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LDH的发病率高达14.3%。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LDH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有趋于年轻化的现象。本病有起病急、症状重、复发率高的特点,极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LDH的临床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临床诊疗中,多数患者往往优先选择保守方式进行治疗,且80%~85%的患者可通过保守方式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经严格保守治疗疗效不佳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根据适应证,手术可选择传统开窗手术以及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对脊柱疾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腰椎孔镜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在治疗LDH上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随着孔镜手术的普遍开展,临床上发现不少患者行孔镜手术后仍会残留腰痛症状,对于该种腰痛,西医治疗以对症止疼为主;而中医应用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等手段治疗该病,具有不良反应小、治疗方法多样且疗效显著等优势。现将中医药对LDH孔镜术后残留腰痛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2.
目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指标体系进行效度分析.方法:采用十五攻关课题的临床研究结果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指标体系进行效度检验.结果:因子分析所提取的3个公因子中的条目存在着疗效评定指标体系本身内在逻辑关系,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026%.其中,颈臂疼痛、上肢感觉障碍、上肢肌力、颈部活动度及颈部压痛的负荷均较高.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颈臂疼痛及颈椎活动度的相关系数较高.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效度,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53.
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头痛改善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头痛症状。方法:共计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95例,剔除10例,脱落11例,进入统计分析174例,随机分配到手法组和牵引组。手法组采用旋提手法,牵引组采用牵引疗法,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9、11、13天及治疗后1月、3月共9个时间点观测患者的头痛情况。结果:从第7次治疗后手法组减轻头痛优于牵引组(P0.05),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2组治疗头痛均有减轻,头痛症状有进一步的改善(P0.01)。结论:旋提手法对于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头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4.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NASS循证医学指南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是临床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为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2014年北美脊柱外科协会更新了DLS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在充分解读最新版指南诊治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临床实际,提出临床与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5.
评价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VIP,CBM,Clinical Trials.gov数据库,2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选文献、提取数据,纳入符合该研究的身痛逐瘀汤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Cochrane Handbook中的偏倚风险工具,最后采用RevMan 5.3进行整合分析。检索共获得604篇文献,通过筛选最终纳入9项研究824例患者,疗程1个月左右,所有研究均在国内开展完成。Meta分析结果显示身痛逐瘀汤加减(RR=1.19,95%CI[1.12,1.26],P<0.0000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包括对比腰痛宁胶囊(RR=1.10,95%CI[1.02,1.19],P=0.01)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RR=1.26,95%CI[1.11,1.44],P=0.0004);在改善疼痛VAS评分方面,身痛逐瘀汤加减对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MD=-3.70,95%CI[-6.31,-1.09],P=0.005)。此外,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发生的不良事件例数较对照组更少。身痛逐瘀汤加减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不适症状,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不良事件发生较少,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及方法学的限制,仍需要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提升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后路环形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所有关于后路环形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后,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规定的文献检索方式,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纳入患者759例,分析结果显示:后路环形融合组与后外侧融合比较,其优良率[OR=2.36,95%CI(1.33,4.17)],P=0.00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改善融合率、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在改善腰椎滑脱角和术后即刻椎间隙高度方面,两种方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绘制倒漏斗图,结果显示倒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尚可。结论与后外侧融合相比,后路环形融合在改善优良率、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方面有着一定优势,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多。两者对于改善腰椎前凸角的效果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所有关于补肾活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后,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规定的文献检索方式,最终纳入16篇文献,研究中共纳入患者1500例,分析结果显示:补肾活血法与其他治法比较,其总有效率[OR=4. 36,95%CI (3. 09,6. 16)],P 0. 0000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改善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绘制倒漏斗图,结果显示倒漏斗图对称性不佳,提示存在一定发表偏倚。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补肾活血法更能显著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活动,但仍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8.
背景:明确手法操作时椎体位移有助于揭示其内在生物力学机制,目前尚无研究分析旋提手法时椎体位移情况。目的:观察旋提手法操作中下颈椎椎体位移情况以及不同扳动力对椎体位移的影响。方法:选取7具健康成年男性尸体颈椎标本,应用MTS材料机及夹具在标本上模拟预牵引与不同扳动力(50,150,250 N)的旋提手法操作,并应用运动捕捉系统对C4-C7椎体不同位置(右横突、椎体中点、左横突)进行运动学测量,明确预牵引及不同扳动力下的椎体位移。结果与结论:(1)预牵引时:椎体中点与右横突纵向位移量由C4至C7逐渐减少(P<0.05),C4右横突纵向位移量显著大于左横突(P<0.05);(2)扳动时:右横突与椎体中点纵向位移量由C4到C7逐渐减小(P<0.05),150,250 N扳动力下的C4右横突纵向位移量均显著大于左横突(P<0.05);(3)不同扳动力比较:50 N扳动力组的椎体各节段和位置的纵向位移...  相似文献   
59.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X线片表现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片诊断水平。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VCS)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NCS)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8.4±12.3)岁,男36例,女84例)]的颈椎侧位及功能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颈椎曲度、寰枕关节间角、寰枢关节间角、C2/C3间角及下颈椎失稳情况及分布节段,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并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在前屈位X线片中,两组的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枕关节间角的后伸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侧位X线片中,两组的寰枢关节间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关节间角的前屈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C3间角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下颈椎失稳情况及节段分布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CS组的临床表现中,头晕程度以轻中度为主,颈部屈伸活动诱发头晕最常见,头晕多伴有头痛症状,压痛部位多集中在上颈段。结论:X线片征象及临床表现均提示VCS多伴随上颈段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临床上,诊断VCS时应重视对功能位X线片枕颈部前屈活动的观察。  相似文献   
60.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国内外随机对照试验。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共1128例患者。穴位埋线较针刺和电针能更好地提高临床有效性[OR=3.85,95%CI(2.35,6.31),P0.000,01];在改善VAS评分方面,穴位埋线优于针刺[SMD=-1.19,95%CI(-1.85,-0.53),P=0.000,4];在改善NDI指数方面,穴位埋线优于针刺[SMD=-0.61,95%CI(-1.08,-0.14),P=0.01];在改善田中靖久量表评分方面,穴位埋线优于针刺和电针[SMD=1.31,95%CI(0.89,1.73),P0.000,01];在安全性方面,穴位埋线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多于针刺。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有效地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功能状况,提高临床疗效,但是安全性较针刺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