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文题释义:慢性劳损所致的上颈椎失稳:是由于长期累积性力引起颈部筋伤,筋不束骨,最终发生“筋出槽,骨错缝”,导致上颈椎活动度的异常改变。 “筋束骨”理论:“诸筋者,皆会于节”“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等论述均表明筋能聚于关节附近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当筋长期劳损后,出现“筋伤”,进而“束骨”能力下降,最终导致“骨错缝”的发生。 背景:对于上颈椎失稳机制的尸体标本研究多集中于急性暴力模型,尚缺乏慢性劳损型上颈椎失稳模型。 目的:根据“筋束骨”理论构建慢性劳损致上颈椎失稳尸体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  方法:将9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准备完毕后,先用Motion Analysis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正常椎体活动度的检测,再使用BOSE动态疲劳试验机进行最大幅度的屈伸和旋转疲劳加载构建上颈椎失稳尸体模型,再次进行活动度的检测,比较造模前和造模后的上颈椎模型的枕寰关节、寰枢关节和整个上颈椎结构的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活动度。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南方医科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标本供者自愿捐赠。 结果与结论:①在前屈运动时,造模后标本的寰枢关节(C1-2)、整个上颈椎(C0-2)活动范围明显大于造模前的标本(P < 0.05);后伸时,造模后标本的寰枕关节(C0-1)、整个上颈椎(C0-2)活动范围明显大于造模前(P < 0.05);在屈伸复合运动时,造模后标本的寰枢关节(C1-2)、整个上颈椎(C0-2)活动范围显著大于造模前标本(P < 0.05);②在侧屈活动中,造模后标本寰枕关节(C0-1)、寰枢关节(C1-2)、整个上颈椎(C0-2)的活动度均较造模前有所增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在右旋活动时,造模后标本的整个上颈椎(C0-2)的活动度较造模前明显增加(P < 0.05);④在左右旋复合运动时,造模后标本的寰枢关节(C1-2)、整个上颈椎(C0-2)活动范围明显大于造模前的标本(P < 0.05);⑤结果说明,采取该造模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慢性劳损型上颈椎失稳的状态。 ORCID: 0000-0001-7193-8547(梁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2.
历代中医典籍中关于腰椎退行性病变出现了许多相关的中医病名,如腰痛、腰腿痛、腰脚痛、腰脊痛、腰膝痛、腰背痛、腰重等等,该文拟从有关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症状描述以及病因病机、方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病症特点,进而溯源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中医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理法方药,为深入挖掘整理中医药防治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传统理论和有效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在颈椎旋提手法操作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已熟练掌握颈椎治疗手法且临床工作5 a以上的20名骨伤科医师,通过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采集每位医师在体质量指数(BMI)设定为正常状态下的手法操作的关键力学参数(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提扳时间、旋转幅度、俯仰幅度).然后通过旋提手法教学机...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系统在颈椎手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初学颈椎旋提手法的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通过一名具有合格证的主任医师采用"PPT讲解+视频播放+操作演示"教学,各部分均为5 min;试验组通过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系统教学,两组教学时间均为15 min。2次教学结束后,2组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下通过该系统训练5次后进行考核。比较2组在不同BMI下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旋转幅度和俯仰幅度的合格率。结果在正常人群中,2组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旋转幅度和俯仰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超重人群中,2组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及旋转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及俯仰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肥胖人群中,2组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及俯仰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及旋转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系统能够提高初学医师旋提手法操作的合格率,尤其能够有效地掌控预牵引力、提扳力及最大作用力。  相似文献   
85.
目的系统评价太极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所有关于太极拳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国内外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纳入文献评价,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涉及1 664例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方面,进行太极拳锻炼干预优于无太极拳干预[SMD=0.16, 95%CI(0.01,0.30),P=0.03]、[SMD=0.18, 95%CI(0,0.36),P=0.05];但尚不能确定太极拳是否能改善股骨大转子和Ward三角的骨密度[SMD=0.30, 95%CI(-0.23,0.83),P=0.27]、[SMD=0.25, 95%CI(-0.03,0.53,P=0.07];在临床有效率方面,太极拳锻炼优于未行太极拳锻炼[RR=1.53, 95%CI(1.28,1.83),P0.0001];对于骨代谢标志物血钙的影响,太极拳锻炼是有效的[SMD=-0.32, 95%CI(-0.60,-0.04),P=0.03]。但血磷和碱性磷酸酶方面,尚不能确定太极拳的有效性[SMD=0.10, 95%CI(-0.18,0.37),P=0.49]、[SMD=0.04, 95%CI(-0.24,0.32),P=0.78];在安全性方面,太极拳锻炼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结论太极拳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血钙,安全性高,但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以提供更充足的证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运用运动捕捉技术量化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获取其运动学参数,总结手法操作的运动学特征,缩短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学习周期,为临床推广、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运动捕捉技术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动态实测,获取该手法操作过程的运动轨迹及运动学参数。结果:获得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学参数参考值:旋扳时最大角度为后伸21.82°±12.04°,侧屈68.62°±26.54°,旋转63.77°±23.39°,旋扳前后角度变化为后伸6.59°±3.26°,侧屈5.00°±2.49°,旋转5.84°±3.05°,旋扳时最大角速度值为(47.57°±21.25°)/s.操作者施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左、右手的运动学参数(前屈运动、旋扳时最大角度、扳动角度及旋扳最大角速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属于长杠杆的扳动类手法,其运动轨迹为"前屈-侧旋-后旋",整体操作具有运动幅度大的特点,而在进行旋扳发力操作时具有"高速低幅"的运动特点。左右侧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学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了解国内针刀治疗不良事件的现状,促进针刀治疗的标准化操作,从而提高针刀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研究,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估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临床类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S)的疗效。方法将DS患者62例,按症状分为单纯腰背痛组(A组)29例、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组(B组)33例。所有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侧凸Cobb角变化及治疗后症状复发时间。结果治疗后A组VAS、ODI评分、Cobb角、复发时间优于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疗法治疗单纯腰背痛的DS患者疗效优于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患者。  相似文献   
89.
渗湿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渗湿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镇痛作用。方法将95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9例患者给予薏苡仁汤加减口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4周;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腰痛宁胶囊口服,每次4~6粒,每日1次,连服4周。结果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80.43%(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JOA积分改善明显(P〈0.01),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对用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观测记录,试验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P〈0.01),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渗湿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肯定的疗效,具有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0.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影响全球疾病伤残调整寿命年及加重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LDH治疗一般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中医或西医药物治疗、手法牵引治疗、物理治疗等,旨在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等,适用于轻、中度LDH患者;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旨在解除脊髓神经压迫等,适用于重度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类型。在采取非手术及手术治疗该病时,中西医拥有各自优势特点及局限性。因此,针对该病不同类型及不同阶段,最大程度发挥中西医协同治疗作用,采取中西医结合阶梯化治疗措施,选择优选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本文从LDH的病因及病理机制、病理分型及证候类型、疾病评价等方面着手,系统总结了当前LDH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以期为今后该病阶梯化治疗思路及中西医优选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