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1.
右半结肠癌和回盲部癌误漏诊七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半结肠癌和回盲部癌并发阑尾炎并不少见,由于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往往以阑尾炎就诊,容易误漏诊。本文收集并分析我院1999~2005年收治的右半结肠和回盲部癌45例,术前误诊为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7例,占15·6%,其中3例合并阑尾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2~71岁,平均58·5岁。病程3天~2个月。1·2临床表现右下腹痛7例,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并有腹膜炎症状5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4例,发热、畏寒及腹泻各3例,消瘦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查血白细胞(10~15)×109/L 3例,(15~18)×109/L,中性粒细胞>0·853例;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进展,如何应用抗栓药物以避免术前术后的并发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先天性长 QT综合征 ( LQTS)是由数个基因突变引起的 ,这些突变的基因均编码为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有关这些突变基因的电生理结果更进一步的理解促成了对基因型 -表现型相互关系研究的偶然性。初步研究发现与心脏事件相关的条件 (“触发因素”)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基因特异性的。Peter等确认了 670名已知基因型的 LQTS病人 ( LQT1、n=371、LQT2 、n=2 34、LQT3 、n=65 ) ,这些病人有心脏事件的发作 (晕厥、心跳骤停、猝死等 ) ,并根据基因型检验了 3个特定的触发因素 (锻炼、情绪、睡眠或无唤醒的休息 )是否不同。 LQT1病人大多数 …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56例2型糖尿病(DM)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2型DM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RD)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确的内瘘扣眼法穿刺是防止内瘘血管瘤的最有效方法,对已经形成皮下固定隧道-扣眼的动静脉内瘘选用钝针替代常规的锐针,可防止穿刺点出血,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男,38岁,以腹胀、腹痛,恶心1月余,于1990年5月18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入院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保守治疗后腹胀,腹痛减轻,但下腹仍感胀满,隐痛,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上界达脐,两例达侧腹部,质软硬不均,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活动度差,有轻压痛。直肠指诊:直肠前壁触及一囊性肿块下极,表面光滑。1型、B型超声均提示:下腹部混合性包块,与膀胱有分隔界限。大便隐血阴性。临床考虑;腹膜后肿瘤,腹腔肿瘤性质待定。在硬膜外麻醉下  相似文献   
18.
患,男,64岁,因突发呕血、便血3h,急诊入我院内科。患既往有溃疡病史20年,8年前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入院后经内科输血、止血,抗休克治疗2天余效果不佳,仍持续大量呕血、便血、量约2000ml,血压最终下降至50/30mmHg时,转外科治疗,经快速输血800ml、输液、抗休克准各,患血压回升至90/60mmHg,急  相似文献   
19.
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 方法:经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检查,慢性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狭窄超过50%,或狭窄部位血管内径<2.5mm作为治疗对象.按扩张后的目标血管内径与球囊直径1∶1.1的比例,选用相应直径的扩张球囊.局麻下,经皮穿刺建立血管通道,在放射监测下将扩张球囊置于狭窄部位,缓慢充气至目标值后,保留30s后缓慢放气.21例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共进行46例次治疗. 结果:技术和临床成功率均为100%.狭窄部位血管内径均扩张至与之相连的正常血管内径.近动脉吻合处狭窄的患者,血流量由扩张前的(157.46 ±26.43)ml/min增加至(353.26 ±16.73)ml/min.静脉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在血流量为250 ml/min时,静脉压由扩张前的(211.33±14.18)mmHg降至扩张后的(102.12±12.42)mmHg.无血管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并发症出现. 结论:用扩张球囊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型术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它的临床应用将会显著提高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开通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对产后宫缩出血的影响。方法:将剖宫术后产妇60例根根据术后不同的镇痛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对照组术后不使用镇痛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均在正常范围内(240.5±64.2ml),而对照组440.5±43.5ml,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应用于产后能取得很好的镇痛效果,并且能够降低产后宫缩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