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氦氖激光照射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19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5例.治疗组63例,对照组62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血液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及血清BDNF含量检测,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与常规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变学、抗氧化能力、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和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与常规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低切变值和血浆黏度明显改善(P<0.01),血清SOD活力增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BDNF含量明显增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和对照组.结论 氦氖激光照射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理想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小脑蚓部出血并发睡眠无呼吸1例报告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牛好敏,刘乐喜最近笔者经治睡眠无呼吸综合征一例,并用盐酸钠酪酮治疗得以缓解,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宋某,男,52岁,乡村医生,起病前1天夜里出诊回家时突然头晕,天旋地转,且伴剧烈头痛,出汗...  相似文献   
13.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AGBS)脑诱发电位研究,国内报道不多,我们对18例进行了此项检查,现将脑诱发电位改变与临床的关系做一分析。 临床资料 18例AGBS患者,均有四肢程度不等的对称性无力或瘫痪;15例有四肢末稍型感觉障碍,无明显感觉障碍者3例;有球麻痹者3例;排尿障碍者1例;呼吸困难者2例;脑脊  相似文献   
14.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 myelitis,ADEM)是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白质的急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也称感染后、出疹后、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1-2].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对就颈动脉粥硬化斑块类型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指导临床上有效减少脑梗死复发现象。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与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经过较为复杂,有些患病情虽较轻,但可突然恶化,部分呈渐进性发展,特别是老年患,多无典型脑出血症状,容易漏诊。我院自1998年2月-2003年12月收治自发性小脑出血患60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静脉应用尿激酶并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二者有无协同作用。方法采用临床随机、两因素两水平(两因素:尿激酶、硫酸镁;两水平:1水平=不给药;2水平=给药)的析因实验设计。通过分析患者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梗死体积,评价尿激酶、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以及二者在治疗脑梗死时的相互作用。结果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恢复经方差分析检验,尿激酶2水平的疗效明显优于1水平(P<0.01),(P<0.05),硫酸镁2水平的疗效明显优于1水平(P<0.01)。并且两因素治疗效果有正交互作用(P=0.02)。同样,脑梗死体积缩小,在治疗后14天经方差分析检验,尿激酶2水平的疗效明显优于1水平(P<0.01),(P<0.05),硫酸镁2水平的疗效明显优于1水平(P<0.01)。并且两因素治疗效果有正交互作用(P=0.0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5例胃粘膜出血,无1例颅内出血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且有正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本院2001-06-2003-01经微创术治疗的脑出血46例 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可能影响脑出 血微创术后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 (62.87±9.53)岁。入院时均有CT扫描结果。术前意识障碍: 清醒或烦躁5例,嗜唾14例,浅昏迷21例,中度昏迷5例,  相似文献   
19.
椎基底动脉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且症状多、体征少,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CT和MRI检查常获阴性结果;同时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VATIA)多与头位或体位的改变有关,由此推测血流动力学因素可能在本病的发展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证实这一论点,本文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心痛定含化试验,对195例VATIA患者进行研究。l资料与方法1.1实验分组对照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50~70岁,平均56岁,均属于体检正常者,得出本实验室正常值,以此对照;实验组:1992年6月~1996年6月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病例,共195例,男1…  相似文献   
20.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和个性的改善作用。方法:64例轻、中度VD患者,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给予多奈派齐5mg.口服,1次/d,10mg,口服,1次/d,治疗90d。在治疗前和治疗90d后,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Blessed行为量表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前后MMSE,Blessed行为量表变化,并比较不同剂量对MMSE和Blessed行为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各指标除日常习惯外,生活能力、个性及MMSE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P&;lt;0.01或0.05),治疗90d后非认知方面评分:小剂量组:生活能力(2.00&;#177;0.46)分、日常习惯(12.13&;#177;2.01)分及个性改变(4.43&;#177;0.97)分,大剂量组:生活能力(1.73&;#177;0.45)分、日常习惯(11.47&;#177;2.52)分及个性改变(4.17&;#177;1.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0.03,0.26,0.32,P(0.05);MMSE评分:小剂量组为(19.70&;#177;1.88)分,大剂量组为(21.57&;#177;2.50)分,经t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27,P&;lt;0.01)。结论:多奈派齐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和个性有一定的改善,且大剂量组疗效优于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