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提高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认识,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4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与排尿有关的心悸、出冷汗、头痛等高儿茶酚胺大量释放症状;4例均有血浆和/或24h尿中儿茶酚胺及VMA增高,结合B超、CT、MRI或膀胱镜可发现膀胱壁占位性病变。4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或肿瘤刻除术,经病理检查确诊,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排尿后出现的心悸、出冷汗、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膀胱嗜铬细胞瘤,检测血浆和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结合。影响学和膀胱镜检查可明确该病的定性和定位诊断,膀胱部分切除或肿瘤刻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Studer原位尿流改道在女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Studer原位尿流改道治疗女性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05年2月20例女性膀胱全切、Studer原位尿流改道患者的资料。患者年龄48~65岁,平均56岁。膀胱移行细胞癌19例、腺癌1例。术中取回肠袢约65cm,其中近端10~12cm作为抗返流输入道,远端53-55cmU形折返缝合成球形肠膀胱。结果 手术时间4.5~8.0h,平均6.0h。输血量300-600ml,平均465ml。随访4~84个月,平均25个月。围手术期患者无死亡。早期并发症有黏液阻塞尿道6例、漏尿1例、腹泻4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2年肠膀胱内结石1例,于腔镜下取出。术后肠膀胱容量约140ml,术后3个月平均390ml,1年后平均500ml。患者均利用腹压排尿,剩余尿0~49ml,平均19m1。白天排尿4~6次,平均4.5次,夜间0~4次,平均2次。白天控尿良好,夜间尿失禁1例,需2块尿垫。术后1年尿动力学检查13例:充盈期膀胱压力19~28cmH2O,最大尿流率12~19ml/s。17例术后3个月尿路造影示肠膀胱形态良好,无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扩张,3例患者出现轻微返流,未引起上尿路扩张,B超测定肾皮质厚度无变化。肾功能和血电解质结果正常,无盆腔和尿道肿瘤复发。结论 Studer原位尿流改道治疗女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并发症少,排尿和控尿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03.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六届二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9月 1 8~2 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举行 ,这是新世纪泌尿外科的首次盛会 ,来自全国 3 1个省、市及港、台地区和美国、新加坡的 1 2 9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国内外 40余家医药企业在会议期间展示自己的产品及举行卫星会。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六届二次会议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六届三次编辑委员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 2 71 9篇 ,内容涵盖了泌尿外科各领域 ,其中泌尿系及男生殖系肿瘤近 70 0篇 ,腔内泌尿外科 40 0余篇 ,良性…  相似文献   
104.
脐尿管疾病的诊治研究及文献复习(附1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脐尿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病史并结合经脐孔或膀胱美蓝灌注试验、膀胱镜检查、瘘管造影、B超、CT等辅助检查方法诊断为脐尿管异常疾病14例,并进行相应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脐尿管瘘并感染2例。脐尿管囊肿并感染5例。脐尿管窦道并感染5例。原发性脐尿管鳞状细胞癌1例。患者术后排尿正常。8~18d痊愈出院。1例脐尿管瘘并感染者拒绝手术出院。结论:经脐孔或膀胱美蓝灌注试验、膀胱镜检查、瘘管造影、B超、CT等辅助检查为脐尿管疾病有效的诊断措施;手术范围应以尽可能彻底切除脐尿管及其异常组织为宜。  相似文献   
105.
其他     
本范围论文共 40 0篇 ,其中专题发言 88篇 ,内容涉及泌尿系先天性畸形、损伤、感染、神经泌尿与尿动力学研究及台湾地区的泌尿外科学术研究等方面。有关泌尿外科先天性畸形的发言 1 6篇 ,多为传统的临床诊治经验报告。随着诊治例数增加及新型检查手段的运用 ,提高了诊疗水平。输尿管肾盂套入术为一种治疗复杂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方法 ,已在北京开始尝试。武汉作者报道对经皮穿刺治疗肾囊肿进行了超过 1 0年的随访 ,值得推广。有关泌尿系损伤的发言 1 3篇 ,主要集中在大宗病例的回顾性总结上。有报道采用带蒂包皮内板阴囊纵膈联合皮瓣治…  相似文献   
106.
姚干  赵晓昆  刘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2):111-111,113
目的:探讨带血运转移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大尿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带血运翻转皮瓣结合带蒂旋转皮瓣术修复治疗尿道下裂术后32例患者,38个较大尿瘘口。结果: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4.74%。有2例失败,失败率5.26%,再次修补完全成功。结论:带蒂旋转皮瓣术具有血运好,缝合瘘口边缘皮肤及覆盖瘘口的皮肤张力小,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报道手术治疗的37例嗜铬细胞瘤(嗜铬瘤)和1例肾上腺髓质增生,讨论了有关诊断和处理中的若干问题.注意进行鉴别诊断,特别是非典型临床类型的表现。测定尿香草基扁桃酸(VMA)及儿茶酚胺(CA)十分重要。药理试验可提高诊断率。腹膜后充气造影是本组病例的主要定位手段,超声显象检查对诊断很有价值。强调术前合理使用α及β受体阻滞剂.讨论了三种手术切口的适应证,介绍了术中及术后处理血压的经验。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相似文献   
108.
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开口异位在女性患者中常引起漏尿 ,但又有正常排尿。本科自 1996年 3月至 2 0 0 2年 2月共收治 9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例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 9.5 (5~18)岁 ,主要症状皆为会阴部持续性漏尿 ,同时有自主排尿 ,排尿次数及尿量正常 ,患者需佩带尿布 ,其中 7例出现会阴部湿疹。患者入院时血压均正常 ,检查外阴部可见尿道开口正常 ,自阴道口不断溢出尿液。1.2 辅助检查 ①生化检查示血肌酐、尿素氮正常。②静脉肾盂造影 (9例 )报告一侧肾脏不显影 ,其中左侧 6例 ,右侧 3例。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  相似文献   
109.
输尿管阴道痿及输尿管膀胱阴道复合痿多系产伤、子宫破裂及子宫切除、剖腹产、妇科及外科手术等损伤所引起,损伤部位多在输尿管下段。输尿管阴道痿同时伴有膀胱损伤,则称为输尿管膀胱阴道复合痿,该病较少见,易被忽略,有时被误诊为单纯的膀胱阴道痿或输尿管阴道痿而作出不恰当的处理,导致手术失败或造成新的并发症。1972~1981年,我科曾收治输尿管阴道痿6例、输尿管膀胱阴道复合痿1例,均获治愈,兹介绍其中两例典型病例,并讨论有关输尿管阴道痿、输尿管膀胱阴道复合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报告15例经CT扫描后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对照腹膜后充气造影、超声显象、CT三种影象诊断,以CT的准确率最高,为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和合适的手术切口提供了依据,从而减少术中失血和手术并发症。作者认为,CT 扫描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是诊断本病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