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人流术)术后发生宫缩痛的相关因素。方法 110例孕8~12周,自愿要求无痛人流术终止妊娠的患者,年龄(26±5.393)岁;体重(54.86±7.756)kg;ASAⅠ60例,ASAⅡ5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70例。将年龄、体重、痛经程度、术后宫缩痛的程度各因素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依据ASAⅠ、Ⅱ将患者分组讨论不同组别患者的痛经程度(VAS)与宫缩痛的程度(VAS)是否有差异。结果患者的宫缩痛程度与患者的痛经史有密切关系,痛经的疼痛程度(VAS)越高,术后宫缩痛的疼痛程度(VAS)也越高,呈现正相关关系;ASAⅠ、Ⅱ两组患者的痛经与宫缩痛的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术前询问患者的痛经病史可以预测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丘脑室旁核(PVT)内多巴胺D2受体阳性神经元在大鼠焦虑样行为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0.2 mg/kg LPS)的方法构建炎性相关焦虑行为大鼠模型。对照组(control)接受等量盐水注射。通过比较LPS组(n=6)和control组(n=6)动物在旷场中央区和高架十字开放臂停留时间的差异,评价LPS组动物焦虑水平的变化。将LPS注射建立的焦虑模型大鼠,分为普拉克索组(n=6)和生理盐水组(n=6),观察PVT内微量注射D2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6μg/μl)对动物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将D2特异性环化重组酶大鼠分为光敏感通道蛋白组(ChR2,n=6)和红色荧光蛋白组(mCherry,n=6)。采用470 nm光选择性刺激两组大鼠的PVT,观察两组动物焦虑水平的差异。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大鼠出现焦虑样行为,在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P=0.002),开放臂停留时间减少(P=0.004)。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普拉克索组大鼠的焦虑样行为减轻,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增长(P=0.008),开放臂停留时间增加(P=0.041)。与mCherry组比较,ChR2组大鼠...  相似文献   
133.
近年来,笔者指导盆腔炎病人在家里实施自行有效的中药灌肠,既经济又省时,很受病人欢迎。现将自行灌肠的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研究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的TSH受体(TSHR)基因突变与家系遗传规律。方法 用TKM法提取18例先天性甲减患者、35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DNA,PCR-SSCP分析TSHR基因第1、4、6、10号外显子,突变经正反向测序证实。分析先证者家系成员TSHR基因与甲状腺功能情况。结果 发现1例先天性甲减患儿在TSHR基因第10号外显子有2个位点纯合子突变:450位密码子CGC置换为CAC,Arg450→His(R450H);727位密码子GAC置换为GAG,Asp727→Glu(D727E)。调查家系成员10人,6人为R450H/D727E复合杂合子,以女性携带为主,先证者的父母均为复合杂合子,杂合子中5人血清sTSH轻度升高,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结论 R450H/D727E纯合子突变导致先天性甲减,R450H/D727E杂合子突变可发生亚临床甲减。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观察正常牙合的汉族老年人微笑美学特征的性别差异. 方法 筛选56名60~66岁(男女各28名)正常牙合汉族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拍摄其正面息止位及姿势位微笑照片,使用微笑美学特征测评系统CoSmileMAA1.0版软件对有关微笑美学特征的指标进行测量. 结果 老年人的息止位鼻翼宽度、微笑位鼻翼宽度、息止位上唇长度、微笑位上唇长度、息止位唇间隙、微笑位唇间隙、唇间隙变化值、息止位口角宽度、微笑位口角宽度、口角宽度变化值、上唇下缘与上切牙切缘距、下唇上缘与上切牙切缘距、微笑线比率及微笑类型存在性别差异(P<0.05);微笑时,老年女性唇间隙变化(10.7±1.9)mm较男性(11.3±1.6)mm明显,男性口角宽度变化(14.1±1.6)mm较女性(1 3.4±1.3)mm明显,男性微笑线比率0.9±0.2较女性1.1±0.5小(均P<0.05),老年女性拥有更加美观的微笑;老年女性微笑以高位微笑为主[15例(53.6%)],男性以中位微笑为主[17例(60.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P<0.05). 结论 正常牙合的汉族老年人微笑美学特征有性别差异,可通过改变上颌切牙长度和微笑线比率帮助老年人拥有更美观的微笑.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模型构建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理中汤对AAD模型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先选取81只雄性BALB/c小鼠进行预实验,用高、中、低剂量(5,1,0.5 g·kg-1)氨苄青霉素构建肠道菌群紊乱模型,再灌胃艰难梭菌(1.6×108CFU)构建AAD模型,并用高、中、低剂量(7.5,5.5,3.5 g·kg-1)理中汤进行治疗。按动物表型变化得出最佳造模及治疗条件,再选取2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n=5):空白组、肠道菌群紊乱组、AAD组、理中汤治疗组(7.5 g·kg-1)按最优化步骤进行造模及治疗,各组粪便混合为样品XL1,XL2,XL3,XL4,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菌群变化。结果:AAD模型构建的表型变化符合AAD临床表现。XL1~XL4 4组样品菌群基于最小操作分类单元(OTUs)的变化为:860,282,385,394个;基于门水平的丰度变化为:变形菌门(6.94%,41.77%,1.99%,2.89%),厚壁菌门(44.34%,34.89%,36.82%,32.11%),拟杆菌门(46.6%,22.74%,60.8%,64.49%);基于属水平的数量变化为:88,58,52,59个,各组间菌群变化明显,(P0.05)。结论:AAD模型构建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剧烈,多样性及丰度均下降;理中汤能改变AAD模型肠道菌群结构,增加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7.
心血管疾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尤其心力衰竭,因此寻找新的诊疗手段必将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是如今仍有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无特效及根治的方法和药物,病死率和致残率高,预后差[1],这种严峻的现状急需扭转。在各种基础学科研究的发展背景下,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代谢组学,因其关注的主要是代谢物,让原本微小改变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都会在代谢物上得到放大,且代谢物的数量级又远小于基因和蛋白的数目,更全方位地填补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微观研究中的缺陷。现就代谢组学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应用动态磁敏感增强MR灌注成像(DSC-PI)技术对Sturge-Weber综合征(SWS)受累白质区的血流灌注进行定量测量,并和各种癫痫状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合理的解释SWS血流动力学与癫痫状态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14例临床确诊为SWS的患儿进行MRI检查,其中男6例,女8例,平均年龄4.0岁(0.8~10.0岁)。所有患儿的病变部位均为单侧大脑半球。MR扫描序列包括:矢状面及轴面T1WI、轴面FSET2WI、DSC-PI及增强后轴面T1WI。观察所有图像以确认脑内病变位置及范围;利用SPIN(signal process in neuroimage)软件分别测量病变白质区域及相应对侧位置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计算出灌注比值(CBFr、CBVr及MTTr)。根据CBFr值将患儿分为高灌注组(HP)及低灌注组(LP)。记录每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尤其有无癫痫发作以及反映发作的各项参数:首次癫痫发作年龄、癫痫发作频率(SSF)及癫痫持续时间。对高、低灌注组病变侧与对侧的CBF、CBV及MTT值进行配对秩和检验;对癫痫状态的各临床参数与各项灌注参数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14例SWS患者中,9例受累白质区CBF及CBV较对侧明显减低(CBFr值为-0.37±0.24,CBVr=-0.22±0.25,P值均<0.01),为LP组;5例脑内病变侧白质区CBF及CBV较对侧显著增高(CBFr值为0.31±0.05,CBVr值为0.40±0.17,P值均<0.01),为HP组。LP组年龄及癫痫发作频率得分(SSF)较HP组有增大趋势(年龄=63.80月,48.83月;SSF=2.50,1.33),但这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6、0.12)。病变侧CBFr值和CBV值与癫痫持续时间呈明显负相关(CBFr:r=-0.58;CBV:r=-0.55,P值均<0.05)。CBFr和CBVr与癫痫发作频率呈负相关,即癫痫发作越频繁,CBFr和CBVr越低(CBFr:r=-0.56;CBVr:r=-0.63,P值均<0.05)。结论 SWS受累白质区域的血流灌注并非持续降低,而存在相对高灌注状态;灌注异常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癫痫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组分聚集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2004年对广西南宁市部分事业单位7917名进行MS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其中一个事业单位500名无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中老年人纳入研究,根据MS组分的聚集数量分为4组,随访3.5年,每年定期测量血糖、血压、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并按WHO-MONICA方案心血管病事件(CVD)的诊断标准确定发生的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事件,作为终点事件.结果 (1)MS组分数量多的组别,其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生理生化指标的均数高于MS组分数量少的组别.(2)4个组别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97%、4.19%、7.97%、11.88%.(3)logistic回归分析:相对于非MS人群,MS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RR=2.389(95%CI:1.2~4.756);相对于0组,1、2、MS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RR值分别为1.41、2.68、4.00,调整年龄和性别后Cox模型分析:相对于0组,1、2、MS组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RR值分别为1.29、2.47、3.67.(4)Kaplan-Meier分析:MS组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累积风险高于0、1、2组人群.随访42个月结束时,MS组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累积风险达12.7%.结论 随着MS组分聚集的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随着自然病程进展,MS组分聚集越多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累积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40.
2006—2008年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至2008年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每日药费以及年均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注射荆用药金额大于口服制剂,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临床应用中应更多关注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