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制定白花蛇舌草药材质量标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或收集22批白花蛇舌草药材,对这些样品的性状、检查、鉴别、指标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的含量。结果:对白花蛇舌草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根据22个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测定结果,确定白花蛇舌草水分不得超过6%,总灰分不得超过1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5%,浸出物以水为溶剂,热浸法测定,不得低于10%;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的进样量在0.019~2.44μg(r=1.000 0)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8%,RSD 2.73%,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含量不得少于0.1 mg·g-1。结论:该标准可用于白花蛇舌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2.
不同产地赤芍的FTIR指纹图谱对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寻找能够鉴别不同产地赤芍成分差异的新方法。探讨赤芍道地性的形成原因。方法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不同产地的样品,对所获得的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指认和对比分析。结果 赤芍野生品与栽培品的红外吸收频率,吸收峰的相对强度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多伦赤芍(道地药材)的红外吸收峰形状也有一定的特异性。结论 首次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芍药根部的混合化学体系进行了全组分快速分析,为赤芍道地商品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的主要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 4个产地 (河北围场、山东胶南、陕西黄龙与太白 )黄芩的 70 %乙醇提取物进行药效研究。指标包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6种常见病菌的抑制作用 ,对二甲苯致耳廓炎症的影响 ,对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影响 ,对鲜酵母致热的解热作用 ,对戊巴比妥纳催眠作用及自发活动的影响。结果 :各产地黄芩均表现了抑菌、抗炎、解热与镇静的药效。结论 :作为道地药材的围场黄芩 ,在抗炎、解热等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44.
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收集不同产地栽培和野生黄芩共30余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芩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并对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国药典》方法对黄芩的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河北和内蒙古产的野生黄芩的液相指纹图谱色谱峰数较栽培品多;在95%的置信区间内,栽培黄芩含黄芩苷(15.89±1.52)%,黄芩素为(1.04±0.26)%,汉黄芩素(0.27±0.07)%;野生黄芩含黄芩苷(11.93±1.62)%,黄芩素(1.03±0.26)%,汉黄芩素(0.27±0.06)%;栽培黄芩的浸出物为(52.07±3.05)%,野生黄芩(41.21±2.86)%。结论: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的指纹图谱略有差异;栽培黄芩中黄芩苷和浸出物的含量高于野生黄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左半球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汉语语法缺失的词类理解障碍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及<汉语语法量表>中的词类测试任务和语言符号操作任务对存在汉语语法缺失的30例左半球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试. 结果 2组受试者在词类及语言符号操作两项总分成绩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词类中的虚词、量词、复数"们"的测试成绩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名词、形容词、动词及代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言符号操作项目中,2组的实质词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词的成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存在汉语语法缺失的左半球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词类理解方面具有一定选择性的功能缺损,其相关机制可能与功能词类阶层破坏及功能词的异常加工有关.  相似文献   
46.
外菖蒲的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学锋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739-740
目的:研究外菖蒲(阿尔泰银莲花根茎)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离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22种成分,主要成分有雪松醇、β-桉叶醇、榄香醇、十六烷酸和9,12-十八碳二烯酸。结论:外菖蒲挥发油含量微少,组分与石菖蒲明显不同。为外菖蒲不可混充石菖蒲药用的观点提供了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淫羊藿药典品种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5个品种淫羊藿: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和朝鲜淫羊藿E.koreanum的显微特征展开研究,为其鉴定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每个淫羊藿药典品种选取3至多个样本,观察叶片的显微特征,总结种内较稳定的特征以供鉴别.结果及结论:叶背面非腺毛形态、上表皮细胞波状深度及栅表比,可作为5种药材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马应龙痔疮膏中氧化锌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马应龙痔疮膏中氧化锌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3批马应龙痔疮膏中氧化锌的含量。采用锌试剂显色的方法。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锌含量为61.87 mg.g-1,与络合滴定法相比,灵敏度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测定炉甘石药材及饮片中氧化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49.
冯学锋 《中国保健》2007,15(14):80-80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制剂治疗缺乳、催乳的临床疗效,对中药治疗产后缺乳、催乳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同时给予一般治疗饮食相同,观察组加用中药煎服.结果观察组泌乳量及足乳分泌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63%.结论中药具有补气、养血、通乳、行乳之效,且药物副作用小,对产妇临床应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0.
河北涞水野生五灵脂挥发性成分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北涞水野生五灵脂的挥发性成分组成.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灵脂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共鉴定出雪松醇(12.31%)、石竹烯(7.5%)等85个成分.结论:涞水产五灵脂中挥发性成分多为来自主要食料中的成分或者主体结构相同的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