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癌病之治多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法.贾英杰教授在此基础上指出,有形实邪的形成与人体气机的失调密切相关,强调治疗癌病应重视调畅气机,采用宽胸散结、下气通腑、疏肝理气、降逆和胃、健脾升清等法,气机条畅,达到“常则为气,导引血脉,调畅三焦,周流四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
冯慧  林月英 《天津药学》2010,22(3):10-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炎片中哈巴俄苷和肉桂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钻石)C18柱(250mm×4.6mm,5μm);采用梯度洗脱,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1%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哈巴俄苷进样量在41.2~659.2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6)为103.0%,RSD为2.0%;肉桂酸进样量在12.3~196.8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6)为99.0%,RSD为1.8%。结论:本法采用一测多评方式,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咽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片中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瑞  刘汝成  冯慧 《海峡药学》2010,22(8):113-11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片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美国AgilentODSC18(4.6mm×150mm;5μm),以甲醇0.2mol·L^-1乙酸铵,冰乙酸(67:33:1)为流动相,流速为0,7mL·min^-1,在UV250nm为检测波长的条件下,利用外标法定量,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甘草酸在33.901-135.604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15),精密度试验RSD为0.14%(n=5),稳定性试验RSD为0.6%,平均回收率为99.2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供本品质量控制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100例机械通气ICU患者随机均分为异丙酚组和联合用药组(n=50)。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1~4 mg/(kg.h),联合用药组加用瑞芬太尼4μg/(kg.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5 min、1、6、12、24 h以及气管内吸痰操作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异丙酚用量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各时间点SBP,DBP,HR均下降,但异丙酚组更明显(P(0.05);联合用药组异丙酚用量、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低于异丙酚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异丙酚组(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组(P>0.05)。结论:异丙酚伍用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好,循环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5.
巨大胸腔肿物一般会压迫患者患侧胸腔,引起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以至窒息,此例患者发现胸腔肿物14年,随进行性增大,但患者仍可耐受,且14年间未发生恶变,在胸外科疾病中实数罕见.  相似文献   
86.
冯慧  王强 《海南医学》2009,20(8):49-50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加高压氧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7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35)),对照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治疗(4g,3次/d),连续30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30d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偏头痛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7.
杨天宇  冯慧  张艳艳 《妇幼护理》2024,4(1):172-174
目的 分析骨折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模式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单双号分组将患者平均纳入比较组和观察组中.比较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心理情绪、疼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情绪评分及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7天、护理14天、护理28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体健康、精神状态、生理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雅安市2081名体检者血小板参数的分布特征。方法分析2007年1月到2008年1月我院普通人群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血小板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减少趋势,PDW和MPV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结论雅安市2081名体检者血小板参数各项指标正常。  相似文献   
89.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约半数死亡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有文献报道,蛛网膜下隙出血后4~14d,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高达40%,严重者可引起脑梗死。我院自1997年6月~2002年7月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冯慧  王夫侠 《河北医学》2001,7(4):357-359
我科自 1992年至 1998年应用 CT定位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 30例 ,取得良好效果 ,且术后并发症少。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中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38~ 79岁 ,平均 51岁 ,均有 3年以上高血压病史 ,病程 2~ 7d。意识状态 ;清醒 2 1例 ,嗜睡 5例 ,昏迷 4例。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 16例 ,脑叶 2例 ,外囊 12例。出血量 :2 0~ 4 0 ml2 2例 ,4 1~ 60 ml4例 ,60 ml以上 4例。病例来源 :均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1.2 手术方法 :采用碎吸机 ,光依 CT计算出血量 ,血肿毫升数 =1/ 2×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