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241.
目的:对某部属医院医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医疗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思路。方法:通过前期对该部属医院业务流程的梳理,分析其在医疗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实际需求,提出包括实施新一代HIS、构建运营通讯平台以及整合网络环境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结果: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打造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结论:通过医疗一体化整体方案的实施,对提升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护质量,降低营运成本,在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多服务的前提下,提升医院产值,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2.
目的:建立蒲公英酚类特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其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应用关联分析评价模式,以有效、精准地评价蒲公英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对15批蒲公英饮片中的酚类特征成分(原儿茶酸、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异绿原酸A和菊苣酸、木犀草素、木犀草苷)进行含量测定。建立蒲公英酚类特征图谱,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梳理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5批蒲公英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成分原儿茶酸,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异绿原酸A,菊苣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及酚酸类(以咖啡酸表征),黄酮类(以木犀草素表征)的含量和峰面积分别对15批蒲公英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对15批蒲公英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各特征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以样品S1为基准饮片,在蒲公英酚类特征图谱中共含有14个特征峰,其中酚酸类成分特征峰10个,黄酮类成分特征峰4个,15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4个特征峰。采用质量表征关联分析与评价模式,得出特征成分含量总体较高的样品为S3,S14,S4,S6,S9和S12;与基准饮片关联度较高的样品为S10,S6,S12,S7和S2;综合评价得优良度居前的样品为S6,S12,S3,S10和S1。结论:所建立的蒲公英酚类特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构建的蒲公英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可用于分析蒲公英饮片的质量与应用有效性,可有效精准地评价蒲公英的质量。  相似文献   
243.
中药谱效关系是在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的基础之上,将中药指纹图谱与药效学研究结果通过化学计量学模型进行关联,建立起中药指纹图谱与疗效内在关系的一门学科。谱效关系理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有效成分分析与疗效研究相脱离的问题,为从复杂中药成分中挖掘出真正的疗效组分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近年来,谱效关系研究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质量评价、有效成分筛选、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制备工艺优选等诸多方面。本文综述汇总了近年来谱效关系在中药方剂及配伍药对方面的研究文献,分别从实验方法设计、数据分析方法和研究缺陷等方面阐述谱效关系在中药组方中的应用进展情况,以期为今后复方中药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44.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食管闭锁(CEA)的认识,探讨产前超声及胎儿MRI对CE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证实的CEA胎儿产前超声及胎儿MRI资料.纳入29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分析CEA影像征象,比较组间羊水深度(AFD)、羊水指数(AFI)、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径(FL)、脐...  相似文献   
245.
目的 应用累积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CNKI和VIP数据库,搜集与研究目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SE 12.0软件进行累积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RCT,包括5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机械通气相比,APRV能够降低ARDS患者的住院病死率[RR=0.70,95%CI(0.54,0.91),P<0.01]。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APRV可降低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246.
目的:对超声洁治进行模拟并评估气溶胶的沉降情况。方法:采用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S.marcescens)和BGI气溶胶发生器模拟从患者口腔发生的气溶胶,使用空气自然沉降法在诊室内易接触表面进行采样,同时利用Andersen-6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对诊室中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间点为气溶胶停止释放、停止释放后15 min、30 min。结果:持续释放30 min的气溶胶后至少需要30 min排空,所有采样位点均检测到了菌落的沉降,气溶胶颗粒沉降最多为牙椅设备托盘上的采样位点,患者头上方的桌子,放置有电脑的桌子,牙椅设备托盘与医疗垃圾桶盖的菌落沉降数均高于诊室平均水平。结论:生物气溶胶的沉降在诊疗环境内普遍存在,长时间的诊疗结束后需对牙椅设备托盘等表面重点消毒。  相似文献   
247.
Minitab在正交设计优选中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nitab软件能快捷地进行正交设计,直观、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尤其可对优选工艺进行结果预测.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计算精确、兼容性好,值得推广,可应用于中药提取工艺的优选.  相似文献   
248.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IL-12P70、IL-1β、TNF-α、IL-6、IL-8)和抗炎因子(IL-10)在疾病进程中的反应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处于一系列年龄段的47个SARS患者分为2组治愈组(n=27),死亡组(n=20),另设正常对照组(n=10);用BD CBA(Cytometric bead array)的方法对上述6种细胞因子进行分析检测,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47名患者炎性因子(IL-12P70、IL-1β、TNF-α、IL-6、IL-8)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 (P<0.05);死亡组IL-12P70、IL-1β、TNF-α、IL-6、IL-8和IL-10较治愈组显著升高(P<0.05).对治愈组而言,IL-6在发病2~12 d(中位数7 d)达到峰值,之后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IL-8则在发病后8~19 d(中位数13 d)达到最高,之后显著下降(P<0.05);相应地,IL-6/IL-10在发病后2~12 d(中位数7 d)显著高于发病后8~19 d(中位数13 d)和恢复期比值.结论高浓度的血浆炎性因子(IL-12P70、IL-1β、TNF-α、IL-6、IL-8)和抗炎因子(IL-10)提示发生在SARS患者的严重炎性和抗炎反应;IL-6是早期炎性反应中的主要炎性因子,可能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9.
目的:采用复合造模法建立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双黄益骨方的防治作用、量效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10只6个月龄雌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包括高剂量中药、低剂量中药组)并与尼尔雌醇组、立普妥组对照。除假手术组外,均行卵巢摘除术及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分别于术后第10,24周取各组大鼠左股骨和L4行最大弯曲力、最大压缩力和最大凹入应力检测。~5结果:第24周假手术组的最大压缩力307.905±51.057)N犤(和最大凹入应力犤(70.180±15.269)N犦显著大于第10周假手术组犤(234.064±35.390),(50.986±9.925)N犦(P<0.05),而模型组第24周与第10周比较则呈下降趋势;模型组、中药预防组最大凹入应力较假手术组明显减低(P<0.05);第24周模型组最大压缩力、最大凹入应力分别为(犤137.014±72.560),(22.096±17.350)N较假手术组显著犦降低(P<0.001);高剂量中药组与尼尔雌醇组较第24周模型组最大压缩力显著提高犤分别为(212.698±54.661),(256.118±85.429)NP<0.05~0.01)。低剂量中药组与立普妥组在改善骨力学方面犦(未能显示出显著疗效。结论:正常组骨强度和变形力随月龄增长而提高,模型组则呈下降趋势,成模后,模型组较正常  相似文献   
250.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SMG基因家族在主动脉夹层和正常主动脉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研究SMG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及其与主动脉夹层发生的联系。方法收集31例正常主动脉壁和6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壁组织,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壁中SMG家族的mRNA水平, 并分析SMG家族成员的表达与夹层患者主动脉直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 与正常主动脉壁比较, 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壁中SMG3(0.642±0.529对1.126±0.858, P=0.023)、SMG6(0.737±0.652对1.877±1.902, P=0.005)、SMG7(0.624±0.449对1.339±0.866, P=0.00067)的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 而SMG1、SMG2、SMG4、SMG5、SMG8、SMG9的mRNA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 SMG3、SMG6、SMG7的表达均与主动脉直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MG3、SMG6、SMG7的mRNA表达水平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显著升高, 提示其可能促进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 靶向SMG家族成员有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