研究构想。利用知识图谱在多维度知识及海量信息网络整合方面的优势,从名医学术源流整理,学术思想挖掘及临床经验整理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知识图谱构建和挖掘分析的研究思路。通过多主题、结构化的知识图谱构建,探索名医经验传承系统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