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交互牵引矫正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湖南省儿童医院(410007)刘丽辉前牙反牙合是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它不仅有碍于颜面的美观,更严重的是还会影响咀嚼功能和颜面的生长发育[1]。目前矫正前牙反牙合常用牙合垫矫正器和下牙合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正器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两种整形力对面部高度的影响。方法 18例骨性Ⅲ类错He的病人分为两组,每组各9人,分别采用颏兜及前方牵引器两种治疗方法。结果 两种治疗的结果对上下颌骨的前后位置关系的改变是相同的,但前方牵引组面下1/3高度明显增加,与颏兜组的疗效对比具有显性意义。结论 骨性Ⅲ类错He的病人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考虑其面下1/3的高度。  相似文献   
83.
刘丽辉  肖超跃  王波  陈娟娟 《吉林医学》2013,(20):3995-3996
目的:对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进行临床分析,提高对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方法:对32例不完全KD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的特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2例不完全KD均有发热,伴有其他临床诊断标准5项中1项或者3项。口唇皲裂18例,球结膜充血18例,皮疹20例,颈淋巴结肿大16例,肛周皮肤发红脱屑17例,卡瘢红15例,手足硬肿18例。实验室指标中ESR、PLT和CRP增高居多,分别占62.5%和56.2%,WBC升高和HB降低均为50%。超声心动图示左右冠状动脉急性期扩张11例,心包积液3例。结论:不完全KD在小婴儿中常见,临床表现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潮红、脱屑,卡瘢红有助于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实验室检查ESR>40 mm/h及CRP≥30 mg/L应考虑不完全KD的诊断;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损害(CAL)可作为不完全KD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评价猕猴间充质干细胞(MSC)静脉异体输注后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MSC;不做其他处理,将异体MSC 静脉输注给受者猴,通过定期监测外周血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T细胞亚群来判断MSC输注后受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成功培养了猕猴的MSC。异体MSC 输注后,受者无明显毒性反应、排异表现及血象变化。可以在一定时间内(2周左右)抑制受者T细胞在MLR中的增殖活性,受者猴A2、A3及A4输注MSC 的数量分别为4.0×105/kg、1.0×106/kg、2.0×106/kg,在输注后第14天时,MLR的相对反应值(RR)与输注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分别从(46.0±2.6)%、(40.9±2.3)%、(48.3±2.0)%降至(40.4±1.73)%、(33.0±2.1)%、(39.0±1.0)%(F=10.19,P=0.023;F=2.593,P=0.013;F=28.431,P=0.003),输注后第30天时RR均恢复到输注前水平;统计结果显示,抑制程度(ΔRR)与输注MSC 数量呈正相关(F=27.413,P=0.038)。A4是输注MSC 数量最多的受者,输注后第14天开始,外周血CD+3、CD+3 CD+4、CD+3 CD+8细胞的百分比与输注前相比有所降低,在输注后第30天左右恢复至输注前水平。结论 单纯体内输注异体MSC,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抑制受者T细胞的免疫活性;免疫抑制程度与输注MSC数量呈正相关。MSC 特殊的免疫学特性使其具有深远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基质细胞植活证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GATA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正常肝细胞,RT-PCR、免疫组化鉴定转染效果,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克隆;进行细胞计数并绘制未转染、空转染、转染GATA4组及肝癌细胞组细胞生长曲线;RT-PCR法比较成纤维细胞(3T3,L1)、GATA4转染肝细胞(BNLG,L2)、未转染肝细胞(BNL,L3)、肝癌细胞株H22细胞(H22,L4)、肝癌细胞株Hepa1-6细胞(Hepa1-6,L5)和小鼠孕13.5 d胎肝细胞(孕13.5d胎肝,L6)的GATA4、胎蛋白转录因子(FTF)和甲胎蛋白(AFP)mRNA的表达.结果:GATA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效果较好;小鼠肝癌细胞株高表达GATA4 mRNA而正常肝细胞几乎不表达;GATA4转染组小鼠肝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大干未转染和空转染组,但要小于肝癌细胞组.L1~L6的GATA4、FTF、AFP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04±0.02,0.28±0.03,0.04±0.02,0.26±0.03,0.32±0.04,0.24±0.03;0.04±0.02,0.26±0.02,0.08±0.02,0.22±0.02,0.26±0.02,0.26±0.01;0.04±0.01,0.37±0.03,0.14±0.02,0.50±0.03,0.51±0.03,0.49±0.03.L1、L3与L2、L4、L5、L6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正常肝细胞的GATA4、FTF、AFP mRNA表达明显低于肝癌和胎肝细胞,转染后表达增高.结论:GATA4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并能够促进正常肝细胞增殖,促进FTF、AFP mRNA的表达,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6.
刘丽辉 《中国医师杂志》2004,6(10):1412-1413
骨性Ⅲ类错黯妨碍儿童颜面部正常发育.应积极进行早期治疗以改良颌面生长型,预防或阻断畸形加重。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是矫治因上颌发育不足而引起的骨性Ⅲ类错he的重要手段。作者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娇治器治疗12例早期(乳牙期、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he患儿,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刘丽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554-2555
目的:探讨16层CT螺旋三维重建技术对门静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比较3种三维重建方法的特点。方法:35例肝硬化患者,行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后,分别用MPR,VRT及MIP3种三维重建方法显示门静脉血管,比较3种三维图像对门静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结果:MPR,VRT及MIP3种三维重建方法均可清楚显示门静脉4级以上分支,对于血管立体结构的显示,MPR,MIP无显著差异,而VRT优于前两者。结论:3种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各具优势,是一种快捷而无创伤显示门静脉血管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n RAS)包括从血管紧张素原(AGT)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一系列酶促反应。近年来,随着组织局部RAS的发现和对其深入研究,证实局部AngⅡ作为组织局部重要的生物活性介质,在冠状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89.
Bayes判别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的分类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复杂,如能在骨髓穿刺检查前科学推断出患者病因的归类,显然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并减少误诊的发生.目的:构建全血细胞减少分类诊断的判别函数.设计、时间及地点:判别分析,于2004-10/2008-02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完成.对象:纳入107例初诊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方法:对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考察变量为伴随症状、体征和各项检验结果共15项指标,应用SAS软件构建定性资料的Bayes判别函数.主要观察指标:考察变量为血常规3项、血沉、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比例、网织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发热、出血、骨关节痛、肿大、水肿及皮疹等15项指标.结果:最后确诊造血系统疾病92例(86%),其中恶性血液病52例(48.3%),非恶性血液病40例(37.7%),非造血系统疾病共15例(14%).按构成比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前6位疾病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8.0%)、再生障碍性贫血(15.7%)、急性白血病(11.1%)、自身免疫病(11.1%)、巨幼细胞性贫血(8.3%)、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6.4%).利用判别得分将已确诊的20例患者资料回代入判别函数.结果总体判别正确率达85%.结论:Bayes判别分析在全血细胞减少类疾病的鉴别诊断中能用于初步筛查,协助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在诊断免疫功能低下的血液病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的结核病患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重组ESAT-6和CFP-10融合蛋白为刺激抗原的ELISPOT检测技术,分析了51例发热的血液病怀疑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结核病患者的外周血,作能分泌结核特异的γ干扰素的T淋巴细胞测定,以传统的诊断方法为对照。结果确诊血液病合并结核病24例,排除活动性结核病27例;ELISPOT的灵敏度为73.6%,高于PPD皮肤试验的54.5%(P<0.05),高于抗结核抗体试验的37.5%(P<0.01);准确度82.6%高于抗结核抗体的62.5%(P<0.05),高于PPD的77.77%;特异度88.88%,与抗结核抗体检测(87.5%)及PPD(93.75%)相似;ELISPOT与抗结核抗体、PPD试验结果联合分析,其诊断率为79.2%。此外,ELISPOT检测结果与性别、年龄、结核病史、抗结核抗体、机体免疫状态、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ELISPOT是血液病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的重要辅助诊断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